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顆在哭泣的心

字數:3213   加入書籤

A+A-




    縱觀中國曆史漢族生存從來從來沒受過如此的嚴重的威脅,即使是元清時期也比這個時期要好得多。大量漢人無奈隻有南逃,晉王朝也隻得往著南方遷都,西晉遂滅。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這種嚴峻的曆史條件下,容不得人們去讀書做文章了,北方漢人隻有三種命運,要麽被殺掉或是奴役,要麽做漢奸,要麽就反抗。冉閔選擇了第三種。

    後人有詩讚曰:“五胡鐵蹄踏北國,弱漢無奈唯乞活。棘奴忍辱興漢事,萬代功績話蹉跎!”

    那段曆史,在現代曆史書上隻有寥寥幾個字—五胡亂華促進了民族融合!

    五胡亂華時,又有大量的西北諸胡和北方的鮮卑遷入中原。《晉紀》《晉書》記錄當時永嘉喪亂,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編《晉書》卷65《王導傳》據說:“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這就是說,南遷的人超過了半數。留在北方的人命運很悲慘。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裏。(如《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殘暴。他跟一條毒蛇一樣,腦筋裏隻有三件事,一是,二是殺戮,三是享樂。

    石虎發男女16萬,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時逢暴雨,漳水水漲,死者數萬人;他已有多處宮殿,還不滿足,又驅漢丁40餘萬營洛陽、長安二宮,造成屍積原野;修林苑甲兵,50萬人造

    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於淩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後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曆六場惡戰。

    (1)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裏,斬匈奴首三萬;

    (2)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3)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4)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5)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6)六戰又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十戰十捷!

    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複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鑒、石琨、石寵、石蟠被滅三族,羯族的主力軍被完全消滅。至此,石虎的十四個兒子,兩個被他自己處死;六個自相殘殺而死;五個被冉閔滅族,一個投靠東晉,被斬於街市;全部死於非命。石虎一生造孽無數,終於在子孫身上得到了報應。

    當然這一切都被寫進了史書的青燈黃卷,至於是真是假都有待人們的考證。

    一千六百年前……

    那是一個動蕩割據的年代,更是一個毫無人性的時代,殘破的華夏大地,早已經被蹂躪的千瘡百孔,他原名並不叫冉閔,而是北擎蒼,他原本是東晉朝之將,卻怎奈何在建立不世功勳之後受到同僚們的排擠,而華夏腹地則盡皆淪為敵手。

    他不忍心見子民於水火之中掙紮,帶著三千舍生忘死的士兵,主動出擊到了早已淪陷的華夏腹地,重新在那裏開辟了一個屬於華夏民族生存的土地,經過數十次會戰,胡虜北上西撤!

    一個穿著破舊鎧甲的男子坐在殘破的城樓下,輕輕撫摸著自己鎧甲上繡著的紫荊花。滄桑的眸子裏透露著深深的柔光。

    想起了以往的種種,他告訴她的名字叫北擎蒼,絕不是現在的名字,你為這個名字特殊,冉閔這個名字是用來震懾敵人的,北擎蒼這個名字是用來守護她的!

    依娜,你在哪裏?等我把這些蠻族剿滅了,我就去找你,你要好好地活下去,等著我,等著我……”

    王!現在先鋒軍已經集結完畢”

    一個瘦弱的士兵快步小跑到了他麵前。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我現在寫檄文”

    他走到一個破舊的案牘(類似於辦公桌)前,拿出一張已經風幹了的羊皮,滄桑而又霸氣的字透露著一股濃濃的殺伐之意!

    …………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於中央,萬裏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向往,食吾漢食,習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後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然今,環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為炎黃之聖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晉八王亂起,華夏大傷,胡夷乘亂而作,擾亂中原,屠城掠地。永興元年,胡狗鮮卑,大掠中原,劫財無數,擄掠漢女十萬,夕則,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狗之暴,以漢為“羊”,殺之為糧。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餘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麵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餘萬。太興元年,帝受辱,崩於匈奴。凡此種種,罄繡難書!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而今之中原,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天地間,風雲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複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閔不才,一介莽夫,國仇家恨,寄於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殘喘於世。青天於上,順昌逆亡,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世上之夷,複吾漢民之地,雪吾華夏之仇。閔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難扭乾坤。華夏大地,如若誌同者,遣師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舉義共赴戮夷。以挽吾漢之既倒,扶華夏之將傾!

    一聲令下

    最後的戰士們懷著必死的決心踏上了征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