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首楞嚴
字數:4661 加入書籤
“別太感動哈!”他沒正形的加了句,又嚴肅道:“到時候給我超度就行,我不想死了還被人利用,我不喜歡被動。”
“你有什麽辦法?”我問,沒理會他那些有的沒的。
“我們要離開這個圈子,不能在這死等!”他很嚴肅的說。
說笑嗎?出去死得更快!外麵昏天黑地,汙濁混沌,即使不被陰氣迷障,但辨不清方向,要往哪裏走?
我沒搭理他,繼續誦咒。
“不破不立。”他解釋道,似是看出我的質疑。但也沒再說太多。
“但出去之前,你要先教我個防身的。”他說。有點諂媚,有點撒嬌。
對於這件事,他一直很執著。
“想要防身,就保持正念,做不到,就多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尤其現在,你能至心持誦,也算為我護法了。”我看著他,一字一頓道。
他微微愣怔,可能沒想到我會這麽正襟凜然。
“‘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這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大願。”我又補充了句,也是最後的叮囑。
說完,我便不再看他,低眉斂目,收攝心神
如果,時間允許,我要安心清淨的再修持一部《楞嚴咒》。為眾生,為這世間,更為,我自己。
如果,這是我逃不掉的業果,我便哪也不去,此處即是我的終眠地。我隻願,最後再盡一次佛子的責任,以守護的方式,告別此生。
楞嚴,即“一切事究竟1堅固”——不生不滅,金剛不壞。
《楞嚴咒》,是佛頂光明、光中化佛,宣說的神咒;是降伏諸魔,製諸外道的妙法。其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諸佛的心地法門,具足不可思議的力量。
所謂“伏魔”,不是誅殺,沒有敵對,而是以柔化剛
佛家不講殺伐。
諸魔邪眾,以嗔恨心做支援。佛,以慈悲心,攝受眾生,消融、化解一切怨靈戾氣。
如寒冰遇暖陽,而化為柔水。
以慈悲喜舍之心持此咒者,能退避一切怨敵,摧毀一切邪巫咒詛,免除一切災難橫禍,降伏一切天魔外道。
《楞嚴咒》,咒中之王,是最長的咒語,通篇五會、四百多句、兩千六百多字
它關係著整個佛教的興衰,是支持著天地不會毀滅、世界不到末日的靈文。
宣公上人2曾說:世界上若有一人會念《楞嚴咒》,這世界就不會毀滅,佛法也不會毀滅。如果有一人能念《楞嚴咒》,妖魔鬼怪就不敢公然出現於世,因為他們所怕的,就是《楞嚴咒》
這是漢地出家人必背的咒語,也是我很小就會背的咒語。
晨鍾暮鼓,早晚課誦,為護持正法久住,世界hé píng,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是出家人的責任和義務。
可惜,廟裏每天的早晚功課,我卻誦得不太認真。此時想想,辜負了很多。
師父說,至心誦持,慈悲從心中流淌,即使一字、一句、一會,都會有驚天動地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降伏一切妖魔,成就一切功德。
往昔,濟公活佛以此伏魔。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樣的德行和能力,這或許是我們的出路,也或許是我此生最後的供養。
我挺直脊背,金剛盤坐,略微頷首,低垂眼瞼,凝心靜神。
右手覆膝,五指下垂,指尖觸地,這是佛陀的降魔印,是其成道時所結的印相。
往昔,釋迦摩尼佛於菩提樹下靜坐,魔王波旬來擾,阻其悟道,佛陀便以指觸地,令大地及所有生靈為其做證,證其為救度眾生解脫,而已覺悟成佛
而今,我也結一次降魔印,以大地為證,願我當下乃至未來際,生生世世,窮盡身心,為度眾生出生死苦海,而證悟菩提、成就佛道。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曆僧祗獲法身”我沉聲祈願,字字鏗鏘。
“其實,我想學你握拳的方法,我看你握的拳,很像道家的握固訣。我小時候有一段被陰氣纏了、身體不好”我念誦的同時,混小子也低聲說著。
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交流方式——隻要我不說話的時候,就在持咒。之前就是這樣,他說話我會聽,但我口中依然持誦著咒語,我要回複他時,會暫停了持誦,開口同他講話,講完後再繼續持誦
之前所持的咒都很短,寥寥幾個字,任意一遍念完便可中斷,而這一部“楞嚴”太長,沒有中斷的可能,我也不可能中斷!
或許,他現在仍舊期待我的回複,但——
此時,我心無旁騖。即使天降刀雨,也無法阻停我的修持。
願我聲聲的吟誦,化作無窮願力,融入佛陀無限慈悲的菩提願海——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為報佛恩。”
“那時,遇到一位道家的師父,教我握固,讓我每天習練我以前隻知道,這個拳能強身健體,但從沒想過,它能有這麽玄幻的力量”他繼續喃喃著。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莫名熟悉的情緒湧動,觸碰心弦,淚不自覺的留下
五濁惡世誓先入仿佛久遠久遠之前,我就於佛前發過這樣的誓願
“今天兩次接觸你的拳,我身體都有電流通過,不是你太牛了,就是佛家的這個拳有其它的方法訣竅,和道家的握固,形似意不同”他仍舊自言自語著。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我聲音低沉,五髒震蕩,充滿力量!
“其實,我以前對很多事情,都是不大信的,雖然我很小的時候就皈依過,那是奶奶帶著我做的,我一個小屁孩兒懂什麽?奶奶說皈依對我好那時我在這,還認識了一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夥伴兒”他低聲傾訴。
“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南無釋迦摩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我至心皈命,以我累生累世的法身慧命3。
“後來,奶奶走了,我也就沒再來過這片山,沒再到過靜慈庵,也沒人再跟我講那些有的沒的了,很多東西就淡了那個小夥伴兒,本來我們還有機會成為朋友的,隻是”他開始絮叨。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佑。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在念誦咒語之前,我把語速提了起來,念得越來越快。
所謂,慢經緊咒——
————————————————
1究竟:佛教術語,徹底,至極,最高境界。
2宣公上人:即宣化上人,佛教當代大德,將佛法帶入美國的第一人,在美國洛杉磯建立萬佛城。九五年圓寂,留四千餘顆舍利。
3法身慧命:佛教術語,意思是以無漏的功德正法成就的身體,此法身是以智慧為生命。
“法身慧命”是針對“色身身命”而言,是生命的一種高級狀態,而“肉身身命”隻是生命中的低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