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郭嘉、戲誌才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南華老仙聽到諸葛亮的答複,略微沉吟,隨之便不再追問,自顧離開了草廬邊。

    入了草廬邊的一間木屋之內,屋內端坐著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者,其白發飄飄,麵貌卻如嬰兒一般紅潤,其人正是與南華老仙成道相差仿佛的秦漢年間修士鄧公玖。

    諸葛亮的師父有數人,然大多數人隻知道將諸葛亮推薦給劉備,並道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水鏡先生司馬徽,卻並不知道諸葛亮借東風、七星續命的玄異能力從何而來。

    這鄧公玖就是傳授給諸葛亮一身玄異本事的高人。

    南華老仙進到了屋內,那鶴發童顏的鄧公玖也緩緩睜開了眼睛,注視過來,緩緩道:“孔明還無下山之意?”

    南華老仙麵容平靜,道:“再觀望數年也好,等待局勢真個明朗起來之後,也不遲。”

    “如此,才不至於像老夫一樣,急不可耐培養張角,最終無功而返。”

    鄧公玖笑而不語。

    二人沉默良久。

    鄧公玖看向了草廬之外那個白衣如雪的青年,感歎道:

    “我從他身上看見了鬼神之智,盡管仙途坎坷,但卻是世間最頂尖的謀士,縱觀天下,我也未能找到比他還適合將這天下世道重新靖平的人選,天下一統,也隻有孔明才有這能力。”

    南華老仙目光閃爍,道:“若非如此,老夫怎會甘願和你一同教授他。”

    鄧公玖卻是微笑:“南華道兄就不怕天下太平之後,那無窮善功會因此少了分益。”

    南華老仙淡淡回道:“老夫此生修行五百餘年,所積累善功距離上登天界隻差臨門一腳,與你共享又如何,少了那一半並不影響什麽,關鍵還在於大事能成才是。”

    鄧公玖聞言後感歎道:“盡管你我盡心竭力培養了孔明這麽一位人選,事成之後可以憑借這份因果取得善功,但古有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二人能不能取得這份扶龍庭之善功,還看天命。”

    南華老仙聞言沉默了。

    的確,他們雖然已經是仙人一等,本來要以自身修為幹涉一個朝代的更替是輕而易舉之事,但是,早在上古之時天界便定下規矩,修士不得動用修為傷及凡間百姓,更不能用修為去幹涉凡間,否則便會沾染上紅塵業力,遭天劫清洗。

    所以,他們隻能寄希望與培養一個凡人,來幫助他們參與到其中,事後則可以依靠“扶龍庭”秘法,以因果牽扯之力,獲得那無窮善功。

    但要讓一個凡人去辦事,勢必不能事事周知,盡管這二人所培養的諸葛亮有天人之智,是否能真的成事,二人心中也沒有絕對的把握,這也就是為什麽鄧公玖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不說汝南靈山有這兩位仙級人物,在暗中培養著一位天下頂尖謀士,想要以此攪動風雲,占得扶龍之功。

    卻說在潁川的一個地方。

    這是一間二進的小院子,院中培養著竹、蘭等高雅之植株,表示此間主人性情所好,必是寄情於此,以物喻人,深愛這種君子之德。

    忽的,院外傳來了一聲略有些慵懶的語調:“誌才兄,郭嘉又來叨擾了。”

    屋內,一個躺在床鋪上的瘦弱之人,聞言之後,眼中升起一抹喜意,同時對床邊伺候的一溫婉女子搖頭笑道:“他還是那個樣子,人還未到,聲便先至了,虧他還是個讀書人,聖賢之禮在他身上一點都沒有看得到。”

    雖然他話語中這麽說,但是麵上卻一點責怪的意思都沒有。

    此時,那人也趨步踏進了屋子。

    這是一個同樣身材瘦弱的年輕人,而其長著一雙能讓人一眼就能記住的眼睛。

    一雙仿佛能望穿秋水的眼睛,清澈明亮,同時,又仿佛能看清天下間所有人的心思,充滿著深邃和智慧。

    在他的身上始終是一副慵懶的樣子,他看到戲誌才之後,微微躬身,同時笑道:“誌才又在說我壞話了,郭嘉之所以被那些老學究譏諷為閑人野士,風流不羈的浪子,誌才兄功不可沒。”

    他微笑的說著,但這種責怪似的語句,卻並沒有讓人感到生氣的意味,似乎這樣的談話,雙方都習以為常了。

    戲誌才輕輕咳嗽了幾聲,隨即道:“他們也沒有說錯,不過,這天下間,也再沒有第二個如你這般通達世情,對世事的洞悉程度堪稱妖孽的人物了。”

    郭嘉看見戲誌才咳嗽,臉上玩鬧的表情立刻收斂,隨之關懷的問道:“好了,不說笑了,你的病情怎麽樣了。”

    戲誌才臉上露出微笑,道:“除了這常年習慣的幾聲咳嗽一時之間難以改掉,其他已沒有大礙了,多虧他給我留的那些藥,戲誌才就是再活三十年也不成問題。”

    她旁邊那個溫婉的女子也麵露感激的對著郭嘉道:“的確是多虧了你那朋友,他那頑疾真個已經好了大半,隻可惜再沒有幸見到那位先生,妾身想對他當麵道謝。”

    郭嘉聞言,嘴角一勾,同時在懷中取出了一冊竹簡,道:“他來信了。”

    戲誌才眼中一亮,道:“說的什麽?”

    郭嘉直接將竹簡遞了過去,道:“你自己看吧。”

    戲誌才接過竹簡之後,定睛一看,竹簡上本來也沒有寫幾個字,幾個呼吸之間戲誌才便看完了,隨後,他沉默了一會,再注視向了郭嘉,道:“他邀請你我二人共同去輔佐曹操。”

    他目光一閃,繼續道:“你既然前來尋我,想必是已然決定了。”

    郭嘉點頭,同時看向了北方,微笑道:“的確,我已然決定去青州了。”

    “為何?”

    郭嘉嘴角一勾,道:“諸侯討董一戰,曹操肯定是聽了他的建議,明知必敗也要去追擊董卓,事後就贏得了人心所向,此時的曹操占盡了天下聲望,下一步就是在青州收繳黃巾,隻要那三十萬黃巾兵能為曹操所用,那麽天下大勢已然明朗。”

    “之前他就邀請我前去,我嫌曹操的根基尚且不足,先去了必要出苦出力,既然他現在將根基打好了,我再沒後顧之憂,自然樂得去撿這份現成的好處了。”

    戲誌才對於這個好友的懶散真是佩服到極點了,原因居然是因為這個,他懶得先去幫曹操打根基。

    隨後,他拿著竹簡沉吟片刻,最後抬起頭來,道:“好,我們就去見一見這個曹操,我倒是好奇這個曹操是不是真如他所說的那樣,有帝王之姿,能掃平亂世。”

    郭嘉的眼中露出幾分狡黠,道:“不是你我二人,還有荀氏那對叔侄……”

    戲誌才略微震驚,不過轉念一想立刻就明白了,肯定是曹操聽了那人的建議後,明知必敗還依然追擊董卓,從而在荀氏這種世族的心中獲得了極大的好感,因此,在李玄機書信邀約之後,便立刻同意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