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敗下陣來

字數:9516   加入書籤

A+A-


    求書,找書,請發站內短信給管理員,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m.bqg8.cc

    爵位不成,找事兒不止是吧?

    上回程熙摔馬,雖然沒什麽證據,但十有□□就是他們娘兒們幹的。無論如何那還是暗挫挫進行的,這次就明著欺到她頭上來了?

    這次是蘆花,那再下次,就該她了是吧。

    她就明著打她了,看她鄭氏能如何。

    想明著來,可以去府衙,咱們台上對撕也行。

    想忍著來暗的,那就來吧。出什麽招她都接著。

    武梁當然不敢在人家地盤上多耽擱,幾乎是四擊得手,便想要迅速撤退,一邊還擺一副趾高氣昂怒氣騰騰的樣子,邊撤邊放話道:“蘆花的命,就包在你身上了。她落個什麽下場,你就給我照樣預備著自己!”

    鄭氏是她爹在充州穩住腳後,才帶過去安家落戶的,並不是真正的西北原住民,身上那種狂放很有限。並且這些年父兄男人一直罩著的,後來又做了侯夫人許多年,哪怕自己男人死了,在充州也無人敢對她無禮半分。

    總之她哪受過這個,當時就懵在那兒了。

    她身邊跟著一個丫頭一個婆子,也是後來回了京,怕被人說充州帶回來的不懂規矩,在內宅裏走動時,特意選的斯文人。相較之下,武梁這行為,根本就是未開化的野蠻人。

    總之武梁忽忽都打完了,鄭氏身邊的丫頭婆子才呼喝聲起。可惜就那麽兩個人,又想保護主子,又想拿住武梁,實在是不得其法。

    那邊老夫人也回過神兒來,拍著桌子叫著:“反了!反了!來人,來人!”

    上門打人這行為,且不說理由如何,實在是蠻欺負人的。也難怪老夫人氣得,也不比鄭氏好多少了。

    可惜一時之間也來不及,鄭氏原本不想關於“通敵”這樣的大事兒鬧得人盡皆知,知道武梁又上門之後,還特意身邊隻留了親信,外麵清過場的。這會兒縱使有人,也守得比較遠。

    老夫人自己身邊兩個婆子一個丫頭,也不太敢來招惹武梁她們,明顯她帶的人有功夫嘛,鄭氏那麽一個弓馬嫻熟的,都白白挨打還手不得,更別說她們了,人家都是弱女子嘛。

    所以她們都擠在老夫人身前,擺出副舍身保護老夫人為先的架式,並沒有人往武梁這邊來。

    鄭氏被打,羞惱氣恨得想吐血,她身邊丫頭婆子雖然不敵,但拚命護主的架式還是擺得很象樣的,兩個人顧不得武梁,隻管一左一右在挾持著鄭氏的兩位“大嫂”身邊左衝右突,試圖先解救出自家主子來。

    被踢踹了自然是要殺豬似的嚎的,得著機會了抓撓撕扯那麽兩下也是有的,總之場麵還是噪雜混亂的。

    沒人攔著,武梁當然繼續往外走,一邊也繼續放話:“想誣陷蘆花通敵賣國?有證據你報官去啊!無憑無據你憑什麽汙誣好人私設公堂?”

    再說誰會信蘆花一個丫頭通敵?她能掌握什麽機密要聞不成?倒是你一赫赫威威前侯夫人,現如今成了鬱鬱寡居之人,才會心有不甘吧,才有能耐有理由通敵吧,才可能出賣核心消息吧?”

    你嚴刑逼供,是急於找替罪羊替自己遮掩吧?還是在謀劃什麽見不得人的陰謀?你想抓誰就抓是吧,那來抓我啊,蘆花是我的丫環啊,你反正會誣賴好人嘛。還有府門外那些隨我同來的人,還有外麵那些知道我來了程府的所有人,你都一並派人抓起來啊。你夠能耐,你可以不守律法一手遮天,那你將大家都抓起來啊。”

    隻要我還有口氣在,隻要蘆花沒能安然回來,我便絕不與你善罷幹休……”

    也不知道是武梁哪句聽進了老夫人的耳朵裏,反正老夫人很快反應過來。什麽通敵賣國,這話是可以亂說的嗎?不管是鄭氏還是武梁,誰沾上這個對她程家都不好,當然不能鬧得人盡皆知。

    老夫人拍著桌子喝道:“都給我住手!住口!”

    正好外麵有下人聽到呼叫湧了進來。老夫人又讓人退下了,隻使人去叫程向騰,“家裏有客,請侯爺過來。”

    轉頭又對兩個女人警告道:“都給我消停點兒,等侯爺來了再說道!”

    鄭氏縱使心有不甘,也明白通敵這事兒,實在可大可小,外間男人們拚死血戰,裏麵女人們撕扯這個,實在是大忌。鄭氏自家男人父兄就是為國殺敵的,對這事兒的感受可比武梁深多了。

    既然老夫人攔了,鄭氏順勢也就不出聲了。總之這女人打人是事實,這事兒就得程向騰出麵,大家才好談條件。

    至於回報這個女人,那可以容後再說。

    倒是武梁,根本不理會老夫人的話,自顧自的仍然往外走。

    程老夫人和鄭氏也沒有讓人再攔她,畢竟擔心她帶來的人在府門外鬧起來,越發不好看相。老夫人最後隻衝武梁輕飄飄撂了一句話,“但凡外間傳出半句於程府不利的相關言論,你就給我試試!”

    武梁表示她是不想試的,不過若是蘆花小命不保,她也不怕用這條小命奉陪到底。

    ···

    武梁是真的留了不少人在程府門外等著呢。並且她一進程府,就讓人去通知了程向騰,告訴他她來了,她找事來了,“你們程府,必須得對蘆花的事兒給個說法。”

    所以她在打了人後,還想著不管鄭氏或者老夫人招呼來多少人,她都要堅持著互撕一陣兒,然後等著程向騰來救駕。不管程向騰最終會判定她有理沒理,反正能先攔著不讓她現時現刻吃拳腳上的虧就是了。

    隻是沒想到程家的女人們理智回籠很快,竟然沒有使蠻力組織人馬死攔她不放,讓她輕易地就出了院門兒。

    院門兒外,又遇到了程向騰。

    程向騰本來是得知武梁這時候上門,猜著她不會幹好事兒,於是便急忙往內院過來。沒想到人還沒到,就聽說了武梁打人行凶事件。

    蘆花被程府人帶走之事,程向騰是過了好幾天,直到武梁找上門來才知道的。這讓程向騰深覺府裏鄭氏全權主事很不妙,所以他最近在內外院都用了些心思。

    因此他此番得知武梁打人這事兒,就比鄭氏遣去的婆子要早。

    程向騰一聽,這女人真膽肥呀,領著仨蝦倆米的,就敢來程府演全武行來了?

    並且,下手真快呀。既然讓人給他遞信兒了,等著他過去再動手不成麽?

    也不怕被反捶一頓去?

    程向騰急得什麽似的,抄小路提氣縱步的一路快趕啊。

    不過到了院門口,他倒沒有急著進去,而是先在院外聽了聽動靜。

    不管怎麽說,打人這行為真是相當惡劣。

    如果他進去現場,肯定會被逼著,要他對如何處置武梁以下犯上這行為,給個說法表個明態。

    可武梁連人都打了,還會老老實實低頭認錯麽?她肯定是要鬧的。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鄭氏突然表示要把蘆花全須全尾還回去了,做為條件,讓武梁哪怕自殘呢,沒準這女人也會乖乖討饒聽話。

    程向騰可不願看到這類情形發生。她又不是無理取鬧,犯上就犯上了,他不要誰動她分毫。

    隻不過,長輩在場呢,他也不願硬頂。

    所以程向騰兩手準備,如果武梁要吃虧,他就趕快出麵攔著,然後不容分說怒氣衝衝把人先帶走再說……

    如果她沒有,那他最好就裝不知道悄悄遁了去。先將事兒放一放,等大家都冷靜一些再說。

    再說鄭氏剛被打過,此時臉上必然非紅即腫,怎麽也得過上兩天才能消了去。

    那他就過幾天再出現,那時她臉上好了,到時無憑無據無嚴重後果,便好說話許多。

    結果才到院門口站了那麽片刻功夫,就發現武梁根本不需要支援,竟就安然出來了。嗨,果然能耐呢。

    程向騰看著武梁,繃著臉直瞪她。——讓她放心等著,蘆花這事兒他來處理就好。偏不聽,偏要自己鬧騰!

    瞧瞧幹的這事兒,倒一時痛快了,怎麽善後想過嗎?

    武梁看到程向騰,也不理會他,翻他個大大的白眼,仍然硬著脖子快步走。

    其實有暗暗的鬆了口氣。程向騰來了,鄭氏她們就算放狗來追,也有人替她擋了吧。

    程向騰也沒出聲叫她,盡快離開這是非之地,當然是對的。

    他自己站那兒瞪著那背影看了一會兒,然後又笑了。

    膽大敢鬧,還不是因為知道他在府裏,知道他會護著她!

    心裏有那麽一絲兒美。

    不過又微微有些小心酸。為個蘆花這樣潑皮,全不顧自己的安危,橫衝直撞蠻幹呢,什麽時候也為他這樣呢?

    想了想又搖頭,算了,他才不要她為他奔忙操心呢,任何時候都不要。

    隻是,上次頂撞娘,這次與鄭氏直接大打出手。她在長輩麵前這般姿意而為,明顯沒把親事成否放在第一位。否則,無論如何也該忍到成親以後,再去甩巴掌吧。

    還有,程向騰覺得武梁上門來鬧,是對他的不夠信任。他說了蘆花的事兒交由他負責,她還又是自己鬧騰,又是找唐家找誰的四處忙張。

    ——這都讓他相當鬱悶。

    算了,這些秋後再跟她算帳。程向騰自個兒抿抿唇,看著武梁的身影一路走遠了,院裏也沒有人追出來,於是他交待身邊的人去跟老夫人稟一聲,“就說我去送薑姑娘,已經出門了。”

    然後忙跟著閃人了。

    ···

    那邊老夫人和鄭氏一聽程向騰竟然走了,並且是護送行凶者走的,心裏哪能痛快了。

    算算時間,武梁那裏沒人攔著,走得快的話,也該走到二門甚至出了門去了。

    鄭氏臉色難看,又是追問程向騰的小廝,又是反複詢問她自己遣出去找人的婆子。

    最後表示懷疑,難道說侯爺大人完全不知內宅裏的戰爭,就這麽和有情人卿卿我我去了?

    倒是老夫人,不管事出何因,媳婦兒和兒子相較,當然總是要護著親親兒子的。

    原本還覺得程向騰不理會自家大嫂被打,也有點兒過了。

    如今一聽說遣去傳話兒找人的並沒見到程向騰,就鬆了一口氣,“侯爺還不知道那女人做了什麽吧?他送那女人出門,兩個人沒說什麽嗎?”

    老夫人是對著程向騰的小廝說的,小廝一臉實誠樣,忙答道:“說了,侯爺讓薑姑娘別總往外跑,說沒過門急著往婆家跑會被人笑的。讓薑姑娘有事著人捎信兒給他,他去承辦。讓薑姑娘安心呆著繡幾樣嫁妝,等侯爺早日接她進門兒……然後侯爺被薑姑娘啐了……”

    老夫人無語。心裏卻明白,這話肯定是說給她聽的,這是一心要娶那女人進門哪,還早日?

    你著人去尋侯爺,送個信兒給他,就說薑姑娘今天在府上鬧得不象話,讓侯爺回來做個抉斷。”

    那小廝不肯動身,“侯爺說,讓奴才帶著蘆花姑娘給薑姑娘送回去,否則不準奴才去見他。”

    老夫人也正要問鄭氏這事兒呢,便轉頭要鄭氏將事情說明白。

    上回隻說找人家丫頭問點兒事,結果鬧到這麽嚴重?鄭氏這打挨得冤不冤,她也需得自辯清白。

    實際上老夫人現在確實已經不怎麽管事兒,對於鄭氏,她一向覺得是個有見識能主事兒的人,對她和程向騰一樣,很有些老來從子,大事小非都聽從他們年輕人的意思。

    如今細細問得刨根問底兒,可見已經相當不滿和不信任她了。

    鄭氏避重就輕給老夫人說了說情況,無非是審訊尼泊得到消息,然後擔心武梁主仆給程家釀下禍端,因此拿人審訊,沒想到武梁反應如此激烈,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踩了痛腳,如今人能不能放,得和侯爺細細商議一番再說。

    然後就說自己臉上發燒,要回去塗藥,辭了老夫人回自己院子去了。

    武梁出府走了,鄭氏倒也不急。她長這麽大,還沒有被打了,連北辰那些蠻子都不曾。這一次,說出大天去,她也不能放過這個賤人。

    程向騰想要保住這女人,無論如何得給出讓她滿意的結果。隻要她烈哥承爵事成,她管他二房娶個什麽樣的女人進門呢。

    鄭氏想,既然聖上推三阻四,她也不求承爵的事兒速成了,由著程向騰慢慢兒磨吧。隻不過,她要利用武梁這犯上的舉動,讓程向騰把從前口頭說的讓爵程烈這事兒,如今書麵寫下來。

    有了這東西在手,程向騰就會盡心很多吧。聖上那麽關愛信重他,也不忍看他落個言而無信名譽盡毀被天下人恥笑的下場吧。

    到時候為了個好名聲的,隻怕那邊辦起來,就會積極主動多了。她再做些推動,這事兒肯定很快就能落實了呢。

    ···

    武梁也沒指望鄭氏放過。或者說,她真的希望鄭氏別放過。

    她去打人,一方麵是想泄憤。把蘆花打成那樣,不讓鄭氏親自挨上,還真當她自己一臉高貴乎扇上不疼呢。一方麵也是恐嚇,免得審蘆花審得久了,一個不耐煩將人滅了,真當十兩八兩銀子能賠命擺平。

    當然最主要的,是打草驚蛇。

    除了蘆花,還有帶走蘆花的那些人,至少好幾個活人吧,竟然不見蹤影也沒有後續的動靜。

    她的人沒能查到消息,唐端謹那兒沒消息,程向騰這裏沒消息。雖然蘆花失蹤才兩三天,但蘆花上次被打得昏迷不醒,分分鍾可能再也醒不過來,武梁實在有些沉不住氣了。

    畢竟這事兒大家都不想鬧開,幾方人馬都是暗中尋訪,沒有拉網全城搜捕那樣的方便快捷。道理都明白,還是心裏慌。

    尤其現在,鄭氏挨了打之後,竟然還是沒動靜的樣子,武梁心裏越發慌。

    沒有消息可不是好消息。

    結果這裏還沒查到什麽信兒,那裏昭明寺卻傳來個另類的消息:惠太妃不知用了何種說辭,一番書信來往後,已經成功說動宮裏兩位太後,將於下月初攜遊昭明寺。

    武梁驚了一驚,略想了想惠太妃是要幹嘛,如果惠太妃惹了大事兒,自己作為惠太妃新鮮出爐的幹妹子會不會被連累,以及,她做過的一些安排會不會事發。

    然後這還擔著心呢,就在第二天,關於蘆花兒也終於打聽到點兒相關消息來了:鄭氏派人去南水莊,把蘆花的家人也給綁了來。

    顯然要以此威逼蘆花招供。——真是壞消息一個挨著一個,還不如沒有消息。

    武梁咬牙。然後也顧不得多理會太後死活了,她更擔心著蘆花的安危。尋思著實在不行,讓鄭氏至親也失蹤一個?看看她敢不敢交換。

    收拾誰好呢?鄭氏娘家人都在西北,那裏離得遠來不及不說,又是人家大本營一樣的所在,聚積的兵痞子們可惹不得。而京城,最能讓鄭氏肉痛的,自然是她的三個孩子。可他們更動不得,那是程家的孩子。

    所以還是隻有鄭氏可動啊。可是,難道她能再打上門去?

    隻怕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吧,她敢再去一次,鐵定隻有被揍的份兒了。

    她能出黑招將鄭氏也綁了麽?能麽?能麽?

    武梁第一次,心慌得完全坐不住。她有很不好的預感:再拖下去,若蘆花捱打不過,或者看著親人在她麵前被刑詢吃逼不過,出賣她就未必,但她很可能——尋死。

    她若沒了,鄭氏再讓她的親人多吃苦頭也沒了意義,蘆花就忠義兩全了。

    武梁覺得蘆花很可能這麽幹。

    她上門打的人,她親自甩的巴掌,她是想將鄭氏的矛頭引到她身上來,能針對她耍招子亮刀子。結果鄭氏竟然對她這樣的羞辱置之不理,一味的拿蘆花說事兒。這個女人,主意定得很哪。

    這是要拿她們主仆,跟她兒子的爵位死磕到底是麽?

    武梁想,無論如何,這局鄭氏贏了。反正她是坐立難安,很想勸著程向騰,給人家使把勁兒出把力,讓那死小子快點兒當上世子吧,老娘怕了他們了。

    無論如何,先把蘆花救回來再說。至於那娘幾個,她目前手無良策,需要從長計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