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烈士追悼會

字數:4368   加入書籤

A+A-




    這次對莫戰爭既報了仇,又占領了大片領土,朱由檢估計占領了大概350多萬平方公裏土地,印度半島的所有海岸線也歸了大明,以後出海航行也方便了許多。

    去往歐洲的分艦隊輾轉發來電報說在荷蘭把大部分船廠和重要城市摧毀後坑了700萬兩黃金,在其他傷害過帝國百姓的國家坑了100萬――300萬不等,收到莫臥爾王朝是受英格蘭指使做的屠殺帝國百姓的戰情通報後又轉到英格蘭,摧毀了大部分船廠和重要沿海城市後逼迫英格蘭政府簽訂一係列不平等條約,賠款1000萬兩黃金,交出以侯爵在內的所有凶手!並保證從此後不能再犯,隨行的禮部官員在當地建大使館,保護帝國公民人身安全和權益!現在分艦隊已經在歸航的海上了。

    朱由檢參加了陣亡士兵的葬禮,葬禮隆重又肅穆,邀請了士兵們的父母家人和親朋好友親密戰友參加。

    烈士陵園建在西山一片平地上,周圍移植了大量幾十年輪的青鬆翠柏,中間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烈士用的是傳統的土葬,長方形的棺木上一左一右凸刻著神龍圖像,用大展幅的大明龍旗覆蓋,以真人容貌身材一比一請銅匠鑄造銅像代替墓碑,身穿陸軍作戰服,wǔ qì裝備頭盔背包等細節雕刻的惟妙惟肖!銅像胸前凸刻士兵一生的榮耀和功績,堅毅執著的麵容配上冷酷鋒利的眼神,仍像活著的時候那麽勇敢無謂,音容笑貌和戰場怒吼仿佛就在眼前…

    沒有橫幅,沒有字幕介紹,隻有明媚的陽光下閃耀的銅像!

    戰友親朋好友們悲傷的抱著銅像痛哭流涕,久久不願撒手…朱由檢挨個念悼詞,沒多久淚水就打濕了厚厚的詞稿…

    “一級士官王小傑,生於萬曆三十五年七月十二日,猝於崇禎二年十月四日帝國對莫臥爾的fù chóu戰爭中,享年僅22歲!出生於陝西蒲城縣農戶家庭,幼年艱苦的生活條件鍛煉出堅強的性格!父母在13歲時相繼被流民裹挾不知所蹤,於天啟七年招收入伍,為人勤奮好學,老實本分,未留下子嗣。雖年輕,但已是一位有有三年豐富作戰經驗和嚴於律己的老兵!曾在對建奴作戰時勇猛殺敵,親自擊殺建奴19人,戰友協助擊殺建奴32人,曾獲得一等功一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5次!曾獲得一枚勇士勳章、一枚對後金紀念勳章、一枚二級榮譽勳章。在對莫臥爾fù chóu之戰中英勇向前,不幸被敵人火炮命中腰部,當場陣亡!士官王小傑的事跡告訴我們不管多苦多累,條件再艱難也要迎頭而上,哪怕麵對死亡也無所畏懼!他崇高的品德時刻影響著我們活著的人,我們活著的人要繼承他的英勇無敵精神,將一切敢犯我中華民族的敵人徹底粉碎!皇帝朱由檢於崇禎三年四月九日紀念!讓我們向英雄致敬!”

    朱由檢強忍著眼淚和難受的心情,聲音沙啞的念完一張張悼詞,每一句悼詞都能讓參加葬禮的所有人痛哭失聲!莊嚴的敬了個標準的軍禮。雖然士官王小傑沒有親人到場,但還是有好幾個控製不住的其他士兵家屬抱著王小傑銅像默默流淚…

    “三等兵張滿倉,生於萬曆三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猝於崇禎三年元月二十八日,享年僅21歲!出生於通州一普通纖夫家庭,幼年家庭貧困,十四歲就承擔起貼補家用的責任,崇禎元年七月入伍,訓練刻苦認真,戰術技能熟練,體能成績名列前茅,雖在當兵時有些調皮搗蛋,但這也是他可愛的一麵!在對建奴戰爭中表現突出,作戰勇猛無畏,經常能救戰友於危難之中,曾獲得兩次二等功和6次三等功,曾獲得一枚勇士勳章、一枚對後金紀念勳章、一枚三等榮譽勳章和一枚一等榮譽勳章!在對莫臥爾fù chóu戰爭中發揮了一慣的勇猛無畏,在一次巷戰中清剿敵軍武裝分子時被暗處火繩槍擊中心髒陣亡!三等兵張滿倉的事跡告訴我們平常時期要嚴肅活潑,保持樂觀的心態麵對一切,戰時拋棄雜念奮勇殺敵的同時保護好身邊的戰友,他寧願自我犧牲也要保全戰友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帝國百姓學習!實際上他不適合做一名陸軍作戰士兵,更合適做一名戰地救護醫生,當長官向他提出這個問題後他卻拒絕了,他說:報告長官,我不想救人,因為我受不了戰友離去的悲傷!但他每次戰鬥都在救人,讓我們一起向這位偉大士兵敬禮!”

    “請張滿倉的家人出列”,朱由檢給了士兵張滿倉的老父母一個擁抱,輕聲安慰著痛失愛子的老人。“你們放心,你們的後半輩子朕來養!滿倉的孩子朕也來養大chéng rén!朕的心情和你們一樣痛,朕一直以來給予士兵們最嚴苛的訓練和最好的wǔ qì裝備,但也避免不了戰爭中的犧牲,沒有犧牲就換不來帝國百姓的安定生活,請您們原諒我!”

    朱由檢淚流滿麵的說道,這些士兵大多都是自己親手帶出來的,朱由檢還記得當初他們剛入伍那會兒滿心期待改變家裏生活的熱切眼神,還記得逼他們忍受殘酷的訓練,還記得他們每次吃飯的狼吞虎咽和舔碗底的習慣,還記得…

    “少尉張大偉,生於萬曆三十九……”

    朱由檢一個個的念過去,將這次作戰犧牲的186名士兵每一個的生平和軍伍評價都哽咽的表達出來,上千名家屬親朋好友和戰友哭的淚流滿麵,每一個人都為他們逝去的親人朋友戰友自豪、驕傲!

    追悼會完了後安排親屬朋友在軍營住兩天,感受一下他們逝去的親人朋友生前遺留的痕跡。

    朱由檢回到皇宮把自己關在空間裏痛哭了一場,那些士兵都是那麽年輕,都是那麽精力充沛,有的都還沒結婚留下後代,就這麽沒了?沒了?

    悲傷可以,但正事也得做,第二天朱由檢帶著禮品和營養品慰問了沙河軍營醫院的所有傷兵,給他們帶去關懷和榮譽。

    天平報大版幅報道了追悼會和慰問傷兵,公正客觀的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可不是朱由檢示意的,完全是報社自己的行為!

    一時間大街小巷,城裏城外,京城邊疆收到報紙的百姓被深深渲染了!一時間報名參軍的熱情高漲,各地的年輕人像以前進京趕考一樣湧向京城,沙河軍營設立的招兵點每天人滿為患!

    現在該輪到立功將士們了,朱由檢在金鑾殿召集群臣和各重要手下,當著大家的麵為立功將士們受勳。

    “李二牛出列,恭喜你在對莫臥爾戰爭中取得殺敵64人的好戰績!功勞累積後你可以由現在的男爵直接晉升子爵,請問你接受嗎?你可願接受貴族應有的榮譽與職責嗎?”那不廢話!這是用命拚來的榮譽啊,不接受是傻瓜!

    “是,皇上,微臣接受!”有爵位的屬於貴族,自稱臣。“好,現在朕授予你子爵爵位!”朱由檢將純金子爵勳章親手給李二牛帶上。

    “子爵李二牛!”“到!”“因你作戰勇敢,授予你一等勇士勳章!”“謝皇上!”……

    朱由檢像不要錢一樣授予將士們純金製28克重的各式勳章,子爵除了李二牛外還有一名普通士兵也授予了子爵爵位!也授予了三位男爵,和一大堆一等二等功!

    設宴款待了英雄們和大臣各重要手下,大家暢所欲飲喝了個半醉。

    早上起來又有一堆奏折要處理,工部尚書繼續奏報說京城有些百姓不願意搬遷,詢問處理辦法。朱由檢無奈了,也見識過後世那些大小規模的拆遷隊拆遷新聞,早知道不是那麽好拆遷的!雖說是給老百姓免費建新房,隻要有力出力就行了,但老百姓秉承的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所以難度還是很大的。

    處理完其他公務後朱由檢換上窮苦老百姓穿的粗布衣服,現在普通老百姓已經穿上工業製造的細布衣服了!讓警衛連也換上各種各樣粗布衣服,就分散開出宮了。

    一行人先來到正東坊,朱由檢讓二三四排分散來體察民情,四個小時後宮門口集合,一排暗中跟隨。

    這街道上衛生倒是搞的不錯,垃圾有一點,還算挺幹淨的。房屋大多破舊,入眼一片土huáng sè,讓人看著就打不起精神來。

    朱由檢來到一戶開著門的百姓家裏,“有人嗎?大哥?大嫂?嬸子你好,我是天平日報的記者,想來你家調查點事情。”

    “大兄弟,快進來坐,你是天平報館的?”一位35歲左右有點老態的婦女出來迎接道。“是啊,我做記者剛兩個月,上個月剛過了實習期,你看,這是照相機。”朱由檢裝模作樣的從空間裏拿出照相機道。

    “哎呦,那大兄弟你可了不得了,聽我老頭子說這天平報天天寫我們小老百姓的東西,寫的忒好了!”

    “哪裏有,我們天平日報就是寫老百姓的真人真事的,這也是咱大明皇上的初衷。”

    “你看看,這讀過書的說話就是不一樣,我家老頭子認識倆字天天得瑟的不行!”

    “看您說的,這年頭又有幾個人能識字寫字呢?認識字的心氣肯定要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