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就要飛【恢複更新】

字數:457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大時代之1983 !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楊洋臉上的漫不經心很快就變得認真起來,繼而更是變得鄭重起來。
    他看到了什麽?
    沒錯,是曆史。
    可是這曆史卻是他長這麽大以來從來不曾看過、聽過、學過的曆史!
    這篇名為《香港往事》的文章中所寫到的曆史居然是一些不曾在曆史課本、讀本上記載的曆史,是一些隻有在故紙堆裏才有可能發現的典故,是幾朵幾乎已經泯滅在曆史中的小小浪花。
    但它是普通人的曆史史詩!
    是香港先民的抗爭和奮鬥!
    是關於香港曾經的悲歌與榮耀!
    楊洋從不知道香港的過去竟然也會有如此史詩般的曆史。
    不知過了多久,楊洋突然從發怔中驚醒了過來。手中的報紙不知什麽時候被浸濕了一塊。
    楊洋用手擦了擦眼睛。
    自己竟然哭了!
    明明是平和而又樸素的語言,明明是普普通通的漢字,可是怎麽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
    這篇應該是散文吧。
    自詡知識分子的楊洋對這種文體並不陌生,可是他看過的散文那麽多,可從沒有任何一篇散文能讓他如此的投入,給他如此充沛的感受!
    這個作者究竟有著怎樣的情懷才能寫出這樣感人肺腑的散文來!
    既傳統又現代,既寫實又高遠,語言樸拙、憨厚,內心卻讓人波瀾萬丈,讀起來耐人尋味。這和他之前在《明報》副刊上看過的那些香港名家的文章截然不同,似乎根本不需用氣勢用文筆去鼓動讀者,僅僅用平和樸素的語言就讓讀者感受到深刻的情緒感悟。
    很了不起啊!
    楊洋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的報紙放在旁邊的空座上,然後抬起頭來。
    這時他才注意到車窗外的建築,自己分明已經過了站點。
    糟糕!
    果然抬起手腕看表已經遲到快兩個小時了。
    楊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張口就要向巴士司機喊停車,可是隨即他又猛然放鬆了下來。
    既然已經遲到,上午的薪金反正會被那個吝嗇的經理扣掉,又何必急於這一刻呢!
    更何況自己能夠欣賞到這樣一篇精彩的散文,單論精神食糧,可是自己賺大發了!
    想到這裏,楊洋安靜的看著窗外的景色,急匆匆的行人,心底最深處那顆文藝的靈魂油然而起。
    似乎自己從來沒有停下過腳步認真的看一看香港的人和物!
    透過車窗,楊洋貪婪的看著一切,認真而又滿足。
    我們富裕,我們繁華,這個時代想不起曾經消失過的一切。
    我們富裕,我們繁華,我們卻失去了停下欣賞腳邊的景色。
    ……
    1985年的4月份,香港新聞署曾做過一份讀者調查。在這份長達數十頁的調查結果中顯示,《明報》發行量居香港第三位。也就是說在全香港4萬人口中,《明報》讀者達到了3萬人,占全港總人數的9%,最殊為難得的是這9%的人群大多都是香港的知識分子以及中產階級。由此可見《明報》在香港讀者尤其是知識分子心目中的地位。
    《香港往事》一經發表,就像是一枚深水炸彈頓時在香港這塊安靜的湖水中掀起了陣陣漣漪。
    一直以來,人們一說起香港,第一印象就是香港是世界經濟貿易在東方的一個中心,可是很少有人認可香港的文化價值。很多人說香港是文化的荒漠,或者說香港的文化是“劣質文化”。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香港的本土文化生產大部分都是迎合消閑、娛樂的目的,是通俗文化、流行文化,根本無法沉澱出真正的明珠。
    這卻是因為香港開埠不過百年,本身沒有屬於自身的深厚傳統。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香港和大陸的關係中斷,以及西方文化的侵襲,香港文化本可以東西並蓄,慢慢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可是到了七八十年代,這種多元化的文化尚未成型便遇到了消費性文化和工業化文化的衝擊,直接夭折。自此香港文化僅剩下的隻有通俗文化。
    這一點,從各種報刊雜誌上就能夠清晰的看到。
    當長篇大論的文章難以迎合生活節奏急促的香港人時,短小的專欄就成為了香港文學的主流形式。
    專欄作家們在自己的專欄裏嬉笑怒罵,暢所欲言。他們的文字或許有尖刻和鋒利,但更多的卻是港台市民般的油滑和賣弄,盡管油腔滑調同啟迪人生的大智慧並不一定水火不容,可是底子終歸不是煌煌正道。
    而戈文的這篇《香港往事》卻宛若一股清泉突然間出現,讓人耳目一新。
    他的文字質樸卻情感激烈,寫的又是疏為人知的香港曆史,深深的擊中香港讀者的心靈。也讓一眾自詡從事文學創作的香港通俗作家們大為驚歎。
    亦舒便是其中的一位。
    作為《明報》副刊的一位專欄作家,亦舒是每期《明報》都要看的,哪怕當期的《明報》副刊並沒有刊登她的專欄。
    這天早上,亦舒和往常一樣,一邊吃早餐,一邊將從信箱裏拿回來的《明報》攤開,邊吃邊讀。
    作為香港文壇有名的才女,亦舒對自身的才華非常的自信,至始至終她都自認自己是華語文壇最傑出的女作家。唯二讓她感受到一些壓力的女作家就隻有台灣的三毛以及香港的李碧華。
    至於其他人,哼,都是土雞瓦狗之輩。
    所以當人們把她和台灣的瓊瑤並列,說什麽“香港有亦舒,台灣有瓊瑤”之類的稱讚時,亦舒總是很不屑的說,“那個瓊瑤,提了都多餘!”
    可是許久以來,卻經常有媒體評價說林燕妮是才女,說林燕妮怎麽怎麽優秀,怎麽怎麽好,說林燕妮是香港最有才華的女人。
    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更可氣的是,有一次金庸、倪匡和她三人閑談時,談到香港作家的散文時,金庸說:“林燕妮是我見過的女作家中寫散文寫得最好的一個。”倪匡搖搖頭說:“錯了。”金庸一愕,問:“錯了?”倪匡說:“你的話要省掉一個字。”金庸追問:“哪一個字?”倪匡說:“女字。”
    胳膊肘竟然往外拐!
    自那以後,亦舒非常的不服氣,對林燕妮看不順眼。
    那個號稱用香水寫作的女人,無非是生來命好,家境高貴,學曆高貴,經濟高貴,愛好高貴,品味高貴,職業高貴,稿紙高貴,情人高貴罷了。
    用香水寫作,聽起來是多麽的香豔做作,簡直是歡場女子口吻,那裏是一個女作家該有的樣子!
    亦舒獨處時不止一次對林燕妮腹誹。
    隻是兩人都是香港有名的人物,不能撕破臉皮,所以亦舒也隻能通過看林燕妮的專欄來吐槽傾瀉心中的不滿。
    略過其他專欄,亦舒直接翻到林燕妮的專欄,一目十行將小文章看完,亦舒撇了撇嘴。
    美食?
    光會賣弄!
    又一次在內心對林姓女子鞭笞了一番後,亦舒這才心情舒暢的繼續看其他專欄。
    咦,《香港往事》?
    亦舒同樣被這篇超長的文章提起了興趣。
    她喝了一口咖啡,慢慢閱讀了起來。
    ……
    ……
    解釋一下前些天斷更的理由。
    家裏又添了一個小公舉,各種雜事,你們懂得。(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