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圍點打援計劃
字數:398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鋼鐵燃魂 !
“看到了嗎?西北方山脊線向陽側,有一隊人,他們穿著迷彩服正在下山,大約有20個人,有4個在側翼,其餘人一字縱隊。”
透過特殊視野,魏斯早早發現了這一小股敵人的蹤跡,在切換到正常的視野後,他指引身旁的同伴用望遠鏡觀察鎖定敵人的方位。
“太了不起了,您的視力真厲害!”年輕預備兵發出由衷的讚歎。
身旁的預備部隊軍官插話道:“對付這20個人應該不難,我帶一個連上去,保證全殲他們。”
“不,先不要打草驚蛇。如果他們被我們消滅,後麵的敵軍就會有所察覺,相應改變他們的計劃。我們就在這裏觀察著,看看他們想做什麽,要到哪裏去?如果他們是往航空基地的方向,那應該他們正在偵查航空基地的守衛情況,並且有所謀劃,與他們現有的兵力,是不可能胡亂地派出機動的偵查小隊……通常情況下,機動的警戒力量會是在特定區域進行有規律的活動,而不像他們這樣展開搜索行進隊形。”
末了,魏斯補充道:“這是經驗所得。打遊擊戰,我們的經驗可要比他們更加古老。”
魏斯所率領的這支警戒小隊,由3名軍官、5名士官以及16名士兵所組成,他們此次出動並非執行戰鬥任務,而是在魏斯的帶領下進行例行的警戒偵察——準確地說,是跟著這位老遊擊指揮官學習如何進行警戒偵察。他們此時所處的位置,是卡塞爾航空基地周圍24個警戒點之一,而卡塞爾防禦行動,是這場戰爭爆發以來洛林預備兵所主導的第一次作戰行動。沒有亞特烏斯將軍的支持,他們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來走上這些,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畢竟魏斯身旁這些官兵十之八九都是第一次上戰場。整體戰鬥力和平均值都遜色於一線部隊,但他們也並非乏善可陳,以魏斯為首的參加過上一場戰爭的洛林遊擊戰的精英們,是他們優於對手的因素。
昔日的遊擊英雄們,有的年事已高,不適合衝鋒陷陣,出謀劃策,調度後方,發揮餘熱,有的正值當打之年,體格、精神、經驗俱佳,諸如格倫森-托滕貝爾、阿萊士-諾迪米克等人,在洛林工業者聯盟是魏斯的左右手,戰事再起,又追隨魏斯來到洛林預備部隊。得到亞特烏斯將軍的支持,魏斯著手組建了洛林預備部隊的a作戰指揮部,人員和裝備按師級部隊參謀部的規格配置,並且突出作戰指揮功能。圍繞卡塞爾航空基地的作戰行動代號為a,加入a行動的預備部隊已有第1901、1904、1909、1910、1912五個預備營,作戰兵力近6000人——預備營沒有嚴格的編員限製,從一兩百到三四千皆可“成營”。以往,預備營主要是給一線部隊提供補充兵員,而戰後的軍事改革,賦予了預備營更多的角色和責任。
現如今,聯邦軍一線戰鬥部隊依然裝備著老式栓動步槍,但比例已經下降到了30%,而克倫伯-格魯曼突擊步槍的比例上升至45%。也就是說,10名士兵當中,有3個仍然使用栓動步槍,4個半使用突擊步槍,其餘人使用手槍、機關槍、半自動步槍,在輕重機槍裝備率穩定在5-6%的情況下,大量配備突擊步槍,無疑提高了部隊的火力密度和戰術靈活度。因此,在聯邦軍隊,克倫伯-格魯曼突擊步槍被多數人視為戰後的最佳發明,但凡用過的無不嘖嘖稱讚。預備營的槍械裝備情況大致相反,70%的士兵仍然使用老式栓動步槍,克倫伯-格魯曼突擊步槍的裝備比例通常不到10%,輕重機槍的裝備率大約是2-3%。就裝備水平和訓練情況來說,預備部隊的戰鬥力大致按一線部隊的三至四成計算,當然不同部隊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洛林的預備部隊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優於大多數聯邦州的預備部隊,戰鬥值也相應更強一些。
“大家注意隱蔽,他們離我們隻有大約1萬尺了。在這個距離上,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以免被他們發現我們的行蹤,這樣一支諾曼人的小隊至少有兩名狙擊手,他們專用的狙擊步槍射程遠、精度高,遠距離交火我們很難占到便宜。當然了,也不必太過拘謹,畢竟我們是處於主動的一方。”
魏斯結合眼前的敵情,耐心細致地向同行的小夥子們傳導經驗。在他們身後不遠處的山頭,豎立著一處醒目地觀察哨,這座觀察哨是用樹木所搭建的,並沒有進行刻意的偽裝,而是有意讓敵人投鼠忌器,不敢肆意活動。這樣的觀察哨,在洛林還有很多,它們並不都駐紮有部隊,而是應形勢所需,虛虛實實,讓敵人難以琢磨。
在這兒,有這樣一座觀察哨,敵人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它所吸引,而不是放在附近的叢林和灌木中,這也是遊擊作戰選用觀察點的一個技巧,是魏斯他們通過長期作戰摸索出來的,而這種經驗通常是以沉痛的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
在這個觀察哨東南方30裏處便是卡塞爾航空基地,它距離索姆索納斯約150裏,是聯邦空軍在洛林中部的戰略性支點,可完整駐紮師級規模的航空部隊,周圍還有若幹野戰機場作為輔助。除了魏斯的預備部隊,這裏先期部署了個步兵營以及1個裝甲中隊,警戒半徑30裏。依照魏斯與亞特烏斯將軍所商議的誘敵深入策略,在諾曼軍隊對卡塞爾航空基地發動了一場破壞力有限的空襲後,聯邦軍決定對卡塞爾的防禦體係進行升級——亞特烏斯將軍下令增派3個防空營和6個預備營,構築一係列防禦陣地,並將地麵的警戒圈擴大到40裏。即便諾曼人靠近防禦圈,也無法使用常規的短程火炮威脅基地。要完成這一防禦調整,大概需要兩到三個星期的時間,期間部隊的調動、新陣地的設立都將給諾曼人提供了較為理想的夜襲機會。此外還有一點,一旦防禦部署完成,諾曼人無論空襲還是地麵突襲,難度都會相應的加大不少。為了增加諾曼人的緊迫感,駐紮在洛林的聯邦空軍部隊在諾曼人的空襲過後,又迅速組織了兩波大規模的遠程轟炸,以不惜代價的方式對諾曼人腹地的工業區和軍事區展開了大規模的夜間轟炸。
魏斯設計的這一作戰方案,借鑒了美軍二戰於中途島設伏的橋段,他們不需要刻意泄露消息,無孔不入的諾曼人很快做出了反應,他們對卡塞爾航空基地加大了空中偵察力度,地麵小隊也開始出現在基地附近。在這裏,魏斯和預備部隊最終索要麵對的敵人,有可能隻是一支一兩千人的諾曼部隊,然而上一場戰爭的經驗和前期聯邦軍的教訓清清楚楚地提醒他們,這是一群相當凶惡的敵人,切不可掉以輕心,而要把這場戰鬥當做一次高難度任務。
黃昏時分,又一大波機群踏上了對諾曼帝國東部工業區的夜間轟炸行程。對於聯邦空軍的這種新型的奔襲方式,諾曼人雖然組織了多種的攔截,但機群相對於艦隊有著更強的靈活性,一旦發現敵人大規模的攔截便可迅速分散,這就如同人們無法用一挺機槍來阻擋鳥群的侵入。
既然空中的攔截難度頗大,而且成效並不明顯,諾曼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釜底抽薪的辦法,一方麵對聯邦空軍在西部的航空設施進行打擊,另一方麵他們從北方和東線的攻擊也將重點放在了聯邦空軍的飛機生產區上,也就是星空集團等幾個主要的製造工廠。
入夜後,魏斯來到航空基地附近的備用機場,在那裏,預備兵部隊有兩架老式的雙翼飛機,它們在和平時期是農林航空隊的播種消防飛機,到了戰爭時期便是一種有效的戰術偵察和聯絡工具,可以配屬給預備部隊使用,且無需另外征招飛行員。
乘著這種老邁但穩定的雙翼機,魏斯在航空基地附近進行了大範圍的低空偵察,這種偵察跟正規軍的活動截然不同,它更多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特殊技能去觀察敵人在地麵的活動,而從這一晚觀察的情況看,敵人顯然是有意識的在卡塞爾航空基地附近調動可部署地麵部隊。
看清了敵人的動向,魏斯連夜飛往亞特烏斯將軍的指揮部,與之會商接下來的行動安排,總的原則就是圍點打援,讓敵人進攻航空基地,然後將進攻之敵團團圍住,引誘敵人前來救援,借此盡可能的打擊和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魏斯的預備部隊指揮部與亞特烏斯將軍的正規軍指揮部之間已經架設了專用通信線路,考慮到沒有加密技術的有線通訊並不絕對安全,在敵人已經滲透進入洛林的情況下,所有軍用係統都有可能被敵人竊聽,因此,魏斯和亞特烏斯將軍約定了一些簡單的密語。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平時隻用密語聯絡,從而確定攻擊的方向攻擊的時間。
對提出的圍點打援策略,亞特烏斯將軍深為讚同,但在執行層麵他有很多擔心,譬如諾曼人精於設計各種陷阱,使得聯邦軍隊在調動時受到阻礙,而另一方麵諾曼人又善於突擊,如果聯盟將大量部隊提前部署在預設地域,能會引起敵人的警惕,讓他們改變計劃;如果兵力不夠,很難抵擋住敵人的反撲,這就形成了策略和執行層麵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