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字數:3500 加入書籤
A+A-
東漢建初九年的晚冬,漢章帝劉炟坐在暖閣裏秉燭夜讀,白日的紛紛擾擾讓他苦不堪言,或許隻有這夜深人靜的夜晚才能讓他心情平靜。皓月當空,皇宮前漢白玉石階在銀白色的月光下發出暗暗的光,案頭上一摞摞如小山一樣的竹簡,其中一處竹簡上纏著條紅菱,上麵用隸書工工整整的寫著一行字---白虎通德論。劉炟抬眼看了一下已盡熄滅的油燈,輕輕的說了一聲“來人,幫朕填些油來。”卻不見有人回應,劉炟看向身旁值夜的小宦官打著瞌睡,劉炟素來寬厚,他笑著搖了搖頭,輕輕的放下手中的竹簡,晃了晃已經有些僵硬的脖頸,披著狐裘披風走出了暖閣。
月朗星稀,皇宮內一片寂靜,繼位九年至今,劉炟一直遵照祖父劉秀、父親劉莊的政策,與民休息,中興的漢王朝再一次散發出勃勃生機。自十八歲登基以來,劉炟寬刑罰、輕徭役、重農桑、並且派班超兩次出使西域,東漢王朝再一次與西域聯絡開來,在內他注重儒術,朝野上下無不百口稱讚,然而劉炟內心卻異常孤寂,其父明帝生性易怒,對大臣急躁之時甚至拳腳相向,劉炟自幼便生活的戰戰兢兢,所幸嫡母馬皇後生性寬厚,故而劉炟在繼位之時便欲封馬皇後的兄弟為公爵,卻遭到了馬皇後的極力反對,外戚一詞一直是劉漢王朝最為敏感忌諱的詞語,劉炟堅持了數年也未成功。
“外戚”劉炟看著夜色中無盡的宮闕,不禁小聲說道。這深宮內苑看似水波不興,實際上又有多少暗潮湧動? 就拿自己的後宮來說,其爾虞我詐不亞於前朝的爭鬥,正宮皇後竇氏乃是祖父光武帝的重臣竇融的曾孫女,竇氏的母親是明帝之兄劉疆之女沘陽公主,論起來還是劉炟的堂姐,所以這竇氏還是自己的外甥女,雖然如此在這大漢朝並非沒有先例,況且竇氏不僅容貌脫俗,還天資聰穎,深得劉炟嫡母馬皇後的喜愛。劉炟去其也是恩愛有加,但令人遺憾的是竇皇後並沒有為劉炟生下一兒半女,這也導致了之後一係列的慘劇。
劉炟的長子和次子皆是由身份低微的宮人所出,雖然年長但卻無資格繼承大統,故而躲過了竇皇後的魔掌。而貴人梁氏、宋氏誕下二子,卻成了竇皇後的眼中釘,宋貴人之子劉慶原被立為儲君,卻遭竇皇後所誣陷,劉慶被廢,其母梁貴人及其姊大梁貴人服毒自盡;而梁貴人之子劉肇被竇皇後抱來撫養,雖非親生,但亦如嫡母,而之後梁貴人之父遭竇皇後所讖,梁貴人也因為遭到株連含恨而終,整個後宮被竇氏家族一手遮天,性格寬厚的劉炟自然不知如何處理,而貴人申氏則如履薄冰,雖然生下劉炟的第五子,但韜光養晦與世無爭,竇皇後也並未為難母子二人,去年,申氏再次懷上龍種,然此時皇儲已立,竇氏高枕無憂,便沒有在意。
劉炟感覺有些心力交瘁,他才二十七歲,卻感覺不堪重負,難不成這竇氏要重蹈前朝呂後之亂?竇氏名義上是太子劉肇的母親,但是她是否會像馬皇後這般視如己出?況且那竇氏家族不可小覷,一旦有一日自己先竇氏而去,這後果劉炟這樣想著,他感覺有一些冷,便起身向暖閣走去,這時一個小黃門一路小碎步的來到劉炟麵前,翻身下跪“稟皇上,恭喜皇上,剛剛申貴人誕下龍種,皇上萬福,大漢萬福!”一聽這話劉炟剛剛鬱悶的心情稍稍緩解,申貴人再次誕下龍子,雖然這不是他第一次做父親,但是劉炟依然喜悅異常,按照慣例首先來‘報喜’的宦官都會受到皇上的重賞,劉炟笑著看著低著頭的小黃門,“你叫什麽名字,朕要好好賞你。”那人低著頭說道“稟萬歲,小的蔡倫,謝陛下恩典。”
“你就是蔡倫?”劉炟臉上喜悅的神情慢慢消失,眼神裏剛剛還灼熱的目光也慢慢冷卻,他麵無表情的看著這個‘五體投地’的小黃門,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感覺,他知道這個名字,這個竇皇後多次在自己枕邊提到的‘有為’的宦官,而且他和宋貴人之死脫不開幹係。
夜風吹過,劉炟看著依然伏地期待‘領賞’的小黃門,他握了握拳頭,他貴為天子,想要處死這個小太監易如反掌,然而這又有什麽用呢?他轉過身輕輕的說“好,你報喜有功,賞金百錢。蔡倫。”最後兩個字,劉炟咬得很重,然後轉身離開。伏在地上的蔡倫一個激靈,他不敢抬頭,直至劉炟走了很遠,他才抬起了頭,臉上盡是汗水
劉炟快步走向申貴人的寢宮,此時申貴人正安靜的躺在榻上,麵色雖然有些蒼白,但是看起來並無大礙。劉炟進來之後坐在申貴人的床邊,握住了申貴人的手,溫柔的說道“愛妃,你受苦了”申貴人一聽這話,一行熱淚滑下,“陛下言重了,折煞賤妾了。”劉炟拭去申貴人的淚水,這時接生婆抱著剛出生的皇子來到劉炟身邊,“萬歲,給小皇子起個名字吧。”劉炟將繈褓中的嬰兒抱在懷中,令人意外的是本該閉目的新生嬰兒竟然睜開了雙眼,劉炟等人大駭,劉炟暗自驚奇,此子天生異象一定是人中之龍,然而劉炟隻能暗自的在心裏想,劉炟將嬰兒交還給接生婆,走到桌案前,幾個宦官早已備好了筆墨,劉炟提起筆,龍飛鳳舞的在竹簡上寫了一個字,身旁一個宦官拍手叫道“好字啊。”劉炟笑著看著這個宦官,“那你說說看,這個字念什麽啊?”那宦官一時語塞,劉炟知道這個服侍申貴人的宦官並不識字,但是卻也跟他開起了玩笑,劉炟喜好書法,因為隸書書寫上的繁瑣,故而劉炟自創了一套書法,在隸書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原本四平八穩規規矩矩的隸書多了一絲飄逸靈動,但辨別起來也有了些難度,就算飽讀詩書的士子都未必一眼認得,更別說這大字不識一個的宦官了。那宦官臉憋得通紅,“小的雖然不認得,但是反正就是覺得寫得好”此話一出,屋內哄的一笑。“萬歲,您給孩子起得什麽名字。”申貴人問道,“此子一出生就能睜開眼,就叫他劉開。”
幾日之後,皇後竇氏到訪,頭戴鳳冠,霓裳玉帶。申貴人剛要起身,便被竇皇後勸住,“mèi mèi不必多禮,姐姐就是來看看小皇子的。”竇氏眼如春波,申貴人遲疑片刻還是命人將劉開抱來,竇皇後將劉開抱在懷裏甚至歡喜,而申貴人的心卻提到了嗓子眼,她深知這個皇後的厲害。“瞧這小嘴兒,多可愛,開兒啊開兒,以後長大了要多多輔佐你太子哥哥,不能什麽都和他搶知道嗎?”此話一出,申貴人的心“咯噔”一下,她聽出了‘弦外之音’,“姐姐多慮了,開兒非嫡非長,以後能安安穩穩的做個藩王,萴èi mèi夢依狹擻懈鮃攬浚琺èi mèi別無他想”申貴人立刻說道,“噢?”竇皇後來了興致,她將劉開轉交給接生婆,屏退左右,臉慢慢的貼近申貴人,雖然此時竇皇後一臉笑容,身上的胭脂味也沁人沁脾,但是仿佛是一朵美豔的薔薇,雖然花朵豔麗,但是莖部卻長滿了刺。申貴人的身子不由自主的向後移動了一下,心跳立即加速,“mèi mèi,你是個聰明人,我想你一定不是想梁貴人,宋貴人那樣的狐媚子那樣所以”竇皇後欲言又止。
“姐姐如果有什麽不放心的,mèi mèi我可以發誓。”申貴人說道。
竇皇後似乎早有預料,她收緊了目光,輕啟朱唇,“好,我倒是想聽聽mèi mèi如何發誓?”
申貴人咽了口吐沫,這個出身潁川的小家碧玉自然懂得這深宮高牆內的爾虞我詐,她緩緩的舉起了三指,“我向天發誓,我與兩個兒子絕不覬覦皇位,若有違背,天誅地滅。”申貴人說得很堅決,竇皇後滿意的點了點頭,“mèi mèi你隻要安分守己,姐姐保證,沒有人能夠動你和孩子們一根汗毛”說完竇皇後發出得意的笑聲走了,申貴人咬著牙,眼淚含在眼眶中。“不下蛋的雞,得意什麽,大漢的江山姓劉不姓竇”當然,申貴人隻能小聲的咒罵,她緊緊的抱住了幼子,隻是她想不到,時光荏苒,劉開一脈竟然出現了四朝大漢君主,而天下的局勢也隨著這四人的登場,演繹出一幕又一幕的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