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寶參奇案

字數:3104   加入書籤

A+A-




    待回到王府正院,下人及護衛漸多,高洋一顆怦怦亂跳的心這才放了下來,深呼吸了幾口氣,強自穩下了心神,腳下的步子也努力恢複成平時那般穩健。

    高洋抬頭望了望,天際一輪冷日漸西,知道此時已近下午申時,該是去見先生了。

    “二公子!”

    “二公子!”

    ……

    一路向著書齋走去,不時有雜仆、護衛肅立向高洋躬身行禮。

    別看高洋今年隻有八歲,且生得貌醜人瘦,卻是天生的滿腹心智,性子沉深,尤愛猜度他人心思,與同齡孩子灑脫戲玩的性子迥異。這孩子平時人在前甚少言笑,可行起事來卻偏偏又是格外的豪邁果決,與其兄——長公子高澄內斂多疑的性子比起來,倒是他,更有幾分其父高丞相的梟雄風範。

    隻可惜這高洋生得相貌不揚,因而從小便不甚討丞相歡心,隻常年把儀容俊朗的長子高澄隨帶身旁著力培養,數年前更是以“子幼恃母”為由,將高洋留給了在渤海避戰的婁夫人撫育,卻把長子高澄帶走軍中,悉心教導,以諳國事。

    丞相的這些心思,也自是被府中那些慣於揣度主家心意的下人們眼在看中,因此往日對高洋這位不太受寵的二公子,也就少了幾分恭敬。

    但半年前王府裏的一樁“奇參案”,卻讓闔府上下數百人盡皆怕了這位醜公子。

    那是去年,夏初。

    王妃婁夫人臨盆,難產血崩,流血不止,產中數度昏迷,渤海郡一眾醫官均束手無策。

    時值,大魏天柱大將軍、渤海郡王、大丞相高歡,正帶著長公子高澄在荊州與數萬叛軍鏖戰,此時府中能拿主意的便隻餘何伯。

    可何伯少年時便投身軍中,又至今孤身一人,哪曾經曆過婦人臨盆這等險情?當時亦是慌了手腳。

    聽著府中後房內傳出婁夫人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漸漸轉弱;看著產婆子和婢女們流著淚將一盆盆血水從房中端出,正院內各處皆是跪滿了為婁夫人祈福的下人,這王府內的眾人均是心下惶惶,一些膽小的婢女,甚至低泣出了聲。

    倒不是這王府中,人人性格怯懦,主要還是因為此事委實太過重大。

    府中眾人皆知,這婁夫人乃是丞相患難發妻,不僅姿容絕美,且多謀善斷,深得丞相寵愛。

    若是此次婁夫人與這未出世的孩子有個什麽三長兩短,怕是這全府上下人等,無人能承受高丞相心碎而狂時的滔天怒火。

    更要命的是,若消息傳至軍前,丞相父子定然無心再戰,大軍一旦回轉,數萬叛軍脫困,便是魏南萬千生民流難之時,屆時又不知會有多少生靈慘遭荼毒。眼看就要到來的太平日子便又要重陷水火,這個責任,怕就是誅滅了闔府諸人的全族,也是承擔不起的。

    加之婁夫人平日對待下人極是溫善,府中人人都對這位難得一遇的主母真心侍奉。故此刻,這渤海王府之內,每個人的心裏,都隻有滿滿的擔憂。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就在府中上下人等皆一愁莫展之時,年僅七歲的高洋,卻一語不發,拉著自己的蒙學師父南山先生,駕車城外,請來了恰好雲遊至渤海的江北神醫方伯子,施以東海金針秘術為婁夫人封穴止血,吊住了性命,又指導穩婆,用一套自製產具,終助婁夫人順利誕下一名男嬰。

    隻是,此時的婁夫人已是血氣盡失、氣若遊絲,命懸一線。

    方神醫為婁夫人診脈後,開出了一劑“回血還魂湯”藥方,其中最關鍵的,便是需用一株已成形百年的人參,取其金須十尾,以作藥引。

    說來也巧,府中恰好便有一盒上好的千年山參,那還是三年前,高丞相鼎定中原,策立先帝登基時,北方高句麗王遣人送來的賀禮。

    那株人參,生得甚為奇特,堪稱世間至寶:通體金黃,約有嬰兒手臂長短,生得頭、身、臂、足四肢俱全,隱約便是個人形;更令人稱奇的是,參體背麵開叉的“腰”部,竟還生有一道淺淺的短溝,神似人的臀部,活脫脫給這株人參分出了個正反麵。

    高丞相夫婦平日對這株人參極為珍愛,紮以紅繩,納入錦盒雪藏,夫妻二人偶爾也會取來觀賞戲笑。

    此時府中管事的何伯,常隨丞相夫婦左右,自是有幸多次親見過之此奇寶,他甚至還清楚的記得,有一日丞相與婁夫人興起,曾當著他的麵,親自點數過這株奇參的根須,共計有長短四十三根。

    此時聽聞方神醫需以參須作引救回婁夫人性命,何伯也顧不得許多,趕緊到府庫密室取來藏參錦盒,可當他啟盒一看,卻不禁勃然失色!

    原來,盒中奇參雖在,可參須卻少了足足十餘根,其中甚至還有一些是粗壯的健須。

    堂堂王府竟出了背主盜珍的醜聞,這還了得?!

    這府庫密室的鑰匙,隻有丞相夫婦、他及府庫管事高老實四人持有,若參奇有失,不外乎便是這四人之事,可這高老實自小便跟著丞相近前伺候,曾數次救丞相性命於軍中,莫說隻是一根人參玩物,便是他想向丞相討個官印去玩玩,丞相八成也隻會一笑而允,他又有何必要,去監守自盜的偷幾根參須呢?!

    但此時此刻,事關王妃性命,甚至還間接關係著南線戰事,關係著整個大魏的江山社稷!若是因此導致夫人有個閃失,那對這天下,怕便是塌天的禍事了。身為王府總管,何伯此刻已是手腳冰涼,腦中一片空白,渾身似被抽走了氣力。

    不過,何伯也是久經曆練之人,隻是略一遲疑,便不動聲色的喚人將府內此時僅剩的丞相親子高洋請至密室。

    待屏退旁人後,何伯匍匐於地,據實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