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整肅貪官
字數:4048 加入書籤
朱由檢點了點頭,道“行了,你去吧,叫中情所千戶官來見朕。”“是,微臣告退。”看著名單上長長的一串大大小小七百多個文臣武將,共貪墨165萬枚銀幣,朱由檢心都碎了!怪不得曆史上崇禎上吊前遺言裏說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就這些鳥官正事不幹,後金一打過來就逃跑300裏,撈銀子一個比一個狠,一個小縣令就敢貪墨8500枚銀幣!不罰的他們傾家蕩產朕就退位!
半個小時不到,錦衣衛中情所千戶官沈賢明就來了,行禮後朱由檢直接說道“你拿著這個名單,挨家挨戶的去給朕抄家,這些官員總共貪了朕165萬兩多銀幣,敢貪朕的銀子,朕讓他們百倍償還!如果你不能給朕查抄到16500萬兩銀子,那朕就親自去!錦衣衛商情所的人馬任你調用,如果這些人拿不出來,就追到他們家族去,哪怕讓他們傾家蕩產朕也要百倍收回銀子!然後派人嚴密監視他們家族,如果有一點點反意,嘿嘿嘿···你知道怎麽做的!”
“回皇上,這裏邊肯定有些人整個家族都沒那麽多銀子的,這怎麽辦?”“那就讓其他人的家族補上!”“是,微臣馬上就去辦。”沈賢明心裏苦啊!這一刻恨死那些貪官了,好好的當官,貪一點就貪一點嘛,貪那麽多幹嘛?百倍!一萬萬六千五百萬兩啊!說不得要把遼東瓜地三尺了······
其實朱由檢做這個百倍懲罰一億多兩銀子的決定是有根據的。因為這些敢tān wū大錢的官員必定是有勢力的家族的人,每個人貪一萬兩罰一百萬兩對他們家族來說隻不過損失了最多**成最少三成的家產,況且朱由檢隻要錢,又沒要他們的命,膽小的肯定會不管情不情願都會乖乖拿出來的,膽大的···嘿嘿,朱由檢這兒還有很多很鋒利的小刀,敢造反就查抄全部家產誅九族!
反正大明境內大不良家族多了去了,能減少一點對百姓對帝國都是很有好處的!順便敲山震虎,這樣來上三兩次,估計就沒人敢貪大錢了,以後政令九邊糧餉也能多發一點到兵士手裏。那些貪了小錢的官員多是沒什麽後台背景的,能收回來多少是多少,差多少讓大家族補上就好了。
朱由檢叫來王承恩負責讓皇店管事到信王府把那七千多宮女太監帶去四千,到各地開皇莊分店,朱由檢又為此拿出來100萬兩銀幣,原本的內帑就隻剩下170多萬了···
沒錢了,得賣內褲了!朱由檢到空間裏拿出穿越前準備順走島國米國的400多萬噸糧食,1萬噸精製加碘鹽,糖果巧克力,玻璃鏡,玻璃窗塑料製品等等東西,存放在保和殿,讓皇店每個月拿出十分之一來賣,糧食每個月拿出十萬噸,每石賣1兩三錢銀子以平抑京城周邊越來越高的糧價,每戶在裏長帶領下最多隻能買1石糧食。
第二天皇店米店一開門,米袋子上插上最新糧價每石1兩3錢銀子後,不多久京城就轟動了!所有人都在拿著糧袋往一個方向奔,速度之快讓人咂舌,有些大娘四五十歲了跑的比小夥子還快!一個茶館裏說書先生正在唾沫橫飛,幾十個閑漢嗑著瓜子嚼著花生喝著香茶在津津有味的聽評書,有人看到外麵人都在往一個方向飛奔,疑惑的問道同伴“王大,你看這些人幹嘛呢?怎麽都往那邊奔去了?”
王大也是個喜歡看熱鬧的,扭頭一看外麵確實很多人往那邊奔跑,草鞋布鞋都掉了也不撿繼續跑,也疑惑的對同伴說“張三,我們出去問問看,是不是韃子打過來了。”兩人出門攔住一個家丁打扮的青年,王大問道“小哥,你們這是幹嘛去?是不是韃子打過來了?”小哥不耐煩的道“你快放開我,要是害我去晚了免不了被老爺打一頓,快放開我,不是韃子打過來了。”沒說完就掙脫王大拉著衣服的手跑掉了,沒跑幾步摔倒了繼續跑!
王大又攔了幾個人問,沒一個回答的,急的王大腦門冒汗,張三道“王大,別問了,我們也去看看到底怎麽了。”王大這才反應過來,立馬邊走邊說“同去同去,快”!倆人順著人流來到長安大街,看到長安大街半條街道都堵得水泄不通,急忙問了身邊人才知道皇上的皇莊開倉賣平價糧,一石才要1兩3錢,王大張三這才明白過來,著急的想回家拿點銀子和糧袋,可是一看後麵都堵上了,隻能把身上長袍脫下來,幸好今天出門裝比帶了2兩銀子!
朱由檢聽到皇店副管事說皇店周圍四五裏都被老百姓堵上了,堵得水泄不通,急忙派人叫五成兵馬司全員出動,控製3萬人排隊買糧食,其他三十幾萬人都趕回家去,明天再來,這才驅散了百姓,交通大概能通行了。
糧食賣的這麽火,反倒是其他商品沒人注意了,朱由檢也無所謂,等過幾天糧食熱度降下來後讓皇後展開夫人攻勢,應該就能打開商品市場了。
朱由檢到皇莊裏看了600名青年纖夫,這些青年經過幾天的調養,臉上呈現一種病態紅,看來還得調養幾天。明朝因為天災**導致物資短缺,食物緊張,實際上超過九chéng rén口都有嚴重的營養不良症,長期吃不飽、穿不暖繁重的體力勞動導致明朝普遍壽命隻有45歲左右!後世45歲還是中年,明朝45歲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了!
朱由檢對著600青年道:“你們是xìng yùn的!同時你們也是不幸的!因為你們的祖輩父輩都是纖夫,一輩子吃不飽穿不暖,還要不知年月的拉纖,你們想不想改變纖夫的命運?”下麵是一片麻木,有些人都忍不住跪下去了。“難道你們不想改變自己的家人的命運嗎?在朕這裏當兵,每個月2兩餉銀,足額發放!免費tí gòng吃住穿衣,你們想想,為何你們的父輩祖輩當纖夫的時候尚能吃飽飯,為什麽到你們這代就吃不飽飯了?是因為這世道!這是吃人的世道,上有天災,下有**,北方有建奴韃子,西邊有農民造反破壞,是誰的原因?是朕的原因!是朕做的不夠好,沒有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閑錢花,但是朕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們願意舍棄這百十來斤幫朕完成心願嗎?”
下麵稀稀拉拉的想起一點點“有”的回音,更多人還是麻木,沒聽懂,惶恐,害怕!但從小跟著父輩拉纖養成的紀律讓他們都沒有雜音,也沒有人亂動亂跑。朱由檢知道士兵不是一天練成的,所以也沒責怪他們,勉勵幾句後才走了。
召出玲瓏,騎上飛到城北沙河軍營,看到幾千勞工隻建好了圍牆和三排房舍,一部分人正在修整路麵和荒草,催促管事的工部官員加緊施工。宿舍樓是磚瓦房兩層的大房舍,用水泥和紅磚蓋起來,gōng zì鋼做柱子的,很結實,長25米,寬8米,一排有4間宿舍,一間宿舍準備住12人,以後有空閑了再蓋兩人小間。
朱由檢準備實行後世的班排連營製度,畢竟是要裝備毛瑟98k的,用近現代wǔ qì再用古代軍製的話顯得不倫不類的,也發揮不出全部戰鬥力。一棟宿舍就能住96人,計劃要能住兩萬五千人的,這樣的房子就需要蓋一百多棟!這是絕對不行的,也怪朱由檢沒交代清楚,就在地圖上畫了個圓就讓工部官員帶領勞工建設了!
還好現在還來得及,已經建好的三排房舍就不拆了,當做辦公室用。囑咐工部官員要建寬18米,長100米的三層房舍,這可把工部官員嚇壞了,說道“皇上,這蓋房子小臣是熟悉的,一般蓋個兩層加閣樓三層就是最高的了,再高了磚牆橫梁等結構支撐不了重量,何況還要建寬六丈長三十餘丈的大房子啊,恐怕還沒建起來就塌了,請皇上三思啊!”(工部官員還不熟練米作為度量衡)
朱由檢想了想,古代也就是皇宮建築比較高大,一般民居都是很狹小的,想蓋大房子就得用上好的材料,感情是不相信大爺我辛苦帶過來的水泥鋼筋紅磚啊!怪不得這小官這麽激動,明白後朱由檢道“你放心大膽的蓋,拿紙來,朕畫個圖給你看看。”
朱由檢攤開宣紙,拿出一支鉛筆和橡皮,就在紙上畫了一個跟現代差別不大的建築簡圖,邊畫邊給幾個小官講解。“這是房舍的長邊,這是房舍的寬邊,這個房子看起來很大,很難建,但有朕帶過來的gōng zì鋼和水泥鋼筋紅磚就很好建了。先把每間房子的四個牆角找出來,再把過道空出來,在房子四個角上用gōng zì鋼當柱子,再用水泥小碎石沙子混合,在鋼柱上纏繞好鋼筋,用混合好的水泥包住鋼柱,大概包住有一尺2寬就好了,先把整棟房子的鋼柱打好水泥包好,再用混合水泥鋪一層地麵,鋪完後鋪2層地麵,最後鋪三層地麵,地麵鋪好後用紅磚砌起來,樓頂鋪上大號瓦片,牆上抹上白石灰等物就差不多蓋好了。”
“你看,就是這麽簡單。”“原來如此!小臣明白了,皇上大才啊!”工部小官明白後感歎大為神奇,他們造了半輩子房子,哪次造房子不是用大量木頭青磚,三合土和糯米汁雞蛋清的,尤其是糯米汁和雞蛋清是食物,都很貴的!現在得知居然用水泥石頭沙子就能蓋起來,感歎這成本就降低了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