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舉國之力

字數:3177   加入書籤

A+A-


    “先生既有此言,想必此物的淵源也是不淺。”易泉問道。

    “公子果真是智勇雙全,此言一出,倒也引得老先生我對先帝的回憶。”老者擇士說道。

    “想當年先帝大駕光臨仙山與逸老先生同遊仙都,略略知道了仙山乃是祥和之地,便呈出了此玉環珠,言下之意乃是他日先帝必然再度來仙山的意思。”

    “原來如此,我皇室之中的人,多次尋覓不到玉環珠,原來早早就落在了先生此處了。”易泉感慨道。

    “先帝的智慧不容質疑,這件玉環珠對於仙山來講,意義非凡,這乃是仙山以及帝都禮儀交往的重要見證。”擇士說道。

    易泉看到了玉環珠後,不禁聯想到了先帝,也一一知悉了先帝來過仙山的蹤跡,故整個事件在易泉看起來還是較為明朗的。這不僅僅見證了兩邦文明的交流,也表現出了一代帝王的開闊胸襟。

    所謂玉環珠,乃是珠石之中的jí pǐn,若不是帝王之家,也不見得會以此禮物相送。

    “那按先生所說,先帝時何時贈與玉環珠與貴閣。”易泉出言問道。

    “先帝於三十年前遊曆仙山,恰好來到了我逸端閣之中,見得此樓閣甚是和睦,也不知生了何意,贈與老者我玉環珠一枚。”老者擇士答道,但見得易泉此番不解,便也出言道:“估計是先帝看得此處魔物會有所作亂,故遺留下來玉環珠,也好與公子有一緣之麵,這便是先帝的用意。”

    擇士這一言似乎道出了天機,使得易泉也略為驚訝,畢竟如此機緣巧合的事情,應在了易泉的身上,那是再天機重現。這小小的玉環珠,如今重現於易泉眼內,也見得了當時先帝的用心如何。

    老者擇士拿上了玉環珠,捧於手心,微微一笑,出言說道:“這便是玉環珠的魔力,古龍庭山的精髓也剛剛好落於此珠身上,先帝既有先見之明東西兩域會開戰,也會料到有人回來此處尋得玉環珠。”

    “前輩多慮,在下也不是前來討得玉環珠而來,隻是這次與玉環珠相見,乃是一種緣分罷了。”易泉拱手說道。

    “既然是緣分,那麽易泉公子對於此行封印巨魔,可有著某種不安?”擇士說道。

    “不瞞老先生,此次在下選擇了在此封印魔物,而不是除掉魔物,原因乃是因為魔物之威力也是不容小覷,與其與之殊死一鬥,還不如等待新的力量到來。”易泉說道。

    “新的力量?易公子指的是何種新的力量?”老者擇士問道。

    “乃是皇族世代除魔之劍,龍魂劍。”易泉說道。

    “龍魂劍乃是至剛陽者才能擁有,非尋常人等能把持得來此劍,敢問是何人?”老者擇士竟一時緊張起來。

    “乃是先帝之後,古雲。”易泉回答道。

    “原來如此,即是帝王之後,那麽也是能夠把持得住著剛陽之劍。”老者聞言,竟一一放下心來,心中的百般雜念已是塵埃落定。

    “先生如此擔憂,難道還有更厲害的魔物還沒有出現嗎?”易泉出言問道。

    “在仙都,那裏有座柳雲山,依它分裂的跡象,很快便將出現一頭無比力量的魔物。”老先生擇士說道。

    “仙都柳雲山麽?那裏可是群儒之士群集的地方麽?如此祥和之地,怎麽會惹來魔物前來。”易泉不解。

    “既然公子也知道了柳雲山的存在,那麽對於無所不在的魔物來講,也不會例外。”老者擇士故意開解了易泉,接著說道:“如今局勢天下大亂,魔物四起,想想來,出現在我仙山之域已不下數十餘例,按照公子多次出入仙山之域,故也可以看得出來吧?”

    “這些天下來,我探查仙山許多地方,也不知道是何種原因,這裏被封印的魔物竟然會出現的如此之多,實在是耐人尋味了。”易泉出言說道。

    “公子也不要諸多煩惱了,眼下乃是戰亂之際,想來戰爭已經開始,禍亂定然不少。”老者擇士看著遠處的水流,執手於背,出言道:“現在我們所要做的便是終止戰亂,盡量快速的解決掉戰亂,那整個天下都能得救了。”

    “老先生果真深謀遠慮,一言便說出了其中的要害,但是要是一時想要停戰下來也是難以阻止得下來。”易泉出言道,此時的易泉見得擇士如此開朗的言明了當今天下的局勢,便也說明現在的局勢。

    現在的局勢乃是不明朗中的不明朗,雖然前線不斷的捷報來傳,敵方可謂是地方節節敗退。但是依照戰場的規矩以及常理,勝敗關鍵時機乃是天合機緣,能勝者誰,並不是隨便就能判決得來。

    畢竟雙方力量並非懸殊,而是勢均力敵,故而在開戰的時候僅僅依靠一些小的勝利也是不能作為依靠來證明這便是勝者誰。

    “公子的擔心我也明白,雖然這乃是東域王朝舉傾國之力,但是我想其中的來由去脈也是能理解的來,這次出兵的意圖我仙山卻也沒得到個所以然。”老者擇士說道。

    “此次出兵的意圖很簡單了,乃是西域的大不敬,暗暗進攻我東域王朝的重要地方,也就是戰神一脈所居住的地方,對我東域王朝乃是大為挑釁,故便有了我東域王朝出兵西域的舉動。”易泉解析道。

    “這個原因我也是了解了不少,但是僅僅以此便大肆周章,不惜與重兵進入西域,那可謂是不智之舉。”老者擇士搖頭說道。

    老者擇士也是明白事理之人,雖然說開始戰端乃是不智之舉,但是某些政治家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而苦苦經營下來的局勢。肯定也不是一時能打破的開來,也需要更多的時機以及醞釀更多的智慧去應對這整個變局。

    至於戰局的初始,不論是西域還是東域,兩者之間的政治都已經脫離不了關係。要麽是西域陰謀算盡,要麽也是東域機關算盡,這兩者之間已經是承擔著太多,以致於現在諸多小國都有著不明確的軍事動向,這是極為擔憂的事情了,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