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

字數:1500   加入書籤

A+A-




    記得家裏麵有這麽一句話:“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開始還是很懷疑的,不過後來進了初中,地理知識解答了這個疑惑。

    這裏以“十五的月”為題,主要是因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就是十五這天全家團聚。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農曆的節日人們都已經不再重視,有何況是一個小小的十五呢?

    在王朝時期(這也是我對以前王朝對戰時期的稱呼),一些大家族就會在每月的十五這天舉行族聚會,一是為了溝通一下同族間的感情,二是為了讓各支脈匯報一下一個月的收獲;所以,一些遊子在十五這天都甚是思念家鄉。

    十五的月,寄托著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他們相信家人也能夠通過明月感受到他們對家人的思念。

    唐代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玩月》中: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修然是玉京。

    當然唐朝的王建也寫了一首《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當然,也不知隻有唐朝的詩人寫了關於十五明月的詩,宋朝的蘇軾也寫了《水調歌頭》,開頭就交代了時間: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這足以證明這是一首關於十五明月的詩了,也是一首思念的詩,至於思念的佳人還是朋友佳人,這我就讀不出來了,因為對古詩詞並不是很了解。

    還記得有一首老歌,好像是董文華老師演唱的《十五的月亮》,開頭的兩句是這樣的: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

    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這已經很好的告訴了我們,這首歌就是寫思念的,那時上山下鄉,很多知青都離開了城市中的家,來到了農村,來到了邊關,這首歌就是體現出這一部分人對家人的思念,對國家的熱愛。

    風雨飄搖幾千年,中華民族已經快要忘記了十五這一天,最多還記著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十五的月仍然沒變,還是亮的,還是圓的,變得隻是我們人,人們已經不在“對影成三人”了,也許是文化的忘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