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一次早朝

字數:6427   加入書籤

A+A-




    此為防盜章  王豔抿唇一笑:“這要是被我嫂子知道了要捶你,  我可不管。”王豔的嫂子和王虎一樣,長得雖說還沒到五大三粗的地步,但骨架比一般的農婦要大許多,  性子也爽利到了極點,王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家裏的母老虎。

    聞言幹笑一聲:“我就在這裏說一嘴,她咋會知道。”

    吃完了飯,又說了會兒話,  王虎就要告辭了。王豔含著淚將王虎送出了家門:“哥,別太久就來看看我。”娘家除了哥哥和爹,還有後娘和異母的弟弟妹妹,  回去就是受氣,王豔便輕易不回娘家。

    王虎自然知道王豔心中所想,  “沒事,  隔得又不遠,  以前是你沒分家,  我也不好老是上門,以後就好了,我賣野味的時候會時不時的上門來看看,到時候把混小子和小玲也帶來。”

    “哎,  這樣才好。”

    送走了大舅,  家裏回歸了平靜。

    收拾了幾日後,  終於將家裏安頓好了,  周老二這時候也要出去接活了,  不然這麽一大家子坐吃山空終究不是辦法。

    周頤本想給他想出個什麽新奇點子,但一時也沒有頭緒,隻得容後再說。

    時間慢慢劃過,轉眼三個月過去,今天,二房都忙了起來,周老二也在昨天回來了,對於周頤來說,也是一個大日子,今天是他五周歲的生辰。

    為了給周頤過生辰,周老二在昨天就在縣裏買了許多東西,天擦黑的時候趕了回來。

    王豔一早給周頤做了生辰麵,又做了一大桌菜,一家人圍在一起:“今天是六郎五周歲的生辰,過了今天,又大了一歲了!”周老二摸著周頤的腦袋,眼裏滿是吾家有郎的欣慰。

    “快吃麵,吃了麵我們的六郎以後就會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長大。”王豔也摸了摸周頤的臉,滿是慈愛的說道。

    大丫含笑看著周頤。三丫眼裏隱晦的嫉妒一閃而過,五丫六丫張著嘴留著口水眼裏隻有桌上的菜肴。

    周頤看著這一世的爹娘,姐妹,在心裏許了一個願,我一定護你們一世安康。

    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

    吃完了飯,大丫帶著三丫收拾碗筷,周老二抱著周頤和王豔說著話,“六郎已經過了五周歲的生辰了,是時候送他去念書了。”

    周頤一動,他也想和周老二提這個話題,沒想到周老二早想到了。

    “他爹,你想好送六郎去哪個書院念書了嗎?”王豔問。兩苑府城人傑地靈,讀書人多,讀書習字的地方也多,不管是成規模的書院,還是私塾,亦或是博學大儒點對點的收徒,在兩苑府城都很常見。

    這裏麵對於學子來說,私塾是最次的選擇,私塾是屢試不第的秀才或舉人私下開的,給孩童啟蒙或是求學前期還可以,但一但到了後期,私塾的先生便有些力不從心了。

    而書院則是成規模的教學,類似與後世的學校,古人求學講究君子六藝,這可不是後世空喊幾句素質教育口號的,而是實打實的學到幹貨。

    書院有各種學科,各種層次的老師,從蒙學到科舉後期可一手包辦。當然,這樣的書院隻在兩苑府城才存在,即便是在兩苑府城,好的書院也沒有多少,名氣極大,不光兩苑府城的學子趨之若鶩,就連外地的學子也會慕名來求學,僧多粥少,有名氣的書院對於學生的要求自然就高了。

    而大郎和周老四雖然也是在書院裏求學,但隻是鎮上唯一的一所書院,而且規模小,裏麵老師的水平最多也隻到舉人,而且數量也少,真要說起來,比好一點兒的私塾也強不到哪兒去。

    而最好的求學方式就是認得博學大儒為老師,成為入室弟子。這樣的老師往往是經曆了朝堂起伏,多是做官至仕,而且大部分是翰林出身,既有學識,又有實際經驗,而且是點對點小灶教學,好處自然可見一斑。兩苑文人薈萃,有樂教善學的風尚,一些致使的大儒也樂的晚年教導聰明伶俐的弟子,不管是為了利益還是傳承自身所學,都是一大好事。

    但這樣的機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飄渺無望的,畢竟想讓這些大儒青眼有加,除了自身必須聰明伶俐外,還有許多外界因素加大拜師的難度。

    對於一般的農家學子來說,開始到私塾念書,若果真有念書的天分,考過了童生或是秀才,再拜入書院或是認名師不失為一條捷徑。

    “我自然是想六郎去書院念書的。”周老二咂摸了一下說道,他對周頤抱有極大的信心,在他心裏,周頤聰明無比,想要考入學院應該不難。

    “是啊,六郎這麽聰明,進入書院應該會很容易。”王豔也一臉讚同。

    周頤囧囧的看著盲目自信的爹娘,不禁想自己到底是哪裏給了他們錯覺?

    “進哪裏的書院呢?鎮上  有青竹書院,縣裏也有白鷺書院和青雲書院。”周老二喃喃自語,他這次回來已經將事情都打聽清楚了,鎮上的青竹書院一早就被他給pass了,觀大郎的作風,周老二就對這所書院不喜。

    而青雲書院和白鷺書院在廣安縣名氣都極大,裏麵不光有廣安縣本地的學子,更多的是來自大越朝五湖四海的學子。

    其中白鷺書院又隱隱壓了青雲書院一頭,在廣安縣隻是分院,南苑府城才是主院。

    “既然要進,那就進最好的,即便學費貴一些也沒關係。”周老二思索了一會兒,下了狠心說道。

    王豔自然是無條件支持周老二。

    周老二把書院的學費都打聽清楚了,白鷺書院在秀才班之前的求學都是八兩銀子一年,這比周老四和大郎的學費貴了整整一倍。

    而且除了學費,筆墨紙硯,琴棋書畫這些還需要自備。這些花費才是大頭。對於一般的農家來說,一年八年銀子的學費就已經壓得喘不過氣來了,更惶恐這些更大的花費。所以進青雲書院和白鷺書院求學的學子一般都是家底殷實的富貴人家。

    世道就是這麽不公平,一些農家學子因為沒錢沒門路,想要讀書都是千難萬難,即便能念書,也隻能念最次等的私塾,和這些富貴人家的學子接觸到的資源可謂是天差地別。

    更何況那些詩書之家,從小宴請名儒教導,海量的資源,最新的資訊,耳濡目染,就是頭豬,天天這麽使勁的灌,多少也會一點兒了。

    這是兩苑府城的學子之間的差別,而將兩苑府城和整個大越朝其他地方做對比,差距更是明顯。

    至少在兩苑府城,即便是清貧之家的學子,隻要你努力上進,總有機會,但對於其他地方來說,科考晉升之道大部分被世家把持,農家學子想要找到一名老師啟蒙都是千難萬難,越貧瘠的地方越是如此。

    周頤現在還不知道白鷺書院的收費如何,不過想也知道想進入這樣的書院念書,花費肯定不菲。

    “爹,要不我念私塾好了。我不想你這麽辛苦。”周頤開口,在他想來,他可是經曆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終從萬千學生中考取了第一學府的人,科考隻要他自己努力一點,應該也不會太難吧。

    “這些你一個小娃娃就別擔心了,隻要好好念書就行了。”周老二絲毫不動搖,既然要念,自然要念最好的,大不了他以後辛苦一些,每月多接一些活,就不信供不了六郎。

    周頤見周老二神情堅決,也就不再勸了。

    即便他再自信,但科考畢竟和後世高考不同,考試內容,考試方式,他完全是一臉懵逼,一個好的求學環境確實對人的影響不一樣。

    再者他信奉的是開源,而不是一味的節流。

    是時候給周老二琢磨一個新點子了,隻是做什麽好呢?在周老二和王豔忙著給他張羅求學事宜的時候,周頤則在思索如何讓周老二賺更多的銀子。

    王豔帶著幾個孩子回了屋子,找藥膏給周頤細細的塗上,邊塗邊心疼道:“你個傻孩子,幹啥要往你大奶奶身邊湊,你看看小臉刮得。”

    周頤撇撇嘴:“可是打奶奶打姐姐們...,打的可狠了。”

    王豔摸摸兒子的頭,一麵為孩子這麽維護家人感到欣慰,另一麵又覺得兒子為了女兒挨打實在不值得。

    周頤看王豔的神色也不再多說,別說古時候了,就是現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都普遍存在,其實周頤爹娘兩口子還算好的了,在這個女兒注定是別人家的思想的古代,村子裏許多家裏貧窮的人會直接將女孩賣給人伢子,或者賣給別人做童養媳。周老二兩口子再怎麽樣也沒有動過賣女兒的念頭。

    大丫、三丫、五丫、六丫站成一排,大丫和三丫都忐忑的看著王豔,弟弟為了他們挨了打,她們生怕王豔罵她們。

    王豔看著麵前麵色枯黃的四個女兒,再想到大房家裏亭亭玉立的周淑,心裏一軟,歎了一口氣,心軟了幾分:“這次就算了,以後再不能弟弟為你們挨打了,知道嗎,弟弟是家裏唯一的男丁,以後你們就算嫁人了,弟弟也會是你們的依靠....”

    “知道了,娘。”大丫忙應了一聲,她年紀大,因為是第一個孩子,還是得到了王豔和周老二幾分關注的,所以性子也爽利一些,見弟弟這麽維護她們,心裏覺得熱乎乎的,答應的真心實意。

    三丫暗地裏撇了撇嘴。

    王豔叮囑了她們一番,就出去忙活了。大丫帶著幾個妹妹還要出去割豬草,周頤不想悶在院子裏,便也跟著出去放風。

    下灣村地理位置很不錯,所屬的南元的府城是大越朝南邊最繁華的城市,人傑地靈,經濟達,廣安縣的繁榮在南元府城下屬區縣裏排在前列,而下灣村離鎮上隻有半個時辰的路程,離廣安縣也隻有一個時辰的路程,村子依山傍水,而且還有官道經過村口,下灣村的村民們平時趕個集或是打個短工都很方便,總體來說,隻要不遇上戰爭或是災年,村子裏的人雖然不了財,但吃個肚飽還是很容易的。

    周頤躺在小河邊叼著一根狗尾巴草望著天上的白雲。他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什麽會莫名奇妙的來到這個莫名其妙的朝代,在現代一些人為了養生,提倡吃粗糧,要是那些人穿到這裏保證會滿足心願。

    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業餘生活除了跟一群小屁孩扮家家就沒了,匱乏的很。

    “哎,無聊啊...”周頤吐出嘴巴裏的狗尾巴草,在心裏深深的歎了一口氣。也許到這裏唯一的安慰就是補全前世沒有感受到的父母愛了吧。

    “弟弟,弟弟,吃桑葚....”六歲的六丫雙手捧著一大把黑乎乎的桑葚,跑到周頤跟前。

    “四姐,你在哪兒找的?”熟了的桑葚黑裏透紅,吃到嘴裏又水又甜,是村子裏孩子最好的零嘴,常常還等不到真正的成熟就被一群熊孩子霍霍光了。

    “那邊...”六丫指著河的另一邊。周頤拍拍屁股站起來:“走,我也去看看。”不怪他貪嘴,這個時代可沒有擺在市裏種類繁多的水果,一些農家有幾棵果樹,也會拿到集市上去換錢。

    六丫將手裏的桑葚給周頤一半,然後帶他向摘桑葚的地方走去。大丫帶著三丫五丫在山腳下割豬草。

    見他們還在往山上走,忙出聲喊:“六丫,你帶著六郎去哪兒?別去山上,就在這裏。”

    “大姐,我們不去山上,就在這裏摘桑葚。”周頤已經看見桑椹樹了,難怪沒被人現,原來是藏在一大株灌木裏麵,這樹又長的矮小,這才幸免於難。

    周頤左右看看,跑到河邊摘了幾片荷葉,把桑葚摘得幹幹淨淨,用荷葉包了起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