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逆轉完
字數:438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重生之叱吒樂壇 !
一秒記住【文學樓】,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這個星期六、星期天對於《十大評選》這個節目是一個關鍵的轉折,是它從一個普通的賽事類演唱節目轉變成為選秀類演唱節目鼻祖的最關鍵的一個節點。
星期天下午三點開始發行的當期《申城晚報》上,一篇文章靜悄悄地發表在文體板塊上麵。它的題目似曾相識:《夢想舞台——我們究竟需要什麽樣的娛樂節目》。這個題目如果不看大標題,下麵的副標題與前兩天批判《十大評選》的那篇文章幾乎如出一轍。但是在內容上麵,這兩篇文章完全是南轅北轍。
這篇文章的發表,奠定了《十大評選》這個節目在全世界範圍內電視選秀節目鼻祖這個稱號的理論基礎。
——————————
文章在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朋友們,您有夢想嗎?或者說您曾有過夢想嗎?
接下來,文章直接追問:如果您有夢想,為了這個夢想,您努力過了嗎?
緊接著,文章第三次發問:如果現在有一個機會放在您的麵前,需要的隻是跨過那道並不存在的門檻,您會怎樣考慮呢?是勇敢地抬腿跨過去?還是在這道並不存在的門檻前麵停止您的腳步?
一連三個問題之後,圍繞著“夢想”與“奮鬥”這個主題,文章以《十大評選》這個節目的賽製作為出發點,從“無門檻”、“全民參與”、“真實感與意外的戲劇衝突”以及“夢想成真”這四個方麵對《十大評選》這個節目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
《十大評選》沒有對參加的選手設置任何參賽門檻,這是以往的歌唱類賽事節目中不可能出現的。它在賽製裏提出的“不論外表、不論唱功、不論唱法、也不論你來自哪所學校”這四不論,徹底打破了以往歌唱類賽事的高門檻,為那些有夢想有天賦的同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參賽熱情。這些選手的熱情迸發出的火花,也將是點燃觀眾們收視熱情的原始火種。
光有參賽的無門檻或是低門檻還是遠遠不夠的,沒有觀眾的熱情參與,《十大評選》絕無可能走得更遠。因此,葉梓當初在設計賽製時就重點考慮了這個問題。這個時代沒有短信也沒有網絡,但是報紙和電話完全可以代替它們所起的作用。報紙選票與電話投票的設置,讓觀眾手裏第一次掌握了決定選手勝負的權力。這一點,將極大的激發觀眾們收看並且參與這個節目的熱情。
在這個問題上,葉梓與組委會和電視台方麵是有一些不同意見的。葉梓希望真正將決定的權利交到觀眾手裏,而電視台和組委會認為最終的決定權力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裏才行。雙方為此曾經討論過多次,最終形成的折中方案是決定權專家評審占40。這樣的比例雖然絕不可能杜絕組委會暗中操縱名次,但是總比反過來或者反過來之後更誇張的比例要好得多。再說了,如果需要操縱名次的話,葉梓肯定也是受益人之一,他再過於堅持,那就真有點不識抬舉了。
當時,周芳和葉鶯都曾奇怪地問過他為什麽一定堅持要將賽製設計成現在這樣,葉梓並沒有回答。親眼見過上一世選秀節目各種操縱內幕的葉梓,在今世自己設計的節目裏,當然會盡可能地尋求相對來說更為公正透明的賽製。作為這個節目的最終受益人之一,葉梓有時也會為自己的這個選擇感到迷惑,但是不堅持這樣的話,他終究還是過不了自己內心的那一道關卡。
有了最低的參賽門檻與全民參與的熱情,這個節目已經有了成功的基石。那麽,如果再能加上選手與評委之間的互動,節目肯定就會更加有趣。這也是以往的賽事類歌唱節目從來沒有過的。
選手與評委作為被動方與主動方,他們之間天然就存在著對立與衝突。而《十大評選》將這一對對立者直接放到了觀眾麵前,讓矛盾的雙方直接交鋒、直接對話。正因為這樣,節目裏才會出現周六晚李翱翔與倪俊之間那段火花四濺的對話,觀眾們也會被這樣極具“真實感和意外戲劇性衝突”的節目深深地吸引住。
而對於選手來說,“申城高校十大歌手”這一稱號,就是他們參加這次評選追逐的目標。為了吸引更多的同學參加這次評選,葉梓建議組委會設置了獎金,從第一名的五千元到第十名的一千元。雖然這樣的獎金數額與“申粵香歌手大賽”無法相比,但是對於大學生們,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
直到現在葉梓仍然在與周芳商議,希望能夠說服一家唱片公司與獲獎的前三名選手簽約,這樣的話這場評選的轟動效應將會更大,選手與觀眾的參與熱情也將會更加高漲。簽約、出名、成為明星,這幾乎是任何一個年輕人都曾有過的夢想,這也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最喜聞樂見的事情,更何況這樣的事情現在他們正親自參與其中的。
可惜這件事情完全沒有進展。這個時代的唱片公司基本上還屬於國企,讓他們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實在是太難了一點。
葉梓自己的公司還太過於弱小,否則的話這絕對是一樁很好的買賣。
——————————
當然,這篇文章不可能將所有問題如上文這樣完全透徹的進行分析,但是基本的要素是講明白了。
李翱翔的犀利文筆與鄧利君的嚴密邏輯融合一起,形成的這篇文章縝密而又大氣,論述有理有據,行文彭湃恣肆,絕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這篇文章在《申城晚報》上一經刊登發表,立刻便為支持喜歡《十大評選》的讀者們提供了理論方麵的依據。有了理論上的支持,他們對於《十大評選》這個節目那就更加歡迎更加喜歡了。收視率的節節拔高,那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
周日晚上的第五期節目,收視率直接竄上了59.5這一今年的最高值。這樣的收視情況,比起當晚的第二名足足高出了十個百分點,這個第一名真正當之無愧。即使朱辰和周芳的賭約現在仍然作數,周芳和《十大評選》這個節目還是最終的贏家。
節目開播以來,所以針對《十大評選》節目以及周芳這個文藝部主任的暗流狂潮,在節節高漲的收視率和觀眾們越來越高的評價下麵,都已被完全徹底的逆轉了過來。
在今後的時間裏隻要不出意外,《十大評選》這個節目的走紅已經成為必然。周芳作為製作了這個節目的電視台文藝部主任,她的前途當然也會是一片光明。
至於第一期節目之後,始終在給葉鶯製造壓力的勝者公司,在第五期節目播出之後再次聯係了葉鶯。他們主動將尚未支付的一半費用提前支付了其中一半,隻剩了合同規定的25%費用作為押金,等節目全部播完之後再付。對方這樣的低姿態,讓葉鶯也過足了一把“收視率高就是上帝”的癮頭。
——————————
《十大評選》這個節目的熱播,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表現出色的選手,他們漸漸地成為了觀眾眼中的寵兒。
比如劉琦,他是第一個被觀眾全麵接受的選手,觀眾們對他的印象極其深刻;比如諸學文,雖然他在海選的現場被倪俊批得很慘,但是他的演唱的確具有自己的風格,有些觀眾還就是喜歡聽他那種緊繃著的高音。
李翱翔當然也是少不了的。
雖然他並沒有通過初選,但是他的大名已經響徹了申城所有高校。他的那番“我來了、我唱了、我征服了自己”的發言被無數選手、無數未曾參選的同學引為座右銘,激勵著他們在節目上、在平時的學習上、甚至在人生的旅途上奮勇前進。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句話更是傳遍了華夏所有的高校,被當代大學生們奉為人生圭臬。
二十年以後,在“激勵我成長的一句話”網絡評選中,這句發言以絕對樂著,你得接受這個世界帶給你的所有傷害,然後無所畏懼的長大。這句話的支持率連第一名的一半都不到,兩者相比,李翱翔的這句話明顯更加簡潔、更加具有氣勢,名列第一當之無愧。
——————————
葉梓從節目的播出中同樣得到了巨大的收獲,不過對他來說,《十大評選》這個節目暫時已經過去。要等到海選全部結束、複選階段開始,他才需要再次考慮一些複選時的具體事宜,比如選歌之類。
現在,葉梓已經將自己的精力從《十大評選》這個節目中完全脫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自己兩首新歌的宣傳上來。
(新人新作,求點擊、推薦、收藏!)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