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王賜良緣癡
字數:3478 加入書籤
A+A-
。。。。。。
庭院琵琶聲幾斷,絲絲續續巧成音,微風煮酒香四溢,醉醉醒醒夢回心。既有音色,且有酒香,悠閑自得一番,為世間少有之際矣,朝辭於一旁,靜看晚霞成夕,煙色迷亂,弄似天上人間。
落歌便於身側,輕撫琵琶,聲色斷續,時高時低,不知者聽聞,應為雜音矣,然美人藏淺笑,萬分欣慰之,實為君之慧,他人不及之。
聲色忽轉不成音,少年驚恐起皺眉,然其美人無慌色,依舊淺笑如春風。漸有一蜂入竹湘,聞音起舞過枝頭,無意采蜜獨飛去,輕落肩上為伴人。
尤似這淺音巧律,竟乃為此蜂而作,恍如知人,應為肩上之物,伴此聲色,倒真如世間逍遙者。
直待琵琶聲色絕,淺音隱去九霄間,方見蜜蜂拂翅去,應有不舍眷戀中。少年落至美人處,笑魘如花難藏之,尤似孩童天真意,無邪兒郎淚不濕。
為君輕斟茶一杯,朝辭方才言:“ 此禦蜂之術已為世間失傳物,其間之理縱然為師亦無法看破,卿於幾日便得三分,想來,是有緣字為先之。”
朝辭所贈,不過年少時於淵祭藏書中所見之禦蜂之術,僅心法要訣,今覺少年正適之,故而相贈。且少年聰慧更勝朝辭,幾日時光也,便能明白其間之意,著實令人敬佩之。
聽聞美人誇讚,少年笑而言之,“ 許因那日一夜萬卷之故,今隻覺易懂易用,心決之理縱是一時不明,後亦能明之。”
言罷扶杯而飲,忽顯疑惑,又言道:“ 院中一日酒香,為何杯中竟為清茶?”
仔細觀之,才見火爐之上酒壺未動,先前所斟之物,確為清茶,無奈直言師傅貪杯時,徒兒隻得遠望之。
美人淺笑,“ 此酒乃為你墨大哥而留,為師可未曾貪杯,況卿明了禦蜂不久,還是早些回去,再多思量。”
言譴少年歸,不贈酒意隨,淺笑看霞色,心有待歸人。少年苦搖頭,無奈萬般歎,方知杯中茶,來之已不易,若少年貪杯,怕是一盞清茶亦奢求。
見少年苦臉之色,美人隻得又言:“ 待一日禦蜂所成,為師便美酒相贈,如何?”
“ 好,師傅可要記得。”
一約既成,餘下便是征戰四方之勢,落歌就此歸去,怕是之後時光,許會一心於禦蜂之上,如那一夜萬卷般,無意他事。
亦許如此,少年無意外間繁華,便可謹記美人言,再不遇惡人。自少年將其那日城外山林之遇盡數告知眾人,如墨便譴人暗中查訪,直待半分消息,便能知曉其中原由。
其實,身居繁華世,安然萬般難,美人亦明了,無奈不由人。然其相信,於如墨身側,便是安然。
夜幕悄至,殘葉成癡,樹影婆裟,白衣拂袖,月下青草暗,美人晚風貪。青竹葉下,邀月成伴,朝辭見君郎遲遲不歸,便於院中相待,許是相逢不易,縱一刻,亦不願別離。
君郎拜武皇,相告安街事,一早入宮門,夜幕不見歸,然其若不見君顏,如何夢中安,故而伴風待,癡等君來。
入夜許久不見君,夜蟲鳴聲不成音,心中起浮安難定,未知歸期是何時。想來今日拜君王,些許不易之。
許久,方聞腳步聲入院,故而美人知,君郎歸,然其直入林墨,非竹湘矣。一牆之隔矣,一門相通之,美人殘葉下,靜望君郎之。
君郎緩入院中來,不複昨日颯英姿,左右家奴盡相扶,輕聲細步影從之。美人暗中看去,應為膝之傷痛,然君郎非尋常人,何故受此傷,苦想不得知矣。
悄聲入院來,恐驚美人夢,若非無眠夜,不知君如何。然其,如墨忽望竹湘處,似有燭光未盡燃,輕囑家奴暗中去,莫驚美人夢魘中。縱是身不便,亦念美人之,青竹葉下人,盡數攬心中。
一步一傷痛,一瘸一拐之,如此容顏怎見美人,亦不舍美人心憂,故而不見,許待明日複原,再言今日事。
美人夜下靜觀望,心憐君郎,雖不知今日事如何,然其心中之覺,實乃不安,縱轉身回屋,心中亦似無魂。
家奴悄入屋內時,美人靜臥床榻處,榻下書卷未合之,故而暗自歸書去,輕放簾子,使卿好夢。一切盡數心細,未敢怠慢之,縱然合門去,亦悄然無聲。
唯其不知,床榻美人,心無睡意,直望窗上影,百般思量中。諸事無需言,伊人自相知,唯願君身側,伴君一世安。好景應常在,莫妒世間人。
一夜半眠睡夢中,輕紗殘聲幾回重,尤聞歌舞眼前近,欲看不知何處尋。許思慮甚多,已然周公無夢,然似夢似醒,恍入虛無其間矣。
待次日晨光初現,白霧茫茫也,美人已乃庭前坐,獨看葉尖紅花,細聞晨露淺落,十七相伴之。
忽有客來見,直入林墨中,家奴皆禮遇,莫敢相攔之。其來客便乃褐藍之主褐藍梟,隻見其臉色青黑怒難藏,氣息沉沉欲不安,使得君郎書房去,閉門驅使盡餘人。向來慈愛似親父,未有一言傷情之,今日莽莽負氣來,尤知其事應難之。
家奴皆是院門待,各色驚恐不相安,美人聞聲入林墨,一問方知今日顫,憶起昨日君歸晚,恐驚美人心憂傷,黯然行色燈不展,也知君郎身不安。想來,也應為昨日之事,才使長者心怒,一早怒氣而來。
唯其美人不知何事使然,直待褐藍軻,緩慢行入院,一臉無奈之,又見美人顏,方才相告之。
原來,昨日如墨拜王去,直言禍亂盡絕然,武皇讚其青年俊,可護一方百姓安,歎其為國忠心在,未思成家立業時,故賜黛婭為君妻,郎才女貌方絕配。
如此旨意,君郎怎受,當即叩拜,此緣不該。更言心中佳人有,傾國傾城絕世之,此生不負佳人意,不敢再續良配緣。
王如虎矣,伴其身側之,自難相安之,故而如墨受罰於殿前,直跪不起,自盛陽到昏色,自昏色到夜深。
若非黛婭聞聲而至,親求武皇,怕是君郎於今日,仍是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