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雲溪映雪

字數:3394   加入書籤

A+A-


    子陽雅蘭想了片刻,道:“沒有這樣的通道,那裏離翠獅峰不過三十裏山路,有這樣的通道,族人不可能不知道。”

    從溫嶺到撫州,不經過樂清邑的關隘,就隻有借道武陵山。分別流經撫州、樂清、溫嶺的雲溪、香溪、大侗河都發源於翠獅峰一帶。從六百年前的昭武年間起,百夷一族被越郡世家封鎖在武陵山與雲嶺之中,百夷族在翠獅峰一帶修築棧道,將發源於翠獅峰附近的河流聯貫起來,再利用發源於翠獅峰附近的大大的河流將整個武陵山聯貫為一個整體。

    六水同源的翠獅峰以及翠獅峰一帶的棧道可謂六百裏武陵山的中樞。普濟海匪可以通過大侗河溯水而上,轉經武陵山棧道,進入雲溪,順水而下就能進入撫州境內,此來就無需通過樂清邑的關隘。雖然這條通道也隻能批量的運送物資,但比起爬山涉水穿過武陵山則是千差萬別。

    台山上的濟寨控扼溧水河穀通往撫州的通道,隻要在濟寨居高臨下的布置一路精兵,就不怕撫州的局勢有太大的變化,隻要宣城局勢稍定,就有餘力來從容收拾撫州了。但是,濟寨掌握在襄樊會手中,一切算盤得打翻重新來玩。襄樊會現在的精力隻能顧及溧水河穀北岸的土地,根本無暇向撫州一帶發展,以許景澄的性子更加不會向青焰軍讓開這個通道。

    現在就是公良友琴對撫州有什麽圖謀,徐汝愚也是鞭長莫及。

    六月五日,徐汝愚帶領一組二十五人,潛回雲泉一帶。子陽雅蘭領著其餘的人守在靠近撫州的山峽裏。尉潦也留在那裏。

    越接近雲泉,獵奴隊越密集。徐汝愚五覺歸心的內識對危機有種潛意識的反應,每每以此事先察覺敵蹤,早一步避過,但還是讓他冷汗直冒。這麽嚴密的協調防守不是幾十路平素缺乏默契的流寇能夠做到的。萬一泄露行蹤就極難脫,徐汝愚一幹人等在雲泉外圍潛伏了兩,依舊沒敢輕易潛入雲泉中心地域。

    雨季剛過,雖然山外已是暑,山中濃蔭遮陽,還是分外涼爽。

    徐汝愚指著身邊的岑木、柘木,道:“這些都是製弓的良材,韌性、張力都是其他材料難以比擬的。百年柘木製作的雍揚硬角長弓射距最遠可達四百步,堪比強弩機。”

    那挽弓的射手臂力不是驚人?普通二百步的長弓都要二石的臂力,連續拉一百下就讓人精疲力竭,那四百步的長弓還得了,強弩機可都是用絞機上弦的。”輕流將負在身後的長弓取下來,挽滿又輕輕鬆開,對自己的表現甚為滿意。

    柘木弓臂偏硬,張力極強,注重射程和威力,卻不容易瞄準,與鐵製弓臂的鐵胎弓相當,但比鐵胎弓有著更強的張力與韌性,乃是製弓首選。雍揚府多年來所產長弓都是鐵胎弓,若是用此處的柘木,威力還會有所提高。而岑木所製弓韌性更佳,挽力也沒有柘木弓那麽強,百夷體形相對較矮,使用岑木弓應當更適合。”

    輕流輕撫弓身,問道:“這可是柘木弓?”

    徐汝愚接過長弓,輕輕抽出一支箭,搭弦挽弓,這一係列動作如水迭石,一貫而成予人無隙可擊之感。眾人未明其意,箭已脫弦而出,嗤然輕響,箭入肉體的聲音。眾人都抬頭望去,一具屍體從山崖上滾落,喉嚨正插著徐汝愚挽弓射出的長箭,鮮血汩汩往外湧。

    徐汝愚道:“他走進五百步才讓我發覺,身手不弱,若不是我故意岔開話題談論弓箭,怕是沒時間取下弓箭對付他。他跟蹤我們有一個時辰了,始終保持在四百步開外,警惕性極強,可惜他不清楚這把柘木弓在箭術高手的手中殺傷力可達到五百步。”

    輕流望了望那處的山岸,估計不足三百五十步,但是徐汝愚用這把柘木弓將那裏的遊哨射下已讓他很吃驚了,聽他有人能籍此達到五百步的射距,訝道:“下有如此神乎其神的箭術,弓箭的殺傷力不是依賴於弓箭本身嗎?”

    蓄勢貯力,弓箭依然是憑借,不是依賴。箭術方麵的造詣,十二教習都比我深厚,你可以回去後向他們請教。”

    風林領著兩人將屍體搬過來,那人臨死雙手極力伸向喉嚨,顯然他是在箭及咽喉的那一瞬才意識到奪命一箭的存在。

    徐汝愚翻開那人的手掌,看著他掌緣厚厚的繭皮,輕歎一聲,道:“輕流,此人修為不在你之下,公良友琴都舍得派這樣的好手擔當遊哨,看來雲泉的布防會更加嚴密。這樣吧,你們返回山峽與子陽雅蘭匯合,我獨自去雲泉看看。你們匯合後,就尋機返回河穀,不用等我。你讓許伯英他們密切注視撫州群寇的局勢。”

    怎麽可以讓你隻身犯險?”

    在此密林中要留下我,還非公良友琴親自出馬不可。不要多了,我送你回走五十裏,之後你們就自己多加心。”

    徐汝愚讓人挖坑將死者埋葬,心想:可能沒有我想象的那麽糟糕,還是親眼看一看比較放心。

    青江騎營分為六組在過去的半個月中對武陵山東區進行偵察,但是像雲溪、大侗河源頭一帶,由於獵奴隊布防密集,清江騎營不能深入其地,所得資料極為有限,所以徐汝愚親自過來偵察。

    由於溧水河穀通往撫州的通道濟寨在襄樊會手中,青焰軍無法出兵幹涉撫州的局勢,不管公良友琴有無陰謀,徐汝愚都無力作為的。

    徐汝愚心想:邵海棠會相信我的提醒嗎?襄樊會現在越來越專注於割據地方,他或許會撇開撫州的局勢而專注於溧水河穀,那我該怎麽辦?

    徐汝愚撓撓頭,總覺得這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襄樊會內部己有分裂的跡象,許景澄為首的一派越來越專注襄樊會自身的權勢,從最初遷移普通會眾的分歧,便可初見倪端。邵海棠為了襄樊會免於分裂一途,轉而支持許景澄,或許是他的無奈之舉吧。

    徐汝愚撇了撇頭,似乎要將這多餘的情緒撇出腦子。

    濃蔭重翠,蟲鳥相鳴,溪畔異花姹紫嫣紅,有大半徐汝愚叫不出名字來。輕流等人離開之後,徐汝愚便沿入雲溪向上行。在林中亂闖,徐汝愚十有八九摸不著道,沿溪水的獵奴隊雖多,但徐汝愚極其敏銳的感官總能讓他事先發現敵蹤避開。

    但是每遇到兩溪相會,徐汝愚總要費一番功夫才能辨清哪條是支流、哪條是主流。難怪徐汝愚讓輕流帶信讓留守在山峽的清江騎營先行返回溧水河穀,他心中也沒幾分把握能夠獨自走回到那個山峽。

    時至黃昏,西邊的夕陽恰好能抹入一縷霞光,霞光投射在白潔如漱玉的溪流上,幻出萬般色彩。徐汝愚伸伸懶腰,斜靠著一塊半人高的溪石,眯著眼睛望著下溪流拐彎處,從這裏回望去,恰能看見那座山峰的半山處,有處兀出的巨石。一人白衣勝雪,臨風站在那裏。

    徐汝愚招招手,眨眼間那人已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