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給我破!(中)

字數:461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叱吒樂壇 !

    ps:  鞠躬感謝書友“天山望月”的打賞!讓您破費了,高音拜謝!!!

    他們錯了!

    他們錯得離譜!

    他們錯得非常離譜!

    葉梓的確沒有無視這一切手段的實力,但是,葉梓有不屈的意誌和堅強的信念,以及化解這重重難關的難得的機遇。看小說到網

    幾年之後,隨著葉梓聲名日隆,這場葉梓起步階段參加的“申粵香”三地歌手演唱大賽的總決賽被更多歌迷知曉。而葉梓在總決賽上近乎神奇的表現,更是廣為越來越多的葉梓的歌迷們津津樂道。

    後來據說,隻有能夠詳細說出在這次總決賽上葉梓演唱當中十個細節的歌迷,才會被葉梓歌迷會吸收為正式會員。

    這個傳聞正確與否,一直無從考究。不過很多並非正式會員的歌迷相信這是真的。

    比賽的現場。

    鼓聲隆隆之中,升降舞台已經緩緩升至最高點,葉梓的“狼嚎”聲在鼓點的間隙裏,不斷地向外傳出。

    麵對現在的絕境,葉梓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這個時間必須控製在前奏裏麵,一旦開始演唱還沒能找到方法的話,黑手們就勝利了。

    時間緊迫!

    葉梓在第一聲“狼嚎”就已經察覺了問題,又用了第二聲“狼嚎”來最終確定問題所在。隨後,他就立刻開始了試驗。

    混響的難關最容易度過。

    對於像葉梓這樣重生回來的歌手。這不是一個問題。

    混響效果在錄音棚裏的運用,是從80、90年代的長混響向著二十世紀以後的短混響方向發展的。越到後世。混響的運用越是趨近短混響、高清晰度的方法。錄音師們所考慮的,不再僅僅是混響對於聲音的潤色效果,而是如何利用混響效果的長短,來更好的確定歌曲立體聲效果當中演唱者的位置,以達成需要的歌曲整體效果。

    錄音如此,現場音響操作是跟隨著錄音技術發展的步伐而前進的。當然同樣也是如此。這是時代的潮流。

    隻是現場音響師對於混響的運用,要比錄音棚裏的混響量稍長一點。這是考慮到現場演唱的具體情況做出的一種改變。

    但是,短混響、高清晰度的宗旨和發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今晚埃迪的做法,恰恰符合了後世的混響應用方法。雖然在細節方麵稍有不同,但是這種方法才是葉梓最熟悉的一種混響效果運用方法。

    混響效果減少,對於這個時代的歌手來說是短時間內極難適應的關卡,對於葉梓卻是根本無效!

    絕境難關第一項:混響減少。

    應聲而破!

    歌曲升調的問題,對葉梓來說有難度,但是花點力氣也能夠解決。

    這一點是由歌手的絕對實力來決定的。容不得半點虛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葉梓的音域有那麽寬廣,問題就不會太大。

    隻是對於黑手來說,這就比較悲劇了。

    事前。他們已經盡可能高估了葉梓的音域範圍,但是直到最後他們才發現,他們所認為的高估還是低估了葉梓。

    不過黑手所作的手腳也不是毫無用處,這個升調對於葉梓還是有一些難度的。這個難點在於,葉梓必須在接近自己換聲點附近的音區來演唱歌曲。

    這,對任何一個歌手都是一道難題。

    所謂的換聲點,指的是歌手真假聲之間的一個轉換點。換聲點以下。歌手完全是真聲演唱,而換聲點以上的部分,是假聲、真假聲結合演唱。

    真聲和假聲的演唱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而換聲點附近的音區因為接近了換聲點,有些音就會變得模棱兩可,用真聲也行用假聲也行,這就讓歌手難以捉摸。所以歌手在演唱的時候就不好確定,也不容易控製演唱方法,一不小心就很會陷入失音的狀態。

    換聲點音區的演唱是很考技巧的,實力稍差一點就很容易出現差錯。這也是歌手最不願意麵對的一個音區。

    對於葉梓來說,他的聲樂技巧訓練早已圓滿完成,即使是換聲點音區的演唱,他現在也能做到控製自如,讓人根本聽不出葉梓的換聲點。不過相比真聲音區和假聲音區的演唱,換聲點音區在演唱控製上的難度要大了許多,需要耗費的體力和氣息也同樣會更多一點。

    這也是葉梓剛一聽到歌曲“被升調”之後,隻是憤怒而並不擔心的原因。對於葉梓來說,將歌曲升到g調演唱,小心謹慎一點也就是了,沒什麽太大的問題。

    難關第二項:歌曲“被升調”。

    再破!

    葉梓麵臨的真正難點,在於話筒的音量減小和沒有返聽音箱上麵。而最最主要的,就是話筒音量太小。

    舞台下麵的觀眾聽上去音量正常,但是在葉梓的耳朵裏,話筒的音量就完全“淹沒”在了聲音的海洋裏。

    如果舞台上的返聽音箱還是開著的,憑借著敏銳過人的耳力,哪怕話筒音量很輕,葉梓也有很大的把握控製好自己的演唱。但是返聽音箱關閉之後,以葉梓的耳力也隻能聽到自己演唱的聲音,細節部分卻是無法聽清的。

    “聽到”和“聽清”,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

    這樣的情況下,葉梓想要精細控製自己的演唱,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麵對這樣的情況,葉梓可以立刻著手使用的解決方法不多。

    一是走到舞台的最前方去演唱。

    這個位置與音箱集群已經不再處於平行線上,聲音從葉梓的兩側後方傳來,比起單純的兩側聲音要好很多。整體音量在聽感上會增加一點,那麽相對應的,話筒音量聽在葉梓的耳朵裏也是同樣增加了的。

    但這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在玻璃舞台的最前方演唱的確會稍好一點,但是這個好的程度也很有限。而且這是整體音量的同步增加,聲音的渾濁感是毫無改善的。

    與此同時,葉梓也不可能兩首歌曲全都站在那裏演唱,舞台效果總還是要考慮一下的吧?

    除非葉梓不想獲得這個冠軍。

    這個辦法不可取。

    第二種辦法,加大自己的聲音音量和聲音穿透力。

    演唱音量加大,從話筒出去的音量肯定也是同步加大的,這就在樂隊音量不變的基礎上讓自身的聲音更加明顯。加強聲音的穿透力起到的效果也是差不多的,而且比起演唱音量的加大,加強穿透力的效果會更加明顯一點。

    這是真正有效的釜底抽薪的做法,但是很難、非常難,可以說難到了極點。

    每個人的音量大小都有一個相對恒定的最大數值,經過嚴格聲樂訓練的歌手,他們的音量會更大一點,但是同樣也有一個無法超越的數值。

    埃迪既然要拉葉梓話筒的音量,他肯定是考慮過葉梓音量的最大值的。現在他隻拉掉這些音量,這就表明他可以確定葉梓即使以最大音量來演唱,在舞台上也無法聽清自己演唱的細節。

    作為一個極其專業極其出色的音響師,埃迪有這個能力,也有這樣的自信。

    在埃迪已經控製了話筒音量的情況下,葉梓要想讓自己的聲音比平時更響,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演唱當中微微帶點喊叫。

    但是,這也是絕對不可取的。

    喊叫的加入隻會起到反作用,對於演唱的控製力毫無裨益,而且喊叫對於嗓子的破壞力也是最大的。

    這個辦法絕對不能使用。

    那麽,現在葉梓唯一能夠考慮的,就是如何增強自己聲音的穿透力了。(未完待續。(。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