第117章 小道設伏

字數:3901   加入書籤

A+A-


    徐汝愚正要話,敖方進來稟報,在武陵山北麓發現大隊持械武士,約有八十餘人,聽他們的談話,似乎正在追尋梁寶他們的蹤跡,不用多久,就會靠近營地。

    若是讓他看到營地情形,定然不敢襲擊就會遠遁而去。青焰軍在南岸結營,除去彌昧生、魏禺帶著前去溧水上遊的清江水營護軍之外,還有兩三百名精銳戰力,何況還有近七百名襄樊會精銳在北岸結營。

    徐汝愚看子陽秋,問道:“子陽先生,若是敵寇撤退,會從何處走?”

    子陽秋聽他語氣想在敵寇退路上設伏襲擊,道:“這股人是台山上的流寇,若是在此處受挫,定然會南坡的道向台山逃竄,隻需在南坡道伏下二百名伏兵,就可將這夥人包圓了。”

    若對獵奴隊的仇恨,自然是子陽秋比徐汝愚更甚,毫無保留的將南坡道的詳細情形給青焰諸人聽。尉潦最是興奮,沒等子陽秋介紹完,就躍躍欲試的站到徐汝愚的麵前,請纓出戰。

    子陽秋看了暗暗心驚,夷人、苗人與中原人在相貌上隻有極細微的差異,不像狄人、呼蘭那般高鼻深目曲發,一眼便可識出,但是子陽秋還是看出尉潦與明昔都是夷人血統,營外守值的將士也大半是夷人血統。

    當初梁寶帶著十八名夷族武士進入武陵山時,子陽秋心想不過是徐汝愚為了降低他們的戒心而雇用的夷人武士而已。在數百年間有大量的夷人流落各處討生活,徐汝愚尋著十幾二十個夷族武士原本不難,但是上百名實力不弱於夷族秘營軍的夷人武士都效力於徐汝愚如何讓他不心驚?看情形,這兩個名喚尉潦與明昔的人地位不低。

    子陽秋抱拳向尉潦問道:“這位將軍也是我夷人?”

    尉潦粗魯答道:“若不是先生山中族人挨餓受冰,誰高興大老遠跑這裏來?”轉身向徐汝愚道:“娘他的球,這夥王八羔子敢到武陵山中獵奴,不把他們鳥蛋割下來給先生送酒,我就不姓尉了。先生讓我領人過去。”

    尉潦性子粗豪,卻是他的最讓人信服,比徐汝愚委宛勸解更能降低子陽秋的戒心,故而也未打斷他的粗魯發言。坐在旁邊的玨兒卻是聽不下去,粉麵通紅,啐道:“你這死人,也不看什麽場合,隨便髒話。”

    尉潦是聽了獵奴隊一事,義憤填膺,頭腦一熱,髒話隨口而去,完全未曾想到幼黎、玨兒、聽雪也在場,心想:若真的拿別人的鳥蛋給先生下酒,先生還不把我的鳥蛋割下來,神情訕訕的回到座位上,不敢一句話。

    徐汝愚莞爾一笑,道:“明昔與尉潦領著清江騎營速去設伏,記得帶上長弓,與敵爭戰,不是爭強鬥勇,你們應當多考慮考慮減少己方的傷亡。”轉身向子陽秋道:“子陽先生可否讓你手下一人領路前去?”

    子陽秋怎會不願,忙令一人隨明昔、尉潦出帳而去。

    徐汝愚對蒙亦道:“亦叔,你領五十名教導騎營將士隨我與子陽先生出去看看,其他人一律在營中待命。”

    徐汝愚將蒙亦等十二名教習編入教導騎營,每人帶領十名弟子,想要將教導騎營變成軍事培訓營,希望日後發展時能有一批合格各級軍事指揮人員。

    不斷暗哨發來信號稟報敵寇正在接近中,徐汝愚擦了擦刀柄,向後望了一眼略顯緊張的教導騎營眾人。梁寶二十多人能從這群賊寇中逃脫,明對方的戰鬥力有限得很,而況這邊還有自己與蒙亦兩個絕世高手存在,另外五個教習的實力也不俗,完全不用為眼前的敵人擔心。既然來到此地,並且想在此處安生,與清江府盜匪的衝突勢不可免,讓教導騎營盡快適應戰鬥生活,免得日後被人打得措手不及。

    不用暗哨稟明,徐汝愚靈覺一般的感官已捕捉到八十餘名賊寇的聲息,蒙亦比他稍慢一線,也注意敵人接近了,這時最近的一名暗哨才發出敵人接近的信號。

    徐汝愚耳中聽見身後眾人的氣息有點亂了,向後一笑,輕聲道:“呆會兒,子陽先生確認一下,免得誤中副車。”

    八十多名勁裝將束的武士走入眾人視界,子陽秋聲道:“另一撥人,不過看裝扮也是獵奴隊的。”卻見徐汝愚向旁力一人看了一眼,認出那人正是隨梁寶上山的一名武士,這才知道徐汝愚是個心思極為縝密之人。

    徐汝愚冷靜的下令:“箭上弦。”未等敵人走到近處,“嗖”的一聲,一支箭簇脫弦而去,沒有力道的落入眾寇當中。徐汝愚知道無法挽回,急令:“射。”箭簇如蝗飛去。

    第一支引起敵寇警覺,接下來的箭雨隻留下七八具屍體躺在道中,其他賊寇迅速避入道旁的山林中,借著樹林的掩護,急速向此處靠近。不用徐汝愚下令,眾人不約而同的棄下長弓,拔出製式馬刀(此處馬刀不是礎艮堂的,而雍揚府繳獲普濟海匪所得)。徐汝愚心神掃過眾寇,己知對方好手所在,與蒙亦交換了一下眼色,未待敵寇接近,領著眾人殺出。

    徐汝愚能看見對手眼中驚懼的神色,一刀刺去,如行空處,讓人無處捉摸,卻還是讓對方捕捉住刀跡,徐汝愚看見對方甫接一招就噴出一口鮮血,眼神中死意凝沉,心想:你們為非此處,怕是沒有料到自己也有今日。又是一刀直向對方的刀鍔處劈去,“當”的一聲巨響,那人連退五步,依在一株巨柏上,喘著粗氣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什麽要阻殺我們雲橋寨的人?”

    徐汝愚倏然逼近他的身前,道:“你們可是獵奴隊的?”

    我們獵的是夷人,與你何幹?”

    長刃割破他的喉管,隨即他聽見徐汝愚輕輕的歎言:“都是人命,哪需分什麽族群。”隨即聽見風吸入喉管的“嗤嗤”聲。眾賊見兩名頭領在對方手下沒走過幾招,就命喪黃泉,如何再敢纏戰,紛紛向密林深處逃竄。

    敖方領著眾人十人一組的向深林追去,蒙亦並未將另一個頭目當場擊斃,隻是將他製住,提到子陽秋與徐汝愚麵前。徐汝愚看了遍地近二十具屍體,將心頭的歎息壓下,解開那人禁製,道:“在前麵走著。”

    雲遠生從匪十餘年來,第一次這麽沮喪,身後三人隨意的交談,渾然不將他放在眼底。走過一道山脊,豁然發現遠處溧水岸邊立著一個簡易營寨,營寨中人頭攢動,怕不下千人。心想:誰會有膽量敢在此處結營?不由揣測身後三人的身份來。

    山下林邊係著五十匹戰馬,看守戰馬的持刀武士恭敬的自己身後一人喚了一聲“徐爺”,就分出四匹戰馬來。未等雲生遠反應,就覺一股指勁直侵左肋,雲生遠想避開,又想:能避得了幾招?於是毫不抵抗的任由身後某人將自己製住,拋在馬背上,馬鞍頂著他的兩肋生疼。

    雲生遠想是自己不僅是雲橋寨還是台山都是排得上號的好手,但是在那個冷峻的中年人手中卻走不了十招,看到搭檔更是第四招就被那個白麵書生模樣的人擊斃。

    搭檔死之前與那個書生模樣的人的對話,他聽得一清二楚,搭檔若不什麽獵夷人之類的話或許還能保上一命,或許他們將我抓住隻是訊問口供,問完也會殺了自己吧。若非那邊開價一個壯年夷人可以換取二十擔糧食,一個幼年夷人可換三十擔糧食,不然誰會犯險進山。

    離營寨還有一半的路途,後麵有幾騎疾蹄追了上來,聽了他們的談話,雲生遠耳根發熱:“他們戰鬥力不強,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他們向明昔將軍那邊逃去。”啊,他們還在退路上設伏了。早知如此,真不該聽遠屯的人什麽有二十個身負重傷的夷人向這裏逃來,看此情形全軍覆滅是免不了的。

    這股盜匪可能是被迫為寇的平民,還是讓明昔他們圍捕為主。”那個製住自己的中年人道,讓雲遠生心頭感激,不由關切另兩個人的看法。

    尉潦的殺性隻有我才壓得住,我親自走一趟,麻煩子陽先生帶路。”那個書生模樣的人罷,身後就響起一陣急驟的馬蹄由近向遠處杳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