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字數:540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叱吒樂壇 !

    ……我確信,我親眼見證了一位明日之星的冉冉升起!

    我確信,他早晚會走進我們這個時代巨星的行列!

    我確信,他必將創造隻屬於他的傳奇故事!

    請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名字。

    他,就是葉梓!——摘自1992年1月28日《誠報》文娛版評論員文章

    晨曦初露,司馬明輝在稿紙上寫下最後一段總結性的文字,伸了個懶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昨晚一回到家中,司馬明輝便立刻開始撰寫這篇稿子。為了更好地描繪心中偶像的所有特點,司馬明輝不惜三易其稿,從子夜一直熬到天亮,這才最終完成了這篇被後來的葉梓歌迷奉為圭臬的文章:《巨星的誕生——三地歌手演唱大賽冠軍葉梓評述》。

    文章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種修辭手法、甚至每一個標點符號的運用,司馬明輝都是慎之又慎,反複揣摩,直至無可增減才最後謄寫在稿紙上。將這篇文章譽為司馬明輝二十幾年來最嘔心瀝血之作,絕對是恰如其分的評價。

    司馬明輝自己,對這篇文章也是極為滿意,將它列為自己評論文章之最。今天是肯定來不及排版的了,但是他極其希望在明天《誠報》的文娛版上,能夠見到自己精心撰寫的這篇文章。

    雖然司馬明輝心裏很清楚,報社並不一定會同意發表這樣一篇跟其他媒體打擂台,力捧葉梓的文章。即使報社同意發表,在所有媒體一致唱衰唱歪葉梓的浪濤之中,這麽一篇孤零零的文章也翻不起任何浪花。

    但是司馬明輝就是想為葉梓做些什麽,他就是想為葉梓貢獻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即使這份力量在媒體裹挾的所謂大義之下,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這是,一個不願盲從不願人雲亦雲的小記者的心聲。

    這是,一個僅僅一麵就已無可救藥的葉梓歌迷的呐喊。

    這是,真正拉開歌壇葉梓時代的第一聲嘹亮的軍號。

    從此。一切都將再不相同。

    天光大亮,朝陽躍出了東方的海麵,美麗的香江再次迎來了一個晴朗的早晨。

    今天是周一,上班的日子。一大早。就有陸陸續續從家裏趕往上班地點的人們,搭乘著小巴、地鐵、輪渡等各種交通工具,匆忙地奔向各自的目的地。他們的手上,大多習慣性地拿著一份報紙或是刊物,隨著交通工具一路前進。他們就一路閱讀著。

    這樣的情況,在地鐵上尤甚,這也是香江的一道另類風景。據某些媒體的報道說,這樣的閱讀習慣是從島國那邊傳過來的。

    不過很多香江名士對此嗤之以鼻。

    他們認為自古以來,華夏人才是最珍惜時光、最酷愛閱讀的民族,哪兒有島國人的什麽事兒。

    這,絕對是誤傳!

    誤不誤傳的不去說它,不過香江人酷愛閱讀、時刻抓緊時間這一點,倒是沒有任何人會有疑問。

    對於香江人,報紙上的財經版、馬經以及娛樂版的新聞是他們每天都需要了解的。就像一日三餐一樣。時刻掛在他們的嘴邊。

    今早發行的各類報刊上,在文娛板塊都有昨晚結束的“申粵香”三地歌手大賽總決賽的最新消息,以及賽後的記者采訪和媒體邀請的專家們做出的專業評述。

    這是香江每次歌唱大賽之後,都會見到的一幕。但是不同尋常的是,這一次媒體的專業評述裏麵,絕大多數的文章都涉及到了賽事的最終冠軍葉梓。

    經過昨晚的那場風波之後,這些評述文章無一例外,都在文章中或明或暗的質疑著葉梓獲得的這個冠軍。

    有些人的文章中,甚至隱隱透露出這樣的一層意思:在香江進行的比賽,即使我們的選手在賽場上輸掉了比賽。那也不會是輸在真正的實力上麵,一定是對方使用了一些暗藏的盤外招數。否則,香江選手沒有任何輸給內地選手的可能性。

    這樣的傲慢猜疑,已經不是簡單的地域差別可以造成的了。這是從內心裏對於內地選手的貶低。

    這樣的論調,跟幾十年前西洋某個嚎叫著“日珥曼民族最優秀”的瘋子的言論,何其相似。而一旦問起他們手裏掌握的證據,那又全都是屬於昨晚朱漢文所說的那種自由心證。

    你若不信我的話,那你先給我解釋一下葉梓的這個9.98分是如何得來的。

    真實實力?千萬不要跟我說這個。

    我,就是不信!

    絕對不信!

    根本不信!

    內地選手絕對沒有奪取冠軍的實力!貧瘠的土壤長不出肥碩的果實!這個冠軍。一定跟那個冠軍選手的真實實力毫無關係!

    我拿不出什麽有力的證據,但我就是這麽認為的。

    這,就是今日刊登評述文章的香江媒體所秉持的典型態度。

    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場針對性極強,而且蠻不講理的媒體攻訐。

    其力度之大,態度之惡劣,攻擊範圍之廣之深,在香江娛樂媒體的曆史上,都是罕見罕聞的。

    對於香江的普通市民來說,報紙上的這些娛樂評論從來就是當個笑話來看,誰也不會特別當真對待。香江的娛樂極其發達,每天都會有很多媒體上的消息和評論,市民們也早已習慣了各大媒體之間,因為某個問題而展開的論戰。

    一般來說,他們就是看個新鮮看個好玩而已。他們自己的內心,對於事情的真相都會有著自己的判斷。

    但是這一次有所不同。

    這一次是所有娛樂媒體集體的行動,而且會連篇累牘,愈演愈烈。等到幾天之後,這樣的論調在各種媒體鋪天蓋地甚囂塵上,市民們自身原來持有的觀點,也會被這些媒體在潛移默化中慢慢轉變。

    如果真是這樣,那麽香江媒體和香江歌壇某些人士的想法就完全做到了。他們陰暗的心理也會得到完全的滿足。

    葉梓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麵對這一切,昨晚,他也針對性的做好了反擊的部署,隻是需要一點時間罷了。

    但是,就連葉梓都沒有想到,這些媒體的願望在第一天就沒有徹底達到。

    老話真是說得太對了,人在做天在看。

    天,不遂他們的願望。

    當天的《名報》上麵,朱漢文的名家專欄就發表了一篇名為《冠軍?還是小偷?》的署名評論文章。文章中,朱漢文用極其強烈的筆觸,憤然“譴責”了葉梓這個用“卑劣手段”“竊取了冠軍”的內地“小偷”。

    文章不可謂寫得不好。

    朱漢文幾十年的文字功底,洋洋灑灑上千言,葉梓看了都是搖頭苦笑的。當然,朱漢文依然拿不出什麽證據,還是自由心證這一套。

    但是好笑的是,就在專欄的旁邊,另一位記者對梅雁芳的采訪報道當中,梅雁芳以評委的身份,出言力ting葉梓這個冠軍。

    一張報紙的同一個版麵,居然會同時刊登兩篇截然相反的文章?

    朱漢文的態度代表不了《名報》的態度,這是其一,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歌壇或者說樂壇的事情畢竟隻是小事,不是牽涉麵廣泛的政治事件,《名報》高層不會“拿著雞毛當令箭”,將娛樂媒體和參賽選手之間的爭端上升到政治事件的高度。

    那將是極不明智的做法。

    有了高層這樣的態度,版麵上當然就有可能出現不同的聲音。娛樂媒體的力量,還做不到一手遮天。

    而另一位記者在采訪了梅雁芳之後,要麽幹脆不發表這篇報道,一旦發表了就不敢任意篡改,最多也就是將有關梅雁芳稱讚葉梓的部分縮減一點、弱化一點。

    這是其二。

    其三,朱漢文雖然是娛樂版的副主編,但是他也無權替主編做主,撤下有關梅雁芳的采訪報道。

    而以梅雁芳如今的名聲地位,做為賽事評委,她完全可以無視所謂某些歌壇人士的態度和施壓。這跟俞奇代表著整個組委會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俞奇和組委會會在對方的壓力下鬆開口子,因為他們的背後同樣是娛樂媒體,無法違背媒體的集體意誌。

    梅雁芳就沒有妥協的必要。

    那些歌壇人士即使裹挾了所謂“民意”,但是像梅雁芳這樣的超級巨星,仍然擁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利。而且與此同時,她還有維護所有評委的尊嚴和專業性的必要。

    因此,梅雁芳在采訪當中出言力ting葉梓,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即使她收到了那些歌壇人士的要求,她也不會放在心上。在這件事情上麵,她首先是一個評委,其次才是香江的超級巨星。

    有這樣幾點因素在此,兩篇內容針鋒相對、觀點大相徑庭的文章,就這樣堂而皇之的放在了同一個版麵幾乎相同的位置上。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新聞自由不得幹涉的原則吧?

    但是葉梓認為,這,就是天意!

    梅雁芳的采訪是在葉梓送出作品之前。

    天理昭彰,公道自在人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