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 南京政變
字數:2779 加入書籤
實際上,王耀明就是委員長之前下的一步棋,原來委員長之前就讓他去保住敵占區的中國人,不要再讓rì běn侵略者搞什麽大屠殺了。中國抗戰就像趙血廊在撤離東北時和趙鋒馭說的那樣,需要一個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聲音。
趙血廊就和趙鋒馭說過,自打明亡之後滿清入關起,中國財閥們的骨氣就已經沒了,滿清八旗打到北京的時候就換成了綠營,主力都是漢人,武裝起來是需要錢的,這些錢從哪裏來!
現在滿清完蛋了,但是那些財閥又開始給洋人搖尾巴了。我趙血廊不是不想抗日,他委員長也不是不想抗日,當年我趙血廊殺嚴玉庭製造“延長二曲”,所有的人都反對,所以我撤出了東北,我就是讓想他們知道,我既然站在了這個位置上,我就看到的比他們多,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小鬼子不東西。
但是現在中國財閥依然還在苟且,甚至部分人已經投敵。雖然表麵上大家團結在委員長旗下但是就連委員長自己的嫡係不也就文林黃還能打打小鬼子,唐安埠那家夥可謂是一觸即潰,還想和趙鋒馭搶過兵權。
西北那邊也是表麵聽第三戰區長官命令,但是付左尹和沐家軍都快自立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倒是很厲害,但是已經打散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仲任的部隊和貝綢昕的桂軍還是不錯的,不過因為背後沒有財閥裝備差了一大截子。
現在王主席已經準備在南京反正,趙鋒馭自然要派特戰隊潛入南京保護他,並且逮捕南京大屠殺戰犯鬆井石根、永夜修身等人和罪魁禍首土肥原賢二、朝香宮鳩彥親王。實際上rì běn皇族沒有名字,所以趙鋒馭就按照rì běn的習慣將將親王封號作為姓氏,所以南京大屠殺主謀在這次行動代號中叫做朝香宮鳩。
一九三九年十月,令rì běn意想不到的“雙十南京反正”事件爆發,趙鋒馭親自坐鎮南京指揮,特戰隊提前潛伏到了南京,同時還有三支部隊空降到了南京,這次事變雖然被rì běn及時控製住了,但是中國人收複了長江中下遊平原,二戰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局麵。
事變之前,王耀明將朝香宮鳩彥親王邀請到南京舉辦集會,並且召集心腹準備事變,擬定了叛徒逮捕名單。趙鋒馭根據他tí gòng的名單將叛國情節嚴重的軍官、政客和財閥控製並且在挺進南京之後重點收繳了這些人的非法財產並且依法審判這些人的罪行。
土肥原賢二是個非常謹慎的人,所以他因為待在北京而逃過一劫,但是梅機關的特務機關長梅津美治郎被逮捕,鬆井石根因為退役而逃過一劫,第三十二師團師團長木村兵太郎上將在兗州被當地起義的偽軍擊斃,第六師團穀壽夫中將被活捉押送至南京。
整個事變過程長達一個月之久,開始的時候形式大好,但是由於錯誤判斷,導致後期rì běn陸軍調集在本土集訓的十個新編師團從青島登錄,十個新編師團從福建登陸,本來即將收服全國的形式變成了將日軍分割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月繳械rì běn參加長沙會戰的三個師團,分別是第三師團,第六師團,第一百零三師團、第四十師團等多個師團,殲滅日軍十多個師團,彰顯了中國人的力量。特別是趙鋒馭在沂蒙山的遊擊隊,這裏密密的組建了中國陸戰特別炮兵軍團,也就是火箭發射軍團,兗州的第三十二師被全殲,從青島登陸的日軍是個師團被阻擊半個月,最後用三個師團包圍這裏其它師團企圖南下和會師從福建北上的日軍再次攻占南京。
趙鋒馭通電全國南京雙十反正的戰報,然後派遣趙鋒馭裝備最為精良的另一個機械化集團軍,雲貴集團軍阻擊福建而來的日軍。雲貴集團軍由新四軍和79軍,新二百師擴編的第二百裝甲軍組成,集團軍總司令蕭愈,副司令易庭、戴安瀾、宋林任。
這支部隊裝備的並不是適合平原作戰的東北虎坦克,而是中國自虎式坦克反推出來的豹式坦克基礎上改進的華南虎坦克,屬於輕型坦克,正麵裝甲70mm,可以容納五人乘坐,有一門60mm主炮,兩挺重機槍和一個火焰噴射器。
“這才是中**人的力量!”
這一天不管是哪家中國報紙都在報道中國雲貴裝甲集團軍的事跡,這是一支中國自己裝備的輕裝甲部隊,除了輕型坦克之外,還有輕型裝甲車,使用卡車改裝,假設兩挺機槍,使用較薄的單層鋼板作為外側裝甲,行軍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蕭愈依然堅持著一些打法,沒有盲目的依靠先進wǔ qì,而是選擇使用計謀,布設地雷等較為穩妥的方法防禦。實際上抗日戰爭和美軍登陸rì běn,朝鮮戰爭等已經說明了問題,在沒有科技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地麵戰爭會因為補給,援軍協同能力和國家政治需求等各個方麵影響而出現戰爭膠著。
也就是說除非是科技壓倒性的優勢,要不然咱們還是的最終回到拚cì dāo上來,所以趙鋒馭非常的支持蕭愈的阻擊計劃,美軍在登陸rì běn本土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可不是一般的大。這個時候國際局勢再一次變得不明朗起來。
蘇聯收複了東西伯利亞之後企圖收回之前沙皇chū shòu給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但是在白令海峽受到重創,rì běn雖然又組建了不少的軍隊,但是一直沒有交出馬六甲海峽的控製權,並且在中國戰場上連續的失利,這導致美國不得不認真考慮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價值。
英法聯軍在歐洲戰場接連失利,甚至因為不列顛空戰失敗,英國的第二政府和法蘭西流亡政府不得不到澳大利亞躲避,這個時候丘吉爾都有下台的危險。世界局勢開始轉向有利於工農聯盟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