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建國大典

字數:3712   加入書籤

A+A-


    到1859年夏天,大漢國開墾可耕種土地麵積突破六百萬畝,農業從業者也激增到六十萬,每天還有源源不斷的移民從江浙沿海和福建逃來。而從太平天國出走的石達開,也佯裝派兵進攻福建,導致那裏大量的民眾也出海謀生,大漢國人口激增。好在基於化肥的推廣應用,大漢國糧食收獲突破曆史新高,能養活這些人口,還有力地支撐了大漢國的工業發展。

    曾紀澤大力推動的,還有造船業,因為曾紀澤十分重視海洋資源開發和海軍建設,在這一年裏,大漢造船廠添置一個三千噸級的船塢,更花費大量金銀從德國和英國挖來上千名技術造船工,大大加快了大漢國的船泊製造能力,計劃實現二千噸級排水量的漁船製造,這樣能大大加強南洋海島的連接,刺激海洋捕撈業發展,戰時還能把這些漁船改成戰艦。

    隨著大漢國迎來大開發時代,大漢國注冊華人突破到三百五十萬,遍布婆羅洲島和菲律賓全鏡,形成上千個鄉鎮,東萬律、馬尼拉,泗水等都發展成大的港口城市。

    當大漢國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曾紀澤、劉永福、劉阿兵、陳金聲,還有新加入大漢國政府,被曾紀澤任命為大漢國財政部長的陳慈黌,一起商量大漢國政體。

    劉永福建議曾紀澤直接稱帝,說“華人還是習慣皇帝統治。如果孤懸海外,不稱帝恐怕會跟鄭成功一樣,拖著拖著就式微了。”

    劉阿兵站起來說“這個不妥。蘭芳國建國百年沒有稱帝,如果貿然稱帝,隻會招來更多的敵人。”

    一旁的陳金聲和陳慈黌沒有說話,他們是商人,希望大漢國是資本主義的共和政體。

    曾紀澤也偏向於在南洋建立一個小政府,他也想試一試,看共和的政體到底適不適合華人,看民主到底在華人中能否落地生根,在海外正好先行先試。曾紀澤便打破了沉默,說“其實有了蘭芳國的共和基礎,再仿效泰西頒布農業法、礦業法、漁業法等現代法律,初級法律製度就可在大漢國社會確立。而南洋地區商貿發達,隻管國防和外交的小政府也正是南洋地區需要的,南洋地區各勢力也有一定的自治能力。我們隻要把槍杆子牢牢抓在手裏,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就可以了。”

    陳金聲表示同意,說“小政府不一定不強。當年美利堅合眾國也是小政府,我們要相信自由貿易的力量。我們的央行現在也發行了華元,和英鎊掛鉤。相信以後華元會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

    陳慈黌也附議,說大漢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國家,是所有海外華人共同的家園,有了大漢國,華人再也不是一盤散沙,單獨麵對化外之族的欺壓。

    曾紀澤也不想在海外當個皇帝,權力是一把雙刃劍,他不想大漢國成為一個勾心鬥角的封建國家,而南洋開放的海洋文化也不適合內陸那種體製。最後,他們就大漢國的政體達成了一致意見,大漢國定都東萬律,在婆羅洲實行共和政體,菲律賓則暫時實行軍事殖民統治,他們決定一個月後,進行建國大典,舉行閱兵式。

    那天拂曉,東萬律城尚處於一片漆黑中,從遠方黑暗中亮起了一點又一點火光,慢慢匯聚成一條條火龍,向著城中心聚來。原來是參加開國大典的百姓,所有人不分老幼婦孺皆穿著新發的漢服,手裏提著燈籠或拿著火把,從四麵八方向城中心廣場湧去,每一個華人滿臉喜悅和熱情,等待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曾紀澤那天和很多人一樣,沒睡好覺,天末亮便在劉秀蘭的服侍下早早起來。他將秦月許配給二虎之後,便一直是劉秀蘭親自照顧他的起居。劉秀蘭這個公主,一改往日的脾氣,倒安份照顧曾紀澤,毫無怨言。

    因為大漢國早已經下達了剪辮子的法令,曾紀澤那天便選了一套新設計的漢服,花了半個小時才穿戴好各種服飾,在總統府衛兵的護衛下,走出了原來蘭芳總製府的大門,那道門吱吱啞啞地打開了一個新時代。

    半個時辰後,大漢國的建國大典正式開始,隨著嘹亮的軍號聲在廣場響起,一隊整齊莊嚴的大漢軍升旗隊伍走出,緩緩向廣場前的升旗台走去,這是曾紀澤依照後世國旗儀式,特意從陸海軍中選拔的儀仗隊,執行這種任務。大漢國的國旗是一麵三魚旗,三條魚頭相對,相濡以沫,象征著團結向前。

    曾紀澤以前在軍艦上,親身體驗過升國旗那種莊嚴神聖的儀式,能給國家帶來強大凝聚力,升起的不隻一麵國旗,而是國家民族的自尊自信,那種挺拔威武的身軀,堅韌莊嚴的表情,帥氣又威嚴的軍裝,堅定又沉重的踏步,伴著那整齊劃一的步調,仿佛整個國家一往無前的向著偉大複興目標前進。

    “升旗!奏樂!”

    這一刻所有人都無比莊嚴地望向升旗台,一顆顆愛國心隨著那麵三魚旗和朝陽同時升起,直至旗飄杆頂端迎風飄揚。

    國歌聲響起,國歌由曾紀澤親自譜寫華人團結進行曲。接著,無數煙花竄上天空,綻放出最美麗的煙花,廣場上十萬群眾這一刻沸騰了,無數氈帽和國花茉莉被拋向天空,經久不息,一群白鴿飛上了天。

    曾紀澤麵向廣闊的廣場和人群,無比莊嚴地宣布“大漢王國,今天正式成立了!海外華人,從此站起來了!”

    整個婆羅洲島和菲律賓島上三百多萬華人先後爆發出最激動的呐喊。

    之後,曾紀澤來到廣場中央新修的“祭天台”,壇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洗手焚香,然後在太和鍾聲中登上祭台,上香,祭拜太廟。這個太廟裏並非孔子一人,而是三皇五帝、造字祖倉頡,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儒家聖人孔子、道家聖人老子、兵家孫武蒙恬、衛青、霍去病、曹操、關羽、諸葛亮、秦叔寶、戚繼光等中國曆史上的英雄人物。曾紀澤此舉是繼承曆史文化。

    隨後,曾紀澤發表了法律政策,包括民眾最期待的土地法和移民法等新政策。最後是大漢王國的閱兵儀式,也是開國儀式的重頭戲。

    標兵正步就位,曾紀澤乘坐十六匹白馬拉乘的閱兵車,在國防總長劉永福的陪伴下,向一個個參閱的士兵方隊問禮。

    “將士們好”,曾紀澤喊道。

    “大總統萬歲!”士兵們齊聲回答。

    “將士們辛苦了”,曾紀澤再喊。

    “犯大漢者,雖遠必誅”,士們兵再次用嘹亮的聲音回答,氣勢如虹!

    接著,陸軍軍官方陣、陸軍步兵方陣、機槍方陣、海軍方陣、騎兵方陣、警察方陣、民兵方陣、炮兵方陣紛紛亮相。

    廣場上的群眾都歡呼不已,所有外國來的商人代表也震驚不已,為南洋地區誕生這樣一個國家。

    開國大典結束之後,大漢國迎來了相當長的一段平靜的建設期,經濟發展有經濟發展的規律,曾紀澤不想拔苗助長。他主要還是抓海軍建設,經濟交給了副總統陳金聲,並囑咐他未雨綢繆,抓緊建立一批現代的醫學院和醫院,培養西醫人才。

    等大漢國想對平和穩定了,曾紀澤便和劉永福商量,讓他率黑旗軍駐守菲律賓,並協助劉秀蘭暫時管理大漢國,加上有劉阿兵等劉氏家族相助,劉秀蘭代為管理婆羅洲島沒問題。

    曾紀澤和蘇慕白、蘇慕蓮乘坐一艘軍艦回國內去找曾國藩,畢竟他已經三年沒回去了。曾紀澤一直以來很神秘低調,對外都是以龍二的身份,所以並不影響他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