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請君別離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邵海棠、蒙亦、明昔、張仲道一籌莫展的將徐汝愚與幼黎迎入營中,隻有尉潦“啪啪”按動刀鞘上的機簧,製式馬刀一跳一跳,露泄出一泓如雪刀光。
徐汝愚邊走邊:“火把不用這麽多,照常就行,將營外的人馬撤進來,我與仲道、邵先生去城下,你們留在營中,沒我的命令,誰也不可以輕舉妄動。”
徐汝愚一番布景是避免激著許景澄,令他做出出人意料的舉動。幼黎一臉擔心的站在徐汝愚身後,想自己跟過去,又怕自己牽累了他。
徐汝愚三人策馬向三裏外的宣城西門馳去,路上邵海棠將邵如嫣離去的情形詳細跟他一遍:“我無意跟如嫣提起高泉去吳州的事,這丫頭立即想到許景澄近日可能會離開宣城,心中怨恨我負義,卻不露一點臉色,暗中整理行妝,我都給她瞞過去了。”
徐汝愚見邵海棠神色黯淡,顯然他依舊對自己北棄襄樊會而心中抱愧,朗聲道:“先生是為了大義而無法顧及義,許景澄本有更好選擇,奈何他一一放棄。”
邵海棠望著宣城西城樓上的燈火,燈火下人影幢幢,城門洞開,隱約看見城門洞裏藏著的軍將。喟歎一聲,道:“許景澄能這麽離開就好了。現在如嫣去了宣城,許景澄定然能夠想到今日情形都是你我一個月來徐徐安排所致,以他的性子,我也想不出會發生什麽事來。”
既使如嫣不去,也不會這麽平坦。襄樊會眾人對留與走各有堅持,那萬多家眷飄泊數年,難得幾個月的安生日子,怎會舍得放棄。再,襄樊會初創為抗世家,現在許景澄去投奔祝家,會中怎無異議?事已至此,多想無宜。”摘下馬鞍上的佩刀,想了想,隨手插在泥地上,,“希望今夜能有閑回來取它。”
張仲道將長槍反搠入泥地,隻留下三寸餘長的槍頭露出地麵,笑道:“倒馬刺成了。汝愚豪氣不減往日,回來時應當先去喝一杯,這兵刃讓尉潦來取。”
邵海棠也將佩劍摘下,輕輕拋至徐汝愚佩刀的旁邊,緊夾馬腹,駿馬如電向城下馳去。
城樓軍士如臨大敵,紛紛引弦開弓,箭簇直指城下三人。許景澄站出城樓,俊臉背光,有著不出的陰鬱,星眸的銳利鋒芒閃爍不定,讓人看不出他的喜怒哀樂。邵如嫣嬌的身子依在許景澄身邊,微垂著臉,往日柔美的眉宇顯得異常堅毅,俏麵蒼白。
徐汝愚仰首朗聲道:“我們能否上城樓一敘?”
許景澄揮揮手,兩側的軍士如水分至兩側。
徐汝愚與邵海棠相望一眼,同時躍上三丈餘高的城樓,看著兩旁的軍士不約而同的用手中弓箭指著他們倆人,神色間掩不住的惶恐,心中不由擔心他們中哪個人不心讓手中的弓箭脫弦。
許景澄沉聲道:“你為何要來?”
聯手之誼不敢或忘,今年成此騎虎之勢,徐汝愚多有不是,特來謝罪。”徐汝愚夷然無懼的站前半步,迎上許景澄眼中怨恨烈焰。鐺鐺鐺,無數人從登城道湧上城樓,將徐邵倆人圍在當中,長戟交錯,逼到三人身前。
張仲道哈哈一笑,渾不在意胸前的利戟,望著許景澄,道:“本想在你走前喝上一杯,如此看來,奢求了。” 揮了揮衣袖,剪手而立,睥睨生威。
邵海棠怒目環視,襄樊會的軍士立下想往日他在會中的威嚴,氣焰低了幾分,紛紛退後數步,仍然將他們倆人圍在當中,錯落之間,長弓手端著手中的利箭指著三人。
你們不能對軍師這般無禮。”從登城道又湧上來一群軍士,為首的是個皮膚黝黑的漢子,三十三四歲,指節粗大的右手提著一柄樸刀,徐汝愚認出他是沂州的龍蛇葉翩鴻。
圍著徐汝愚三人的眾軍士起了一陣慌亂,隨葉翩鴻湧上來百來人,擠入包圍圈中,將徐汝愚、邵海棠護在當中。
葉翩鴻站前一步,對著許景澄道:“翩鴻讀書不多,老幫主教導翩身赴義忘身時過,薪盡火傳,義行。人可以死去,精神卻要留下來,如今你領著大家去投世家,即使保得襄樊會之名,又有什麽用?”
許景澄劍眉一挑,道:“哪有你話的份?”
高泉從許景澄身後站出,道:“兩虎相爭無所不用其極,既然徐汝愚送上門來,我們也不用去投什麽祝家了,隻要將他擒下,何愁青焰軍不答應與我們劃河而治?”
掣出長劍,抵在葉翩鴻的胸前,喝道:“你要麽站過來,要麽退回去?”
葉翩鴻夷然無懼,胸膛一挺,劍刃刺入半分,一會兒鮮血滲出衣服掛紅一片。高泉哪想葉翩鴻性子起來,悍不畏死,愣在那裏,不知是要將劍刺入還是撤回。
邵海棠冷哼一聲,長袖裹住高泉手中的長劍,暗中雙指搭上劍身,陰勁一湧,一柄百煉精鋼劍斷成十數段,落在地上。
高泉握著劍柄站在那裏,嘴角抽動,想什麽終是沒,退了回去。
邵海棠負手而立,雙眼中銳利的鋒芒直掃眾人,徐徐道:“七月寇襲北岸,百裏伏屍千具,諸位在城中安坐如素,那時世間已無襄樊會。若非念及往日情誼,怎會周濟你們這半月的物用糧草?如若要留下,這溧水河穀自有你的一方地,若是要離開,我們還可以周濟日路途的物用。”
包圍圈又鬆開數步,張弓手紛紛將手中的弓箭垂下來,都不敢去看邵海棠凜然精閃的雙眸。
許景澄仰而笑,俄爾憤憤道:“兩相爭鬥,必分盈損,隻是我不甘心為他做這嫁衣。”許景澄挽起鐵戟,一戟指,一戟指著徐汝愚,眼紅如血,微芒騰起的雙眸詭異產引些許的吸引,讓他無法從他眼神裏移開。
邵海棠道:“你到今日還不明白,襄樊會已是勢盡了,這多年來,不過勉強維持。你當日若是許我改製,恢複襄樊會往日精神,或許能長存於世。而今,你看看你們,誰還有臉在我麵前一敘襄樊會的創立宗旨?”
又有數十人湧上城來,齊齊跪在許景澄麵前,道:“主公,不是我們要棄你,實在不忍心看著老人妻兒隨我們奔波,希望主公成全。”
你…你們……”許景澄暴起雙戟,刺入當中一人頭顱。那人仰過頭,睜圓雙眼似乎不信許景澄能下此辣手。鮮血橫流一地,許景澄揮戟橫掃,嘴裏叫著:“你們都負義而去吧。”邵如嫣見他刺人之時,就要閃開,還是被戟風掃中腰際,尖叫一聲,似飄絮似的向城外墜去。
誰也未曾料到許景澄突然大發狂性,徐汝愚見邵如嫣飛墜城外,起身彈足點在張仲道轟來的巨拳上,身子倏然向城外飄去,抓住邵如嫣的後頸,在空中一頓,反手向城樓虛抓一把,身子竟向後墜下,墜落一半已觸城牆,提足點在城牆上,疾踏著垂直的城牆攀上城樓。
城樓上眾人亂作一團,先分三撥人馬已辨認不清的混在一起,都遠遠避開許景澄。葉翩鴻領著十多人將許景澄圍在當中。
鐵戟滴著鮮血,許景澄望著畏他如虎的眾人,直覺一股陰寒透體滲出,一陣虛弱差點擊潰他的心神。他望過來,問道:“如嫣還好。”
徐汝愚將懷中的邵如嫣交給邵海棠,道:“隻是閉過氣去,沒有什麽大礙。”
許景澄問道:“你將北陵堡與烏倫堡之間的防線讓開,看似這裏民眾早被你遷走無需嚴防,其實你是將通路給我們讓開?”
徐汝愚點點頭。
你不想我手中三千精銳與萬名家眷?”
不想。他們不是資源,是人,所以我給了他們選擇留與走的權利,這個,你沒有給他們。”
許景澄頹然道:“你盡可以得冠冕堂皇,你看到了,城中很少有人想走,你勝了。”
許景澄最終離開宣城之時,跟隨他的人不過六百人,但是許照容走了。這讓許伯英、邵海棠唏噓不已。
襄樊會的事塵埃落定,北岸完全納入青焰的治下。青焰軍的治下,除去撫州、武陵山的百夷族,民眾已有十八萬之多。青焰軍水營四千人,步卒除去撫州輕甲步營,已有一萬二千餘人。由於襄樊會的戰馬悉數被許景澄帶走,清江騎營依舊隻有二百多匹戰馬,人員編製卻有三百七十餘名。
徐汝愚將南岸的防禦交給子陽雅蘭與兩千百夷戰士,西側台山上的升雲寨一線還駐有一千百夷精銳。
北岸五千民寨軍隊縮編成宣城輕甲步卒營第二營,滿製一千五百名,其餘人都編入預備役。襄樊會最終有二千四百名精銳留下來,縮編成宿衛營第二營,滿製一千五百人,其他人返回民間。本來縮編下來的九百人都是戰力遠勝民寨的精銳之師,但是徐汝愚考慮到經過宣城西門一事,那些人心灰意冷,不忍心將他們強行征入軍中。
原來南北對抗時,將預備役編入軍中,使得宣城輕甲步營第一營、宿衛營第一營嚴重超編,現在這些精簡下來,編成宿衛營第三營,滿製一千五百人。至此,青焰軍步卒在淋水河穀共有七千五百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