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將圓未圓
字數:5392 加入書籤
“這麽好的娃,命咋就這麽不好,天可憐見的,她爸媽也真狠的下心!父母造孽,連帶著娃也跟著受罪。”
每當聽到有人這樣說,慈安師父都會喝令他們不要瞎說。
她說,能夠托生佛家,一般的功德也修不到這樣的福報,這得多大的願力和福德呢?從奶娃娃起就在廟子裏了,免受了很多五欲六塵的侵染,身語意清淨,基礎打得牢,這是多少修行人想求都求不來的好事!
大家一聽,覺得也是,就紛紛改了口,又都說我——
命大,福大,造化大,進廟開口笑,來曆不一般,日後必成佛門龍象1
師父聽後,又是一頓嚴厲斥責,搬出種種典籍教律,好一番訓誡,並勒令,嚴禁任何人再妄議我的身世、來曆。
以免,眾人再造妄語口業;也免得,滋長我傲慢、驕縱的習氣
這些都是別人告訴我的。
我沒覺得,自己是啥修行的上等根器,自然也沒啥可傲慢、驕縱的。正如師父所說,我的成長環境,屏蔽了很多俗塵雜染,算是利於修行的,卻仍一無所獲,既沒明心見性,也沒得啥自在神通。
“怪不得,小時候奶奶不告訴我,也不許我亂問我還以為,奶奶是怕你傷心,原來還有這些個‘典故’啊。照你這麽說,你還是個小福人兒呢?”林青咂摸著嘴,像品著啥滋味似的。
我也不知道,這樣成長在佛門,是幸還是不幸,但我感恩所有給予我愛和幫助的人,更感恩慈安師父。
不僅因為,她收養了我,更因為,她對我不同凡俗的教育、引導在收養我、教育我的問題上,她向來是不走尋常路的楷模。
她先是不顧廟裏其他師父們的反對,力排眾議把我留下,後又找來自己在家時的侄女、侄女婿,愣是讓他們bàn lǐ了領養手續。
也不知她是怎麽做到的,不僅說服了親戚,還走了正軌的法律程序,讓我正兒八經的脫離了孤兒行列。
所以,我不僅有很多的媽媽,還有名義上的“父母”。
我是個有“家”的孩子。
據說,我的名義“父母”,結婚好多年都沒有孩子。師父告訴他們,收養了我,就會有自己的孩子了。
說來也怪,在bàn lǐ完領養手續的一個月後,我那名義媽媽,就被檢查出了身孕於是,她真正做了母親。所以,我下麵還有個弟弟。
“那你可真是個小福人兒了,我得多挨著你點,沾沾光”林青美滋滋的把架著我的胳膊緊了緊,又沒臉沒皮起來。
“得意忘形了是吧?”我把他要靠過來的腦袋推到一邊去。
要不是我受了傷、他也虛弱,需要相互攙扶著前進,我能跟他這麽勾肩搭背的?
忍了,忍了,回去再說!
“沒有,沒有,哪敢啊,我就是沾沾福氣”他受不住我犀利的目光,急忙斂了笑改了口,“你接著說,接著說,這都有家了,為啥還住在廟裏?”
是啊,怪就怪在這裏,我也想知道啊——
我有了“父母”有了“家”,但慈安師父卻仍把我養在廟裏。
師父們都說,幹脆剃了,讓我做個小沙彌尼2。可慈安師父不同意。
她既不讓我做孤兒,又不讓我做小沙彌尼,但我還得住在廟裏。她給我辦了戶口,給了我世間的身份。
心辰,就是她給我起的名字,卻連個姓氏也沒冠上。
師父說——
心,即自性,本自具有。萬法唯心所生,萬事萬物莫不從之而出。佛法,本是心地法門。
辰,光也,洞達真如本性,照徹宇宙萬物之辰光。
心辰,即心光,自性之光。
這是我名字的寓意,亦是她的期許。
她願我能如這名字一般,破迷開悟,彰顯自性之光,明悟一真法界3,照徹十方,為眾生指明方向,引渡彼岸。
她將我入廟的日子,定為我的生日,填在了戶口簿上。她說,那是我此生慧命4的開始。
1991年2月28日,正月十四,月亮將圓未圓的日子。
“2月28,正月十四,離元宵節隻差一天我記住了”林青悄聲念叨著。
是啊,隻差一天——
新年元月,萬象更新。將圓未圓,月滿則虧。
慈安師父說,一切剛好,這才是人生,這才適合我的修行。人生沒有圓滿,娑婆世界5,本就是充滿苦難和遺憾的世界。
人生無限事,莫錯好時節,花未全開月未圓。
她說,這是我此生修行的好緣起6。
可是,說到修行,她卻對我實行放養政策。她既沒給我剃度,也沒正經教過我什麽“厲害”的本事。在她眼裏,貌似“慈悲心”,就是致勝的法寶
這一晃下來,已經十五年了。
我的修行,在那些嚴厲正統的師父們眼裏,實在是有夠不思進取、吊兒郎當的
對於佛門的種種戒律教條及理論知識,我總是升不起太大的熱忱。好在,我也不是出家人,師父們對我雖嚴厲,但也沒有太高要求。
這麽多年,我讀了那麽多經書,卻背不下一部完整的經文,對各種咒子倒非常感興趣,學得快背得快,背下後誦持得也比一般人要快很多。
雖然,我理論學習得不咋地,但我很熱衷於修法。雖然,我不知道真正的修法是什麽,也沒人教我。
沒有師父願意教我修法,他們隻教我好好在心地上用功夫。這一點上,他們都很心齊,也很有心得,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例如,吃飯的時候,讓我看心;睡覺的時候,讓我看心;受了委屈,讓我看心;得了誇讚,還讓我看心總之,吃、喝、拉、撒、睡,睜眼、閉眼,都要看心!
“看心幹嘛?”林青問。
我瞥了他一眼,鄭重的把師父們的訓誡念叨了一遍——
師父們說——
看得到心,自然守得住心;守得住心,自然如如不動;如如不動,自然了然自知;了然自知,自然獲本妙心;獲本妙心,自然常住不滅
“這麽高深?”林青撓著頭問。
“那可不?”我很是自豪的揚了揚頭。
“那你心看得怎麽樣?”
“”我斜睨著他,用眼刀瞄準他。
“好,好,你接著講,我不打岔了”
————————————————
1龍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故龍象,用以比喻,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現多用來形容高僧大德,對出家人中傑出人物的尊稱。
2沙彌尼:未滿二十歲出家的女子,受過“沙彌十戒”。或年齡已超過二十,但未受具足戒者。
不論何種沙彌尼者,必須受持十戒,方能正式稱為沙彌尼。
滿如上條件,男子,則為沙彌。
3一真法界:自性涅盤、勝義諦相、真如實相、絕對真理等。
一,即無二,遠離分別有無,不可言說彼此,故名為一;
真,即不妄,絕對不虛,體常顯露,法爾不變,故名為真;
交徹融攝,遍為一切法的真實自性,故名法界。
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故為一真法界。
4慧命:針對**的“色身身命”而言,法身以智慧為生命。如色身必賴飲食長養,而法身必賴智慧以長養。若智慧之命夭傷,則法身之體亡失。
5娑suo婆世界:佛教說法,即我們所在的“三千大千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亦是受釋迦摩尼佛教化的世界。
“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
6緣起:重要佛教術語,一切有為法,皆待緣而起,都是因各種因緣而成,此理即為緣起。
任何事物都因為各種條件的相互依存而處在變化中,這是佛陀對世間現象的成住壞滅的原因、條件所證悟的法則——緣起性空。
緣起,亦可引申為事物的起因,起源。
爭取下周入11月,每日二更,懇請追看的親,點擊“加入書架”、投推薦票。已建書友群:678589709,歡迎有緣人加入,更多佛學知識分享在群中。感恩一路閱文的你們。願大家一切順利、吉祥如意。菩提梭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