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地公傳說(一)

字數:3349   加入書籤

A+A-




    “地……地公?”高洋呆了一呆,才表情詫異的伸出了一根手指頭,小心翼翼的指著怪老頭兒道:“您說,您是土地公?”



    “呔!你這小崽子,淨胡說八道!土地公那是天天被人在廟裏供著的,公公我還沒死呢!記住,是‘地公’!前麵別加那個‘土’字兒!”怪老頭兒聞言氣得眼睛一瞪,大聲斥責道。



    “知道了,公公!”高洋趕緊答道,轉而想了想,眼睛四下掃了掃,才小心的又問了一句:“那,公公,‘地母’在哪?”



    這下可是把怪老頭兒給氣得不輕,下巴上的幾根白胡子,都要翹到臉上了,他重重一巴掌拍在高洋的腦袋上,喝道:“‘地公’就是‘地公’!公正的公!哪來的什麽‘地母’?!”



    高洋抱著頭,有些委屈的嚷道:“你又不說清楚,我哪裏知道?!小子長這麽大,還從未聽說過什麽‘地公’!難不成,您老住在地下,就是地公?”



    “嘿!你個小崽子……”怪老頭兒聞言氣得又抬手要打,可手剛揚到半空,卻是一滯,最後癟了癟嘴,終是有些索然的歎了一聲,緩緩收回了巴掌,卻是自顧自的歎道:“哎……不過隻是十年光陰,世上竟已鮮有人知……罷了,罷了……終歸是將要歸去了……”



    說到此處,見高洋正昂著一張小臉蛋,怔怔看著自己,怪老頭兒呆了一呆,不禁灑然一笑,抬手在他的小臉上輕輕的捏了一下,溫聲道:“剛才,是公公的錯!公公這就給你好好講講,這‘地公’究竟是怎麽回事!”



    高洋沒說話,隻是靜靜聽著。



    怪老頭兒從籃子裏挑出一枚大點的核桃,在兩指間輕輕一搓,將核桃的硬殼捏碎,摘出一半核仁,遞給了高洋,將剩下的一半,遞給了一直安靜的在旁邊聽他們對話的春兒。



    拍了拍手,才緩緩說道:“小崽子,還記得公公上次和你說的,高家祖上源自上古‘祀神’一脈的傳說嗎?”



    高洋點了點頭。



    怪老頭兒便接著說道:“接下來,我要說的,也仍然是傳說,隻不過是當年我的師父,上一任‘地公’告訴我的。據他說,這些事情,都是由每一任‘地公’口口相傳而來,他老人家認為,在這一代一代的傳述中,肯定遺漏了一些極其重要的內容,老頭子曾耗盡一生光陰想去追尋,卻始終未得機緣,你們就當故事聽吧:



    “上古時期,中原還是一片蠻荒,人們隻有名,而無姓,依血緣關係,聚而定居,以草葉獸皮裹身,以獵肉拾果為食。



    “那時,人們最恐懼的,並不是山林間出沒的凶殘猛獸,而是能瞬間引發漫山大火的閃電,避無可避的洪水和完全無法預測的地動,每一次的天災降臨,都會在人間引發一場浩劫,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整個部族辛苦一年才攢下的食物瞬間便能化為烏有……



    “所以,那時的人們,心中唯一信奉與崇拜的,便是天地的自然之力。他們相信,天、地、萬物皆有靈性,希望通過向上天祈求、向大地祭祀,來保佑自己能平安活下去。而這,正是薩滿教最初的起源。



    “後來,在神農氏的倡導下,上古時期分散在中原附近的各個部族,達成了共識。他們召開了一次為期一個月的部族首領大會,由各部族長老與族長,根據上天的冥冥指引,從各部族中,選定兩支五感最為敏銳的小氏族,專司溝通天、地、萬靈之職,也就是當時的大祭司。以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上天賜予的恩澤和關於天災的警訊。而高氏一脈,便是當年被選出的兩族中的一支!



    “根據部族大會的約定,擔任‘祀神’一職的氏族,不事勞作,不事獵戰,在各部族中可享受極高的待遇,但做為交換,‘祀神’氏族也被限製了自由和繁衍,每代隻允許生育兩子,雖然女子不限數量,但婚娶都隻能在彼此兩支‘祀神’氏族之間進行,以保證血統的純淨。



    “為了更好的承擔起部族大會賦予的神聖職責,‘祀神’兩族也倍加精研天、地運轉之道和自然規則之法,並將每一個心得都詳細刻錄在大塊的獸骨之上,以供後人揣摩。



    “由於不用從事繁重的生存勞作,‘祀神’兩族便將大量的精力用於鑽研上,如此積累數百年後,竟是聖賢倍出,誕生出了一批批極富智慧與強大能力之人。他們中的優秀者,甚至掌握了大地的脈動,能根據地氣的變幻,引導各族趨吉避凶;更能溝通鳥獸,驅使萬靈為人所用……



    “但是,隨著千年的光陰流逝,中原部族漸漸分化,各族之間的戰爭越來越頻繁!這‘祀神’兩族,雖血脈相融,但終是賴人供養,最後不得不以黃河為界,南北分隔而居,歸屬了不同的陣營。好在兩族並未直接介入爭鬥,反而變得更加封閉,各自閉門精研特長。



    “高氏一脈的先祖便是黃河以北的一支,擅用山水地氣、占卜醫藥;黃河以南的一脈,則精於溝通萬靈,玄陣幻法。兩族私下偶爾也有交流,彼此始終沒斷了聯係。



    不過,好景不長。為了占據更多的土地,居於黃河以北的華夏部族聯盟首領黃帝與黃河下遊的九黎部族聯盟首領蚩尤之間,終於爆發了一場戰爭,雙方斷斷續續打了十餘年,死傷無數,卻始終未分勝負,於是,便將主意打在了分別歸屬這兩個部族聯盟的兩支‘祀神’氏族的頭上。



    “當時九黎‘祀神’一脈的首領名叫羊穜,因經不起蚩尤屢次三番的逼迫引誘,終於答應為之出戰。有了‘祀神’一脈的加入,戰局便開始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麵!卻也為他這一脈埋下了禍根!



    “當蚩尤再次出戰之時,羊穜率領族人,利用所學之術,驅使無數林間猛獸為蚩尤的大軍做前鋒。往往是黃帝的軍隊剛剛列陣,便被四麵八方湧出的無數牛馬踩踏、虎豹撕咬,待得軍陣被衝散,蚩尤的大軍便緊隨其後,蜂擁掩殺……等到了入夜紮營之時,黃帝的軍營又時刻會被各種數不清的毒蟲、蛇蠍潛入營帳,噬咬、圍攻,以至敗退路上,勇士戰死、病死無數。



    “一連數仗,黃帝屢戰屢敗,不得不退地求和。同時,他也差細作,暗查九黎部落的驅獸之秘。當得知竟有‘祀神’一脈相助之後,黃帝便親自拜訪了高氏先祖,高氏先祖不忍眼看一直供養著自己一脈的華夏族民慘死,萬般無奈之下,隻好也率族中傑出之士相助黃帝。



    “雙方大軍隨後在涿鹿相遇,再次拉開了戰場。不過,蚩尤和羊穜卻都未料到,此次黃帝的軍中竟也有‘祀神者’相助,而高家先祖則早已在戰場之上,依天時地勢,布下了一個極其龐大的天地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