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李梁鳳秀的算計

字數:390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叱吒樂壇 !
    “第二是作品的體裁形式。”
    李梁鳳秀並不停頓,繼續說道。
    “古典音樂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從小到大一整個係列非常完整的體係。小到單獨的小piece(片段)、小樂曲、藝術歌曲等等,比如貝多芬創作的著名鋼琴小品《致愛麗絲》,這首隻有三分多鍾長度的短小樂曲幾乎婦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詳,就不用再舉更多的例子了;中等規模的體裁包括了室內樂、奏鳴曲、協奏曲等等,這方麵的優秀作品實在太多,不需要一一舉例來說明;大到交響曲、組曲、歌劇等等規模龐大的體裁,這方麵的作品同樣數不勝數,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兩部作品。”
    “這些多樣而且完整的體裁形式極大的豐富了古典音樂的內容,這一點是其他任何一種音樂類型都無法比擬的,包括流行音樂。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古典音樂就已經勝過了流行音樂。不過,考慮到僅僅從體裁形式方麵來做出判斷還是有些片麵,仍然不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所以這一點我也把它當成判斷的側麵補充。”
    李梁鳳秀不緊不慢的侃侃而言,敘述極有條理,論點的證明也相對完整有力。即使彼此是站在對立的兩麵,葉梓和澹台文慧心裏也都有點欣賞這個看上去嚴肅而又平靜的女人。
    有能力的人,總是會獲得別人的欣賞和尊敬的。當然,該駁斥的時候,葉梓和澹台文慧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
    “第三點才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才堅定的認為古典音樂的地位高於流行音樂,這一點就是作品的思想性以及作品的思想深度。”
    李梁鳳秀繼續不緊不慢的往下說去,隻是說到這第三點的時候她微微加重了一點語氣,以示重要的程度。
    “前幾年,我曾專門抽出時間研究過流行音樂,包括粵語歌曲、國語歌曲以及其他語種的流行歌曲,坦率的說我不能否認流行音樂同樣具有一定的思想性,隻是從深度和廣度來看,流行音樂遠遠不及古典音樂。”
    說到這裏,李梁鳳秀的語氣變得非常虔誠。
    “在欣賞古典音樂的時候,聆聽那些或者激昂、或者寬廣、或者深邃又或者晦澀的作品,每每都能帶給我極大的精神享受,這些作品幾乎涉及了人類世界的所有方方麵麵,並且極其深刻的挖掘了下去。比如眾所周知的《命運交響曲》,貝多芬用整首交響曲跟我們這些樂迷一起探討了\"命運\"這個亙古未變的深刻主題,同時他也在交響曲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而在他的《田園交響曲》當中,他為我們描繪的自然風光和優美景色,也曾無數次喚起我們對於生活發自內心的熱愛。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古典音樂當中我可以信手拈來,隨意舉例,但是在流行音樂當中呢?”
    發言至今,李梁鳳秀第一次停頓了一下,隨即繼續她的發言。
    “我依然不能否認,某些流行音樂在某些時候也能帶給我們某些身心愉悅的感受。比如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克萊德曼先生的那些浪漫的鋼琴曲能夠讓我們在品嚐下午茶的時候,擁有一份相當不錯的美好心情,這便是那些作品所有的價值所在了。流行音樂大多描繪的都是情情愛愛之類膚淺而又局限的內容,或許偶爾還會摻雜一點憤世嫉俗的東西,但是使用的方法卻是聲嘶力竭的吼叫、或者不協和音程的堆砌,實在太過於村俗,也非常流於表麵化。不過這也算不錯的了,除此以外還有其它的內容可以供我們挖掘出來嗎?”
    李梁鳳秀的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嘲諷,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我想……應該是沒有了吧。”
    “我認為,這就是流行音樂所有的思想性了,隻是這樣的思想性未免膚淺。淺斟小酌也能解渴充饑,但是作為精神食糧,流行音樂顯然難以承擔這樣的重任。也許別人還可以穿鑿附會一些所謂的\"深刻內涵\"加到流行音樂裏麵,為流行音樂披上一層‘思想性’的外衣,但是我不能,我所受的教育讓我無法違背自己的信念說出一些違心的話語。”
    “所以……我想我的觀點已經表述得非常清楚了。”李梁鳳秀收起了剛才那一絲小小的諷刺,回到原來非常沉穩的那種敘述狀態:“我個人並不否認流行音樂所具有的價值,但是跟古典音樂相比,流行音樂的價值無論是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遠遠不如。價值決定了各自的地位,所以我認為古典音樂的地位要高於流行音樂。”
    “黃先生剛才所下的論斷沒有任何錯誤。”
    ……
    李梁鳳秀結束了自己長長的發言,看起來她好像並沒有說出太多的東西,無非就是用比較嚴密的邏輯來證明古典音樂的價值大於流行音,這也隻不過證明了黃柏文一開始的發言沒有說錯。
    真有這麽簡單嗎?
    實際上該說的話,李梁鳳秀都已經說完了。
    李梁鳳秀想要說的、包括沒有說出來的那些話其實組成了這樣的一整段推論:首先證明古典音樂的價值高於流行音樂--隨後根據價值決定地位的觀點,推導出古典音樂的地位高於流行音樂--接下去最重要的一步推導就是,在高等地位的古典音樂會上演唱低等地位的流行歌曲,顯然很不合適,這是基於前兩步推導繼續推導出來的結果,跟前兩步具有因果關係--最終得出結論,葉梓的行為是錯誤的。
    這樣的一整段推論一直到得出最後的結果,除了“在高等地位的古典音樂會上演唱低等地位的流行歌曲不合適“這一推論稍有勉強,上下之間的因果關係並不能完全成立,其它部分都算非常順暢,邏輯方麵沒有太大的硬傷,是可以從最初的源頭推導出最終的結果的。
    既然是這樣,那麽李梁鳳秀證實了黃柏文的觀點沒有錯誤,那就等於證實了葉梓的行為是錯誤的。
    更厲害的是因為知道中間的環節稍微有點勉強,這個女人就並沒有親口說出最終的結論,而是為自己留下了騰挪輾轉的餘地,也為黃柏文和其他人提供了繼續攻擊所需要的“彈藥”。這種做法,在將自己置身事外的同時又不會讓葉梓輕易逃脫。
    推論的能力也還罷了,這樣的算計功夫,卻實在是厲害得很呐。
    ……
    “哇哦,鳳秀還是這樣的厲害啊!”林立明誇張的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我就從來都沒有辦法像鳳秀這樣說出個一二三四來,難怪誰都不願跟鳳秀當麵爭辯。”
    “那麽葉梓先生,對於鳳秀女士剛才說的這些,你有什麽意見要跟我們一起分享嗎?”
    林立明再次轉向葉梓這邊,似乎根本就沒有看見黃柏文已經伸手拿起了話筒。
    葉梓微笑不語,黃柏文卻忍不住了。
    “他還能有什麽意見?他隻要乖乖的低頭認錯就是了。鳳秀的邏輯推論從來就沒有任何失誤,今天這一段推論也是這樣,經得起任何人的反複推敲。”
    黃柏文搶著說道。
    “年輕人,你要認識到自己已經做錯了,那就應該(承認)……”
    “做錯了?”
    澹台文慧的聲音從斜刺裏殺了進來,攔住了黃柏文的繼續發言:“黃柏文先生,你憑什麽說葉梓做錯了?難道就憑鳳秀女士剛才這一番還沒有做完整的推論嗎?那你先請鳳秀女士將這段推論做完整了再來繼續發言吧。”
    打蛇打七寸,澹台文慧的發言直指問題的核心。
    “哦?看來澹台總裁應該有不同的看法,請講。”
    林立明始終牢牢掌握著節目現場的節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