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元

字數:4442   加入書籤

A+A-




    天剛亮,雞叫三聲已過,但還沒有人醒,逍遙峰上還是夜晚一般寂靜。隻有後山的一處別院裏有陣陣破風聲,衣衫獵獵作響,似是有人在練武。

    逍遙峰的人大多知道,這別院裏隻有一個怪人居住。此人從不出這個別院,故而平日裏從沒有其他弟子見過他,似乎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修煉,也從不見誰來拜訪。逍遙峰上的弟子都隻當他是個怪人,原先私下裏有不少人議論。偏偏他是青玄道人的關門弟子,隻要想在逍遙峰繼續修行下去,弟子們就不敢讓執劍長老聽到一絲一毫關於他弟子的流言,所以大家也都不觸這個黴頭,就當做逍遙峰沒有此人。

    這個怪人叫做唐臨,據說是青玄道人救下來的遺孤,天資聰穎,是練劍的奇才。青玄道人愛才心切,故而將畢生所習劍法傾囊相授,似乎想再培養出一代劍聖。

    而此時此刻,正是唐臨在別院中練習劍法。隻見他腳踏七星圖,右手執一柄普通的長劍,舞得颯颯作響。手上的劍每變一招,腳下就換一個方位,直到七個方位踏過一遍,就突然變換劍招路數,重新踏著七星圖繼續出劍。七七四十九招走過一遍,唐臨方才收劍而立,調理氣息作暫時休息。

    若是有人在一旁觀察,一定會頗為疑惑。這一套劍法練完,精妙之處盡數展現,甚至劍意的玄奧之境也從一招一式之間流露出來,缺偏偏少了元氣的波動,隻有其形,毫無威力可言,或者說,隻是一個花架子。

    青玄道人就是一旁觀察的人,看見臨風已經收劍,不著痕跡地點了點頭,旋即便走上前去。

    唐臨剛剛調息結束,餘光見到師尊前來,連忙抱拳施禮,問候道:“師尊。”

    青玄道人輕輕擺了擺手,說道:“禮就不必了,我來是有事情。”

    唐臨卻並未抬頭,聽到師尊的語氣,心情更是有一分凝重,問道:“不知師尊有什麽事?”

    青玄道人負手而立,輕輕歎了口氣,似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一般,說道:“為師決定讓你下山,這幾準備一下,可以開始修煉元氣了。”

    唐臨心中思緒萬千,嘴上隻得答應,也不多問,臉上卻是欲言又止。青玄道人百餘年的閱曆,心思何其敏銳,又怎會不知臨風的想法,便開口解釋道:“你修煉《一心訣》十餘年,習練天下劍法,劍心已然形成,已經具備了修煉元氣的要求。此番讓你開始修煉,是要你下山,三個月後陵城會開辦這一屆的‘九州評劍’,我要你參加,至少拿到前十的名次。好了,十日之後,至少修煉到出元境二重,午時來葬劍池找我。”

    青玄道人話剛講完,便負手轉身離去,留下帶著滿腹疑問的唐臨。

    唐臨心中許多疑惑卻無處詢問。師尊為何讓自己參加“九州評劍”?拿到前十的名次又有什麽作用?“九州評劍”之後呢,自己是回來還是繼續留在山下闖蕩?

    唐臨按下心中的疑問,轉身回到屋內,旋即盤腿打坐,沉靜心神,開始修煉元氣。

    天下之大,江湖動蕩,習武之人不計其數,卻罕見有人直至十九歲才開始修煉元氣,少了數年的元氣溫養丹田,強化身體,基礎打得過晚,以後的習武之途更加艱難。偏偏唐臨修行的功法《一心訣》極為特殊,要求在修煉元氣之前先煉劍心,劍心純粹,方能元氣純粹,省去之後凝神境的剔除元氣駁雜成分的步驟,後發而先進。

    隻是這樣的功法,要求修煉者的天賦極高,再加上修煉難度過大,過程又太苦,至今無人敢於習練,而青玄道人卻有這個信心,讓唐臨修習這門功法。

    朝陽初生,光輝剛剛灑向大地,此時正是天地蘇醒之時,正是修煉的好時機。

    唐臨心思平靜,默念心法口訣,呼吸吐納之間,一絲一毫的天地元氣被吸入體內。

    元氣生發於天地之間,如果想要為人所用,需要各類功法各顯其能,將元氣從經脈中運行一圈,最後匯集到丹田之中,成為武者能夠調用的元氣。

    唐臨小心翼翼的控製著這一絲元氣,一點一點地用心神引導著它,讓他順著《一心訣》的經脈運行。每一絲元氣緩慢地走遍全身經脈,就會被唐臨控製著回到頭頂百會穴。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元氣被引導匯集於此,凝成一滴暗黃色的元氣液滴。然後似是受到一股力量吸引一般,液滴自百會穴墜落,直接落在丹田之中。

    丹田之中本來空無一物,隻有武者修煉出的元氣充盈其中,而唐臨的丹田之中,卻有著一柄倒懸的乳白色小劍,正是唐臨修習《一心訣》、十年來習練天下劍法所溫養而成的劍心。

    液滴下墜,正撞在小劍的劍柄之上。液滴觸碰到小劍的一瞬間,一股暢快淋漓的感覺霎時間充滿唐臨的四肢百骸,讓他險些叫出聲來。

    而那暗黃色液滴似乎進入了小劍之中,立刻消失不見,卻從小劍的劍尖上釋放出淡白色的元氣,散開在丹田之內,唐臨第一股元氣就這樣修煉成功。

    唐臨心中卻並沒有一次成功的欣喜,而是更加專注地繼續控製元氣,於是,不斷地凝結液滴,又不斷地由丹田內那柄小劍剔除掉雜質,化為最純淨的元氣,填充著唐臨的丹田。

    無數人第一次修煉元氣,努力靜氣凝神,卻難以控製那細微的一絲元氣,往往失敗十餘次才能有一絲元氣成功被吸納進丹田,而唐臨卻一次吐納就成功,如此天賦,如此驚人的修煉速度,足以讓世人驚歎。

    元氣的修為雖然不能直接決定實力,卻足以影響一切。隻要元氣雄厚,一招一式的威力也會增強,戰鬥的耐力也更加能堅持,勝負之間也是元氣的修為起著作用。

    修煉是最枯燥無味的事情,長時間的集中精神去控製元氣更加讓修煉變得辛苦,唐臨卻是似乎不知疲累,枯坐一整天,結束修煉之時,已經是入夜時分了。

    感受著丹田之中一天下來積攢的微弱元氣,唐臨不經意間搖了搖頭。這樣的速度太慢了,別說拿到“九州評劍”的名次,能不能下山之前達到出元境三重的修為都是難事,如何完成師尊交代的任務?

    放在天下都足以令人震驚的速度,唐臨居然依然覺得不夠快,若是他人得知,怕是又要驚的說不出話來。

    念及此處,唐臨一改往常雲淡風輕的做派,陡然變得有些焦慮起來,旋即提起架子上的長劍,走入別院中,踏著月光習練起劍法來。此時此刻卻不同於往常,每一次劍起,都會引起天地間元氣的震動,即使是非常微弱的一點點,也足以說明與以往的不同。而這劍招激蕩出的元氣,也會隨著唐臨的呼吸進入體內,再由唐臨所習練的劍法所調動,走遍全身經脈,最後成為唐臨自身的修為。

    以武修武,雖然效果緩慢,但有助於穩固修煉出來的元氣,而且勝在不需要耗費精力,隻要專心於招式。

    月光之下,唐臨修長的身影顯得格外的清冷,劍法之中卻尤為堅毅果敢,劍氣激蕩的動靜也越來越大。劍尖上的元氣逐步凝聚,藍色的光華隨著長劍揮舞的痕跡漸漸形成一條條匹練,環繞著唐臨的身周,如同流水一般。而後唐臨淩空一刺,一條晶瑩的藍色光芒激蕩而去,擊在半空之中,引起陣陣波動。

    這一招,是青玄道人的成名之作——“玉井天池”。修煉至純熟,凝練的元氣可以化作絕世絢麗的光華,如同天池之上的水流淌到凡間。但是此招卻並非華而不實的劍法,反而帶著不容沾染的威嚴與靈氣,能夠鎮壓所麵對的一切。

    此時唐臨施展這一式劍法,元氣修為的不足使得劍法威力羸弱,但其中的元氣運行和意境的顯露卻是已然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日修為上升之時,唐臨便可像青玄道人一樣,憑此一劍聲名鵲起。

    一連七日,唐臨就這樣靜心修煉元氣,鞏固功法修為,每天的作息雷打不動,隻有吃飯的時候才暫停修煉,吃過飯後,又回到別院中練習劍法。

    而就在第八天傍晚,隨著唐臨心神所動,又是一滴元氣液滴滴落在那乳白色的劍心之上,而丹田之中卻已然充滿了元氣,劍心所釋放的新一股元氣無處可去,帶動原本的元氣到處亂撞,竟是要將丹田撐破。

    唐臨知道,突破境界的時機到了。

    劍心似是知道唐臨的心思,竟主動開始吸引周圍的元氣,而丹田之中的元氣卻毫不聽話,隻四處亂竄,一心想掙脫束縛,衝破丹田好回歸天地之間。唐臨此時不敢分心,全神貫注地控製每一股元氣向劍心靠攏。

    元氣隻知亂逃而唐臨全力追趕,再加上劍心相助,丹田內的元氣終於被聚集在劍心周圍,緩緩形成一個氣旋,圍繞著劍心旋轉。

    修煉八日,唐臨凝練元氣氣旋,踏入出元境二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