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忽必烈
字數:3032 加入書籤
一場小雨過後,景明宮前的門前有些泥濘,元世祖忽必烈現在越來越討厭這個破宮殿了、低矮、破舊、狹小,同大都的皇宮高大寬敞相比讓人越發討厭。遙遠的路程,顛簸的馬車,讓這位六十一歲的馬上皇帝也有些吃不肖。
帶著全套行政人馬來到這草原上是有原因的,表麵上是蒙古人貴族不耐大都夏季酷熱,設置了兩京巡查製,就是兩個都城,實際上是他自己得位不正造成。
那年,長兄蒙哥過逝,憑著自己強大的實力,推翻了由成吉思汗創立的家法選舉確立大汗的製度,經過五年的戰爭打敗了家選大汗,弟弟阿裏不哥,而幫助他坐上汗位的功臣有不少是漢人,況且現國家的大部份財政是由漢地tí gòng的,漢地已是國家的基礎。
可忽必烈是蒙古人,代表的是蒙古人的利益,兩京巡查製就是為了平服草原上的蒙古人的怨氣而設置的,所以自己也不得不每年來上都。
翻開案上的文卷,臨安,宋朝的都城終於到了他們蒙古人的手裏了,那座繁花似錦的城市,那淌著流水般財富的城市和那富庶的江南,還有那沒有異味清秀的女人!
最後的宋帝和太後已在中書左丞相伯顏押送回大都的路上,剩下的抵抗力量已是無頭的蒼蠅了,宋已滅!
合上卷宗,長歎了一口氣,四十一年了。蒙古人的血流的太多了。
自1235年大汗窩闊台的沔州之戰開始,蒙哥大汗,加上自己12年曆經三世,終於成功了,其中蒙哥大汗還戰死在釣魚台山下,戰爭的慘烈可想而知。
遠征西方的蒙軍,戰無不勝,所向披靡,沒有打不下來的國家,沒有攻不破的城市,蒙古人的鐵騎讓他們聞風喪膽,征大理、西夏,滅金國,從沒像南宋那樣難啃。
為了滅宋,幾任大汗不斷調整策略,千裏迂回滅大理,孤立了南宋,重用漢將漢臣,特別是降將降兵,說實在的他現在已察覺蒙軍戰力的下降,不光在數量上還在質量上。
對於南宋之所以能抗衡幾十年,他是有清醒的認識,除了南宋將士的勇敢拚命,wǔ qì是重要的原因。所以他很重視wǔ qì的生產開發,突火槍,神臂弩,回回炮等,在這方麵的應用,現在比南宋還嫻熟。
其實他很鄙視有些蒙古人的智商,認為就是個白癡。統治若大個一個帝國,光憑武力是不夠的,軍事上的勝利還需要有政治、經濟、文化等配合才能轉化為實力。
特別是江山初定,各種殘餘勢力還未剿滅完,還不到享樂的時候,更需要的是安撫、穩定,形成穩固的政權,撲滅各地的反元勢力,重建穩妥有效的管理機構。
至於元蒙的個人利益,國家都是我們的,安穩後,想要什麽沒有?金銀、土地、地位、女人?高貴的統治階級還會缺?
這一點,他十分讚同左丞相伯顏的作法。
作為伐宋的主帥,伯顏十分有才,能文擅武,是大元不可多得的政治家、軍事家。帥軍伐宋領銜中路,取鄂州、漢陽後沿長江東下,1275年占黃州,江州、安慶等地,大敗賈似道於丁家訓,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轉年初,兵臨臨安,受降恭帝,太後。
一改元軍屠城殺戮的作風,招撫官員,安撫百姓,開倉放糧,元軍也在嚴格的要求下,軍紀嚴明,竟秋毫無範,以致有歌:“衣冠不改隻如先,關會通行滿塵廛。北客南人成買賣,京師依舊使銅錢。伯顏丞相呂將軍,收了江南不shā rén。昨日太皇請茶飯,滿朝朱紫盡降臣。”
這樣的做法使江南的宋地盡是歸降之城,守軍守將主動請降,抵抗元軍的抗元力量降到了最低,宋朝的官民競相投靠,幾年時間,南宋僅剩福建、廣州、廣西一小部分國土,元軍還在大踏步前進。
其實忽必烈也知道,元蒙貴族已經很不耐煩了,貪婪的臉已露出來了,要錢,要物、要女人,要驅口。江山已歸大元,無疑是要享受的,父輩幾十年的征戰,打下偌大的家產,不就是為他們這些子孫享受的嗎?
蒙古人的社會結構其實還是奴隸製,繼承父輩們草場、牛羊、官位、女人、驅口貪婪的更加貪婪,要的更多,更好,仿佛永遠也填不飽,心態扭曲的無以複加,忽必烈還能押住,不知自己走後,這群畜生能幹出什麽事來。
他是不知道,溫順的南漢人,滿懷美好憧憬南宋人也不知道,他幾年走後,後續皇帝就再也押不住了,不,根本就是一丘之貉。人分四等,蒙古人一等,二等色目,三等遼金人,四等南宋人。建立甲裏製,二十為一甲,甲主是蒙古人,漢人匍匍奉為主。禁止田獵拿兵器,習武、聚眾、野行等,江南的民戶贈給王公大臣做奴隸,蒙古一般人家也得到了厚報,往往得到數目不小的農奴。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他長歎了一口氣,他已無法改變這深層次的東西,並不是不懂,而是無能為力,那已是一個民族的進化史了。
早年自己還是藩王時,被委任總領漠南軍國事物,建立了“金蓮川幕府”征天下名士而用之。金蓮川幕府裏有不少漢人學者,他在那裏學會了不少治國之策,網絡了一批現在也是朝廷重臣的人才。
漢人的治國理念深深的吸引著他,就任大汗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以蒙古人為主,色目人北漢人為輔的封建農奴相結合的國家機器,現在看來,雖不滿意,但運轉還算順暢。
草原上的貴族正在走出氈房,住進高大明亮的宮殿或宮殿般的房屋,牛羊也由大量的南來的驅口看管,身邊縈繞著身材輕盈,能歌擅舞的南女,遙遠運來的美食,美酒在日夜忠實陪伴著他們,一切是那麽的美好。
huó dòng了一下身體,慢慢地走出了景明宮,涼風一吹,心了立刻放鬆了許多,千百年來,蒙古人生活在這片草原上,是偉大的成吉思汗帶領著他們團結起來,千難萬苦,前撲後續建立這大元朝,相信子孫能繼承先輩的誌向,開疆辟土建設好、管好這偉大的大元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