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迷你專輯

字數:3370   加入書籤

A+A-




    迷你專輯是什麽?

    通常來說,一張正規單曲要有一首主打歌,再搭配一首c/曲,一張正規專輯則要收錄至少十首的歌曲。

    而迷你專輯這一形式,則剛好介於兩者之間,在收錄的歌曲數目上比單曲要多,但是又不足以湊起一張正規的專輯。

    當然,既然收錄的內容介於單曲和專輯之間,在價格方麵,自然也是如此。

    相比正規專輯來說的話,迷你專輯在製作方麵的要求沒有前者那麽的高,所收錄的歌曲也要少,對於葉昭和奧田民生、倉持陽一這支隻玩一票,又沒有時間去確定一個主題然後精心製作正規專輯的限定樂隊來說的話,迷你專輯的形式倒是也挺合適的。

    其實,刨除掉最開始的技術原因,又或者是後來唱片公司從迷你專輯當中發現到的生財之道的話,迷你專輯還是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於剛剛出道默默無聞的歌手,又或者是個人風格還沒有完全確立的歌手來說,通過推出迷你專輯這種比起正規專輯成本更加低廉的方式來進行市場試水,又或者是靠著製作迷你專輯積累經驗,對音樂的風格進行探索,都是一種更加穩妥的方式。

    此時此刻,倉持陽一提到了發行迷你專輯的事,隻是稍微做了些許考慮,葉昭和奧田民生就都點頭同意了,“好主意。”

    “難得的組隊,如果隻有我的歌的話,奧田桑和倉持桑的支持者們也一定會失望的。”葉昭說,“發行迷你專輯的話,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不過……要收錄幾首歌才好?五首、或者六首?”奧田民生直奔主題。

    “既然是三個人,”倉持陽一用手指畫了一個圈,把三人都包括了進去,“不如就每人拿出兩首,湊齊六首歌,如何?”

    葉昭這邊沒有不同意見,奧田民生也點頭答應,作為提議者的倉持陽一更是隻有同意的份兒,所以這件事也就這樣被決定了下來。

    確定了樂隊的名字,也確定了將要發行的作品的形式,接下來便是和唱片公司方麵的代表以及執行製作人進行協商,確定具體的製作事宜。

    在歌曲的選擇上,已經拿出了那首促使三人組隊的《生於天國》的葉昭,隻需再提供一首歌曲就好,所以他的任務自然最為輕鬆。更何況,他這邊的“庫存”也更加多一些。

    而在歌曲的錄製方麵,比較值得一提的地方則是這次迷你專輯的六首歌曲,他們三人在進行商討的時候就已經口頭進行了約定,那就是在製作伴奏帶的時候,他們也將以樂手的身份親自參與錄製。

    奧田民生和倉持陽一,作為多年的老牌音樂人,不管是出於興趣也好,或者為了更加方便對曲子進行編排也好,除了基本的吉他之外,也額外懂得那麽兩三種樂器。

    至於葉昭,則托了渡邊陸的福,在貝斯的學習之路上越走越遠。並且在他想來,之後還是要再額外學上一兩門樂器才行。

    ……

    合作專輯的事暫時放到一邊,這天晚上,在從前堤幸彥帶他去的那家名叫hotaru的小居酒屋,葉昭和堤幸彥有些久違的又坐到了一起。

    喝過兩杯清酒以後,堤幸彥才開口閑聊,“《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第二季已經開始籌備了。……不過,我想葉君應該也知道了吧?”

    葉昭點點頭,注意到堤幸彥麵前的酒杯空了,剛要去拿酒壺,堤幸彥搶先一步拿起來,先替他倒滿,才又為自己滿上。

    葉昭說聲“謝謝”,接著說道:“之前收到了製作組的傳真,因為第二季還要沿用上一季的配樂。”作為那些配樂的作者,當然也要被事先通知一下。

    “如果是現在的話,想要請你來為這部電視劇做配樂,大概無論如何都不成了吧。”堤幸彥開了個玩笑,“現如今,想要請得到葉君,怎麽也得是月九劇了。”

    “饒了我吧,”葉昭也玩笑著抱怨道,“這種話說出來就真的太令人慚愧了。而且,參與到金田一的製作,也給我帶來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是啊,不僅配了樂,還出演了角色。”

    “不僅如此,出演的還是凶手。”葉昭笑著補充道。

    “但是演技相當好哦,看過你的表演之後簡直對你刮目相看了。”

    “所以就在之後讓我出演了菊池君?”

    “是的……出於對葉君的強烈的信任感……”堤幸彥笑眯眯的接過話來,隨即問道:“最近葉君在音樂方麵的勢頭那麽強,那麽關於電影呢,還有沒有什麽好的想法?”

    “這個嘛……”葉昭反問道:“堤桑有什麽好的想法?”

    《聽說桐島要退部》這部電影,成為了堤幸彥的成名之作,因為這部電影,他的名字一下子被眾多人所知,現如今的他,正行走著的這條導演之路,一下子變得開闊了許多。

    “我正想說呢,”堤幸彥嚐了點生魚片,抬起頭來,“完全不知道該拍什麽才好。所以,才想要和葉君見麵聊一聊,聽聽你這邊有沒有什麽有意思的點子。”

    “要說點子的話,倒是真的有一個……”葉昭想了想,如此回道。

    堤幸彥來了興致,“能說來聽聽嗎?”

    “當然,既然提起來,就是想要跟堤桑分享一下。”葉昭說,“其實,是在準備參加大學考試的那段日子裏想到的,關於不良差生如何憑借努力考上慶應義塾這樣的故事。”

    “這次是傳統青春片了?”堤幸彥打趣道。

    幾個學校裏的廢柴,或者是對某項活動一竅不通的學生,因為某個原因不得不臨時組合起來,為了即將到來的某個比賽或是學園祭之類的活動拚命努力著。期間必定要摻雜一點夢想、爭執、放棄、堅持等等的元素,最終克服種種壓力與困難成功完成比賽或是演出。

    ……這麽說是不是可以立刻聯想到好幾部相關的電影呢?而這,也算是日本青春校園電影裏時常使用的一種套路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