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海選啟動
字數:700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重生之叱吒樂壇 !
一秒記住【文學樓】,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今天又新增10個收藏,總數332。哈哈,謝謝大家!!!)
(繼續碼字,正努力存稿。)
——————————
1991年10月7日,星期一。
“申城高校十大歌手評選活動”在全市四十四所高校(東大以外)正式全麵拉開序幕。
第一天過去,報名參選的總人數就超過了四千五百人。除了東大獨占鼇頭,已經增加到了兩千五百人,其他院校中,複大、同大這些重點院校,因為宣傳得力,報名人數都已超過了三百人次。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報名人數最少的,卻恰恰是唯一的一個專業音樂學院,他們目前的報名人數隻有寥寥十人不到。
當天晚上,獨唱、合唱兩版《想唱就唱》的後期混音工程,經過葉梓與胡正源整整一天的通力合作,終於全部完成。兩首成品都已經交到了周芳手裏。
在組委會支付了一萬元的預付款後,電視台方麵已經開始製作這兩版歌曲的tv的播出時間也已經確定為本周六晚。
為了宣傳的需要,葉梓又特意灌製了一百張cd,以供各大院校廣播台使用。為此,組委會向電視台錄音棚額外支付了一千元。這已經是最低的價格了,隻夠購買cd光盤的費用。灌錄cd用到的專業刻錄機,是由胡正源免費提供的。
——————————
第二天過去,報名參加海選的人數已經逼近了一萬人大關。
這當中,兩版《想唱就唱》在各大院校廣播台的反複播出,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不到一天時間,這首歌已經在各大院校傳唱開來。宿舍、教室、小路、草坪、操場······到處都有同學在哼唱著這首新歌。
清新的旋律、自信飛揚的歌詞深深吸引著他們。曾純鄰家少女般甜潤的獨唱、以及以東大學生合唱團為主體、同時邀請了各大院校歌唱好手共同演繹、並且以激昂的電子風格做伴奏的合唱版本,這兩版佳作都讓他們百聽不厭。
這首《想唱就唱》一經播出,一下子就擊中了申城各大院校莘莘學子們的心靈!
想唱就唱?
想唱——就唱!
對於青春叛逆、激情飛揚的年輕人來說,還有什麽比這更有力的號召呢!
——————————
周芳和張文亮坐不住了。
才短短兩天時間,海選的報名人數就即將突破一萬,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就算是獎金頂級、規格頂級的“申粵香”歌手大賽,長達一個月的報名期也才吸引了五千多人前來參賽。
當然兩者的情況不一樣,“申粵香”的報名費就高達一百元,能夠吸引五千多人已經很了不起了。而這次校園歌手評選沒有報名費的攔路虎,人數多一點可以理解。但是兩天就一萬人報名那也是很恐怖的事情了!這次報名的時間一共是十天。兩天一萬,那麽十天之後會有多少同學參加海選?
作為電視台文藝部的主要負責人,如果周芳和張文亮見到這樣的情況還能安穩地坐著,那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星期三,海選報名第三天。
上午向台領導緊急請示之後,周芳立刻打電話,約了葉鶯下午磋商。
這一天也是張磊進棚錄歌的時間,葉梓無法走開,他將組委會需要堅持的重點告訴葉鶯,讓她見機行事。
經過一下午的反複商議,電視台與組委會基本達成一致。兩天之後,也就是星期五,海選和節目錄製將正式開始。同時,報名時間延長至十五天,電視台也會將節目的正式播出時間提前至十一月三日。至於電視轉播的收費,電視台給出的初步方案是免費播出。
這樣的播出計劃和收費方案是打破了常規的,因此,電視台要求本次活動的所有收益,包括冠名費、讚助費等等,電視台方麵要占據65%,用來彌補免費播出的損失。但是與此同時,節目播出以後的大頭——電視廣告收入,沒有組委會的任何利益。
這樣的條件肯定不是葉鶯可以做主答應的,她隻能向上反映。
市/青/聯和市/學/聯作為本次活動的上級主管部門,當然不可能答應電視台方麵這樣的獅子大開口。於是當晚,又是一輪緊急磋商。
這時,已經沒有人再懷疑這次活動成功舉辦的可能性了。就在雙方當晚磋商之前,最新的數據已經統計出來。報名人數從昨天的接近一萬,一躍超過了兩萬!就算接下來過了報名最踴躍的時期之後報名人數會急劇減少,就算海選正式開始以後會有一些同學臨時棄選,按照這幾天的漲幅測算,三萬以上的參選總數那是絕對跑不了的。
三萬人參加一次活動?
是的,三萬!
這——是一個誰也無法忽視的數字!
在這樣一個可以預見的數字麵前,一向強勢的電視台也隻能妥協,接受了組委會提出的30%的比例。
——————————
10月10日,星期四。
崔正光以突擊成立的紫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名義,帶著兩個助手、一位律師、一位會計師以及經由組委會蓋章生效的授權協議,與勝者申城有限公司進行了第一次正式談判。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成立這家公司,葉梓與崔正光一起發動了所有的人脈關係。
孫雲作為葉梓推到前台的法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公司注冊材料很順利地遞交了上去,有關方麵並不刁難。但是能在短短幾天之內就打通所有關節,最終起到決定作用的當屬他們倆的高中班主任——老沈沈思翰。
沈思翰雖然低調之極,一直窩在市郊的一所中學裏教語文,但這並不是說沒人知道他是沈司令的公子。相反,他的大名在有心人的眼裏,早就不是什麽秘密的事情。
老沈出馬,有關方麵當然更是一路綠燈放行,僅僅三天就走過了所有注冊程序,拿到了營業執照。葉梓和崔正光為此付出的代價,除了紫光公司10%的幹股分紅之外,還有葉梓整理的一份練功心得。對於沈思翰來說,錢財並不是他特別看重的。他願意加入這麽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除了看在師生情分上順手幫個忙,更看重的便是葉梓這個拿出這麽一份心得的“好”學生了。
葉梓的考慮就很現實。有了沈思翰沈公子的加盟,他們的紫光公司背後便有了極強的靠山。10%的幹股分紅與一份心得,這樣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
明年年初,勝者公司就要開業,從夏天開始,他們的廣告就已經滿天飛了。對於“申城高校十大歌手評選”這樣的一個活動,他們當然極感興趣。這絕對是極好的一個宣傳勝者公司的平台,因此這一次的談判,雙方達成協議的意願都很強烈。
談判的進展還算順利,但是在冠名權的具體金額以及傭金比例上麵,雙方存在較大的分歧。崔正光提出的一千萬冠名費與勝者公司願意給出的四百萬冠名費之間,足足相差了六百萬。
首次談判沒有成功,崔正光並不著急。他跟葉梓原先商議好的煙幕行動,前幾天就已經開始實施了。
第二天,崔正光就帶著人馬去了申城製皂廠。
早在幾天之前,申城商界的圈子裏就傳出了申城製皂廠準備再花巨額資金,冠名本次校園歌手評選活動的傳聞來。這傳聞有鼻子有眼,到今天,就連雙方協商的內容都已經悄悄流傳了出來。
勝者公司並不傻,商場裏傻子是沒有辦法存活的。他們當然知道,這些都隻是對方的手段而已。但是這項活動實在是太符合他們現在最迫切的需求,那就是廣泛的宣傳以及盡可能擴大自己的知名度。所以從自身的需求出發,他們首次主動聯係了崔正光,明確表示願意在冠名費與傭金比例上做出一定的讓步。
崔正光也按照事先商量的計劃,給出了自己的誠意。他的報價也從最初的一千萬冠名費、20傭金。
雖然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是隻要有談下去的誠意,價格,終究還是能夠談攏的。
雙方約定,下周一繼續談判。
——————————
星期四晚上,在孫雲老師和兩位律師的共同見證下,葉梓與蘇萊在孫雲工作室正式簽署了《晚秋》國語版三年授權使用的協議文件。同時,葉梓支付給蘇萊這首歌曲的授權費用五千元整。
這樁流行歌壇罕見的大手筆交易,立刻轟動了整個申城樂壇。
對於蘇萊創作的這首國語版,孫雲大為讚賞,當晚就與葉梓敲定了這首歌曲的製作時間。《晚秋》將作為葉梓的第二首作品,在《濤聲依舊》之後隆重推出。
——————————
10月11日,星期五。
一大早,電視台派出的攝製組就開進了東華師大。
得到廣播通知,同學們的熱情迅速點燃了!這可是難得的上電視的機會誒,那還不趕快行動?
九點不到,已經報名的同學就在本次海選的地點——學生活動中心小舞廳的門口排起了長隊,等待著工作人員按照號碼一一放行,去爭取那張屬於自己的通行憑證。
九點二十五分,第一位過關的大二女生驕傲地高舉著手中獎狀一樣的通行證,在攝像機、主持人曹克凡以及上千名東大同學的見證下,尖叫著衝出了小舞廳。
人群沸騰了!
——————————
10月12日,星期六。
一版以清新純美為主要色彩、另一版以動感青春為自身特點的兩版《想唱就唱》mtv在申城電視台正式播出。電視台同時開始預告,十一月初將有一個嶄新類型的節目出現在熒屏上與觀眾見麵。
與此同時,海選在東大繼續進行。很多其他高校的同學蹺課跑到東大參觀,東大校園裏一時人滿為患。
——————————
10月13日,星期天。
海選的進程經過前兩天的摸索,已經進入有條不紊的正確軌道,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按照目前這個速度,東大的海選工作將在下周內全部結束,總計耗時十天。
接下來,攝製組將按照複大~交大~學校首字拚音字母這樣的順序一一輪轉下去。其他院校的師生們,經過這幾天前往東大探查的同學們回校口口相傳,對於本次活動的興趣大大提高。他們都急切地盼望著海選攝製組能夠盡快來到自己的學校。
周末的時候,本次海選的報名人數已經突破了兩萬五千人大關,正在大步向著三萬人的目標進發!就連一開始最不屑於參加本次活動的申城音樂學院,這幾天下來,報名人數滾雪球一樣增長,現在也已經突破了一千人的校史記錄。
一切,都在按照葉梓的計劃實施著。
——————————
當天晚上,葉梓的新作《濤聲依舊》第二次打入當周的《流行音樂排行榜》。名次也從上周第一次上榜時的第十八名(每周取前二十名,前十名播出整首歌曲,後十名播出半首歌),一躍跳進了前十,位列第九。
這是申城本地歌手在這個榜單上有史以來最好的名次。
按照葉梓與孫雲、陳子墨等人一起商定的計劃,這首歌曲的cd小樣將從下周開始,陸續寄往全國各地的知名電台打榜。
陳子墨親自擬定了一份打榜名單,包括了粵省《嶺南新歌榜》、鄂省《楚天風雲榜》以及燕京《華夏流行音樂榜》在內的十幾個最具影響力的榜單。他們各自的負責人,將由陳子墨出麵一一電話拜托。
當然,彼此的交情歸交情,打榜的費用那是免不了的。陳子墨親自安排,給了《濤聲依舊》這首新歌一個申城電台交流作品的名目。頂著這個名目去各地打榜,費用上麵就可以享受很大的折扣。但是就算這樣,葉梓還是要掏出一萬元的預算來。
至於這筆錢夠不夠用?那就要看接下來在各地榜單上的進展,以及葉梓他們的期望值了。
(新人新作,求點擊、推薦、收藏!)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