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螢火之光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舊書大亨 !
林逸沒想到首先為自己鼓掌的會是譚勁夫,那個第一眼看去平凡到讓人記不住的男人朝他緩緩走了過來,身後,京城首富萬建豪也好奇地看著林逸,據他所知,能夠被譚先生看上的人少之又少,能被他鼓掌稱讚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潘家園三位大佬有些訝然,他們怎麽也沒想到林逸會受到譚勁夫的“側目”。什麽意思,難道說林逸已經入了這位大神的法眼?
在大家目光的聚焦下,隻見那譚勁夫走到了林逸麵前,然後笑著說:“譚勁夫,認識一下。”伸出了手。
林逸笑了笑,與他握手,道:“在下林逸,久仰大名。”
譚勁夫點點頭,說:“你剛才那番見解很有意思,不知道是從哪兒看來的?”
林逸笑了,“不是看來的,隻是我略懂書畫,對比之後得出的心得。”
“難道閣下也是書畫高手?”譚勁夫奇異了,看林逸年紀不大,不可能精通這樣的絕活。
林逸卻笑道:“說了隻是略懂。”
“嗬嗬,有機會倒要見識一下。”譚勁夫不以為然,說完這些就深深地看了一眼林逸,轉身離去。
所有人看著,以為會有什麽驚天動地的情況發生,沒想到就這麽寥寥幾句。
不過即使這樣,林逸已經讓人刮目相看了。
作為一個無名之輩,林逸竟然能夠被譚勁夫這樣的大神看上眼,並且受到“表揚”,那是多麽值得慶幸的榮耀。
一群人無比羨慕,眼神中都快冒出火來,作為當事人的林逸卻若無其事。
……
“譚先生,難得見你主動與人打招呼呀。”萬建豪笑眯眯地看著譚勁夫說道。“怎麽樣,那個年輕人有意思嗎?”
“有點意思,他說他叫林逸。”
“哦,林逸?”
“如果我猜的不錯,他應該就是那個七品藏家,主攻古舊書籍。”譚勁夫慢悠悠地說。
“你打聽過他底細?”
“沒必要去打聽,圈子太小了。”譚勁夫說。
“那他對書畫有研究嗎?”
譚勁夫點點頭,“聽說他書法和繪畫都還可以,還有剛才那番評鑒,應該有些水平。”
“難得見你這麽重視一個人……不過和譚先生比起來,也是熒火之光。”萬建豪笑道。後麵一句“豈能與皓月爭輝”他沒說出來,以他的身份,點到為止就好,說多了反倒掉了自己的身份,畢竟自己不需要去拍誰的馬屁。
譚勁夫聽完此話,隻是笑笑,不語。
萬建豪見氣氛有些尷尬---主要是這譚先生太不喜歡開口說話了,而他萬建豪也不是那種隨便和人說話的人。
想一想,這次拍賣還要借助譚勁夫的鑒定實力,萬建豪就打破沉默,主動詢問:“現在古書收藏也入流了嗎?”
譚勁夫想了想就道:“不是現在入不入流,而是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盛行了。”似乎覺得自己惜字如金,說這麽點有些不好,畢竟人家也是大人物,是掏錢聘親自己的老板。略微思忖了一下,譚勁夫就給萬建豪說了一些自己關於古書收藏的故事。
話說自從改革開放以後,收藏線裝古籍不再作為罪惡而開始悄然露麵。譚勁夫那時候已經對古玩,古書之類的收藏感興趣,他曾經上學時的一位宿友知道他喜歡曆史古書,就跟他講了一件驚奇的事:今天在一家古舊書店,看到了一對青年男女為了籌集婚資,賣掉一套祖傳的木刻本古籍《史記》,大大小小六個木箱裝著。要價200元,但古舊書店死活隻出價100元。結果還是賣了。
朋友問:《史記》能有那麽多嗎?
譚勁夫說:還有三家注呢;也因為字大。
譚勁夫當時很好奇,立刻趕到古舊書店,詢問此事。但書店裏斷然否認。譚勁夫回來責問朋友,朋友則肯定地說:當時我就在跟前,還會看錯!數過錢,箱子就搬到櫃台裏邊去了。
譚勁夫這才明白:書店是想留著賣大錢,故意否認。各行各業都有潛規則,這是保密需要。
當時,錢很值錢。因為絕大多數人的收入都隻是每月三四十塊錢。那100元就相當於一般工人收入的三個月工資了,何況小兩口等著結婚急用。
按照譚勁夫推斷,那小兩口賣的《史記》,六箱子是可以組合成一個完整書架的。後來判斷:一定是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分裝五箱,再加上三家注(約四倍於正文字數):集解、索隱、正義合裝一箱,所以木箱有大有小---據柴德賡《史籍舉要》:史記三家注,到宋代刻本始分列《史記》正文之下;而三家注依然單行;到明代監本出來,才三家合一。這個版本一定是在明代三家注散注在《史記》原文之前的版本,更價值不菲了。
這個故事想起來恍若如夢。但這是真實的。這套書的去向如何,再也無法追蹤考證了。人間又多了一個動人的傳說。但可以說,它應該不會在人間消失(除非它遭遇到災害)。它也許到了某個大圖書館或博物館裏,或許被某個官僚據為己有。
當年的100塊錢的確當錢,要知道,1983年毛主席家譜在《參考消息》上做廣告,木刻本影印限量發行,也就是100元一套。想來耐人尋味---遙想當年那套《史記》最初的擁有者,說不定為了它也是省吃儉用、咬牙跺腳才忍痛買的;他能想到後世為了100塊錢就輕易賣了嗎!
這是一個令人驚悚的話題——今天的藏書家不妨捫心自問:三代以後你的書籍會流向何方?
當譚勁夫說完這個故事以後,萬建豪成沉默了。
自古道:富不過三代。
自己能否打破這個魔咒?
自己費盡心血收藏的那些珍品,最後是否也會流落出去?
……
博海拍賣會的預展很快結束。
各方人馬都在第一時間搜集各種各樣的情報,尤其想要知道對手的底價是多少。
潘家園三位大佬這邊也一樣,林逸隻是幫他們給出那些拍品的鑒定和競拍價格,並且按照數據統計,讓大家對拍品的資料一目了然。
這兩天,大家都在互相走動,彼此宴請對方,想要從酒桌中套出有些內幕消息來。
林逸不喜歡這樣的場合,因此參加了一兩次就悶在酒店讀書。三位大佬也不勉強他,畢竟林逸給予他們的幫助已經夠多了,單單那份拍品資料就比其它各家的都要詳盡。
古時候打仗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博海這種大型的競拍也一樣。而這裏的糧草指的就是“資金”。
要知道,這次博海拍賣的28件藝術品中,價格最低的起拍價也達到了100萬。也就是說,你要想參與這次競拍,手頭最低也要有3000萬的資金作為支持,若想在這次拍賣中以壓倒性獲勝,那資金最少也要3個億。
潘家園三位大佬不差錢,他們差的隻是名氣,隻是想要借助這次博海拍賣讓自己揚名立萬,正式殺入更上一層的社會。
因為對於那些真正的上流社會和富豪階級來說,他們的地位等同於街邊擺攤賣菜的。現在他們就是要擺脫這種身份和地位,逆流而上,讓大家都知道他們潘家園三巨頭也絕非浪得虛名。
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各路人馬全都磨刀霍霍,把彈藥和糧草儲備齊全,就等著這一年年末的博海拍賣正式開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