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古墓謎案(二)
字數:3532 加入書籤
慕容軍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喝了一口茶,沉重地說道:“我也說不準,我辦案這麽多年,從來沒有遇上過像這樣的案子!總覺得處處透出怪異,有點邪門。這個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鬼魂?如果有的話,一切就好解釋了……”說了一會,停下了想了想,笑著對我說道:“這不是請你這個玄學高手來了嗎?從這方麵試試是否有收獲吧!要不頭上的烏紗帽就戴不了幾天啦……”
我笑道:“封建迷信的玩意,當不得真!以玄學破案,恐怕會誤了慕容局長的大事。”
慕容軍苦笑道:“管它什麽玩意,能破案就行!總比什麽都沒做強。張逸,不,應該叫張警監,你試試看吧!”
我笑著說道:“不瞞慕容叔叔您說,我這個警監的證件其實是臨時的,孔部長幫忙搞來,目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嗬嗬,純屬扯虎皮拉大旗哈!今日之事,我盡力就是了。”
說完後,我就拿出三枚銅錢,吩咐慕容軍不要被人中途打擾,否則占卜就不靈了。占卜講究的就是心誠、心靜,不受外界幹擾,這樣占卜出來的結果才是靈驗的。
抱元歸一,全身放鬆,然後開始意念,意念這件古墓死亡案的結果是什麽……意動則天下之事莫為之動!過了幾分鍾,開始搖卦。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都很正常。但是到了第四爻時,詭異的事情發生了!一般來說,搖的卦象要麽是陰或陽,或者老陰、老陽,隻是這一次卻是不陰不陽,其中一枚銅錢竟然沒有平躺在桌麵上,而是豎立著!
我的天!這種事情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一枚薄薄的、圓形的銅錢,怎麽可能會豎立著呢?正常情況下,會豎立嗎?這簡直匪夷所思!我隻驚得差點連下巴都掉了,心“呯呯”亂跳,腦袋裏一片空白,頭上也冒出了細細的汗珠。
“小張你怎麽啦?”慕容軍見我麵色大變,魂不守舍,不禁疑惑地問道。
我一驚,很快就恢複的平靜,再不敢繼續搖卦,強笑道:“還是先到現場看看吧!”
慕容軍銳利的眼光在我的臉上掃來掃去,狐疑的神色明顯地寫在臉上,但是他的嘴巴動了幾下,最終沒有問我為什麽占卜到了中途卻放棄的原因。
從最先的楊師父到郭萬倫師父,他們縱橫天下幾十年,占卜事例無數,從來沒有聽他們說過占卜時,銅錢竟然會出現豎立的情況!我不知道出現這種情況會預兆著什麽,是凶嗎?是吉嗎?心裏忐忑不安,隱隱覺得此事絕對不簡單,弄不好可能會凶險無比!
心裏頓時萌生退意,後悔剛才答應得太快了。但回頭一想,似乎也不妥當。一方麵他可是慕容薇薇的親生父親,說不定還是未來的嶽父呢,不幫他還幫誰?另一方麵,男子漢大丈夫豈可出爾反爾,說話不算數呢?那不是給我張逸打上了膽小怕事的烙印嗎?傳出去,以後還怎麽混?!
我硬著頭皮坐上了慕容軍的警車,就我們兩個人。
晚霞朵朵,在夕陽的映襯下,似是綻放著的鮮花。西州大學距離市中心差不多二十公裏,是全國的名牌大學。車子出了市區就快了很多,路上的車子不算多。那時候買得起小車的可謂鳳毛麟角,當然除了沿海一帶的發達地區。坐在車上,隻覺一排排路樹一晃而過,行駛著的車子好像在追逐著落日的餘暉,有點像誇父追日。
二十分鍾不到,我們就到了西州大學。大學裏寧靜而壯觀,古老的建築在樹木叢中若隱若現。林蔭小道裏,三三兩兩的大學生悠閑地散著步,不時傳來一陣陣的歡聲笑語。一種久違的感覺漫上心頭,昔日的大學情景在腦裏浮現……
穿過大學後,在往古墓的路上氣氛驟然凝重而緊張。裏麵的安保相當嚴格,不說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也是有幾重檢查站,還要登記、檢查證件等。好不容易才到了古墓的地方,這時落日的餘暉已經完全退隱,地上的光線也暗淡了許多。
放眼看去,隻見古墓四周都設有崗哨,探照燈在傍晚就開始啟動了。整個古墓超過一個足球場的麵積,看上去溝壑縱橫。據說考古時都不用現代機械,基本上都是用人力挖土,小心翼翼,目的就是防止破壞古墓,破壞裏麵的陪葬品。所以現在看起來進展緩慢,應該還沒有挖到古墓核心部分。
工地負責人姓莫,年紀五十多歲,身材中等,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肚子有點發福,看起來倒像是一隻企鵝。他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
跟在莫主管的身後是一位老學者,姓年,年紀應該超過六十,有點瘦削,一副老花眼鏡掛著鼻子上。時不時用手扶一下,防止眼鏡掉下來,動作嫻熟而顯得有風度。但是我卻看見他經常將目光從眼鏡的上邊掠過。他很健談,也很風趣。當大家談起西州的情況時,他馬上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現在的西州是古都,曆史以來大大小小在此建都的有十幾個皇帝。為什麽會在此地建都呢?其實地理位置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風水極好。秦朝和唐朝的龍脈就在這裏,隻不過秦朝氣數不長!古代的關中,其實就是現在西州的一部分。關中本身就是一個頗具軍事色彩的稱謂,它南有秦嶺作為屏障,北有厚實的黃土高原庇護,西有隴西高地,東麵則有黃河、中條山、崤山,在山河之間建立關隘,有利時就可以出關攻擊,不利時則可以閉關自守。在這些關隘裏,最重要的有四個,所以又稱“關中四塞”,即東麵的潼關、南麵的武關、北麵的蕭關、西麵的大散關。
這四個關口都是扼守險要,都是戰略要衝。蕭關負責防備北方遊牧民族;大散關則是川陝咽喉;南麵出武關即可深入南陽盆地,南陽盆地往南可進入湖北腹地,往北則可進入中原;潼關則夾在中條山和崤山之間,中間又有黃河穿過,高山河穀,深險如函,所以古時候稱之為函穀關是很貼切的,出函穀關則直接兵臨中原。函穀關(或潼關)的具體位置雖然在曆史上有所變動,但是基本上都在兩山之間的那條線上。關中地區則為渭河、涇河衝擊出來的平原,古時候號稱“八百裏秦川”,對於割據一方的政權來說,這塊土地可以用來安民養兵。對於立足於關中、窺視天下的統治者來說,僅僅守著四關和關中土地是不夠的,像秦漢隋唐這樣的大一統政權往往南並巴蜀(今四川重慶)、北據河東(今山西),然後就可以由巴蜀順長江而下去進攻南中國,出太行上進入河北腹地,進而統一全國了。而且東麵的潼關也不是完全穩固的,還必須守住黃河,曆史上曹操和馬超交戰時,潼關久攻不下,於是曹操分兵北渡黃河深入腹地夾擊馬超,最後戰鬥勝利。
現在這個古墓的風水,其實就是秦嶺來龍,奔走數百裏,起伏恢宏。到了這裏已經近乎平原了。你們看入首處起土形少祖山,再由少祖山伸出青龍環抱穴場並轉為案山。由少祖山右出一脈起串珠,遠看就像一麵麵旗幟或槍劍。中間轉西結為穴場即古墓,另一脈繼續延伸起突右抱成為白虎。明堂寬闊,案山一重高一重,案外是大江,右水倒左。穴場圓亮,四周星峰錯落有致,照應穴場,穴場藏風聚氣,龍真穴的,喝形取象為“祥雲伴月”,可謂九代富貴!
可惜曆代政權更迭,戰爭頻起,加上民間盜墓之風盛行,這裏很多古墓都被破壞,能保存完整的少之又少!像現在這個古墓,如果不是埋在地下,可以肯定的說今天是不可能完整的挖掘……
年老學者一臉的惋惜,語氣也變得沉重了許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