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晉王楊廣二

字數:3427   加入書籤

A+A-


    韓世諤三人且走且聊,就來到了禦花園,禦花園是一處以精巧建築和緊湊布局取勝的宮廷園林。

    韓世諤頓時覺得眼前豁然開朗,眼前出現了一片廣袤的平地禦花園的麵積並不大,其南北深三百米,東西闊兩百四十米,但古柏老槐與奇花異草,以及星羅棋布的亭台殿閣和縱橫交錯的花石子路,使得整個花園既古雅幽靜,又不失宮廷大氣。

    這裏就是隋文帝楊堅他們,茶餘飯後、休息遊樂的地方。

    禦花園的園林建築,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台樓閣,園內青翠的鬆、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

    禦花園內共有四座亭子,北邊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於水池之上,隻在朝南的一麵伸出抱廈,南邊的萬春亭和千秋亭,為四出抱廈組成十字折角平麵的多角亭,屋頂是天圓地方的重簷攥尖,造型纖巧,十分精美。

    兩座對亭造型纖巧秀麗,為禦花園增色不少,園中奇石羅布,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

    園內樹木散布在園內各處,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絳雪軒前擺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經曝曬的朽木,敲之卻鏗然有聲,確為石質,尤顯珍貴。

    園內甬路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組成九百餘幅不同的圖案,有人物、花卉、景物等,沿路觀賞,妙趣無窮。

    在一座亭台樓閣裏,他們三人剛一座下,就有一隊隊的侍女,忙碌地端茶送水。

    兩位將軍,真乃是少年英傑啊。”楊廣他們一座下,又是誇了他們二人一句。

    殿下多禮了,下官擔當不起……”韓世諤、宇文化及也是拱身回道。

    楊廣笑眯眯地,看著韓世諤良久,又道:“本王記得以前,曾在大興殿裏見過韓將軍一麵,那時匆匆擦肩而過,竟未與韓將軍盤桓結交,實本王之過也。”

    韓世諤對此卻沒有什麽印象,隻能回道:“有緣自會相逢,今日與殿下相遇,亦是緣分。”

    楊廣聞言,大笑道:“好一個緣分,不錯,今日與韓將軍再次相遇,也是一種興事…!”

    ······

    他們三人,在這裏談了半個多時辰,直到楊堅派人來找晉王楊廣之後,方才各自散去。

    顯而易見的是,晉王楊廣似乎是有意拉攏韓世諤,其實也能說,他是在拉攏韓擒虎,跟他手下的十幾萬,經常跟突厥人拚殺的涼洲軍的精銳將士,於是楊廣就時不時的跟韓世諤示好,並不停套近乎。

    他話的意思,韓世諤、宇文化及二人都知道,宇文化及也是當著楊廣的麵,多次表示會盡棄前嫌,從此通力合作,會親如兄弟之類的一般的相處。

    宇文化及的話語,讓韓世諤的心裏,頓時感覺到一陣強烈的別扭。

    因為實在是太過於虛偽了,韓世諤明明感覺到,這宇文化及仍然是在咬牙恨著他,偏他的臉上,卻能擠出一堆笑容來,極度誠懇的說出狗都不會相信的,那些官冕堂皇的話。

    至於宇文化及那邊,且不論他是真心還是假意,或者是故作姿態,這些其實都不重要。

    因為他的兒子跟外人鬧了別扭,這等雞零狗碎的小事,根本就輪不到他來親自料理,唯一讓他這麽做的原因,恐怕就是因為這件事情,鬧得已經讓皇帝楊堅知道了,而且他極度希望自己的兒子,今後還能繼續留在給事營裏當職。

    宇文述可不希望,隋文帝楊堅因為這件事情,討厭上了自己的兒子,從而影響到兒子將來的仕途與發展,或者給宇文家族蒙上什麽陰影,埋下什麽隱患。

    至於晉王楊廣,則是用意更加明顯,因為他就是在拉攏人。

    韓世諤現在成為隋文帝身邊,寸步不離的禦前近將,這就意味著,韓世諤能夠見到、聽到許多人,包括他這個最受寵的皇子,也見識不到的東西。

    這對一心爭儲的楊廣來說,實在是太有用了。

    可是韓世諤的心中,早已經認定了,目前要離這個楊廣遠一點,否則要是讓楊堅忌諱的話,遭殃的可是整個韓氏一族。

    眼看到了給事營軍營的開飯時間,韓世諤和宇文化及二人,就結伴朝營地趕去。

    在其他人看來,韓世諤、宇文化及二人,也就真像是盡棄前嫌,不打不相識的一對好兄弟,你一句韓兄,我一句宇文兄的喚著,並肩談笑著走進了軍營。

    給事營的軍士們,看到這副情景,都是有點傻眼愣神了,心道:這是怎麽回事來著?不是說,一山不容二虎嘛?這兩頭老虎,什麽時候開始攀起交情,做了朋友?

    讓他們沒有想道的是,繼韓將軍與宇文將軍握手言和之後,給事營中再次傳出一件怪事,前些日子被韓將軍,毒打到幾乎殘廢的賀若將軍,捂著還在流血沒有結好疤的屁股,慢慢的挪到韓將軍的公銜裏,當眾推山倒玉的,向韓將軍賠禮、認錯。

    大有點廉頗,當年負荊請罪的味道。

    韓世諤見他這麽做,自然也是順坡下驢,給足了賀若錦的麵子,也反過來給他賠了個不是,兄弟長、兄弟短的執手撫肩,把酒言歡。

    當天晚上,都尉韓世諤、四名校尉來淵、宇文化及、張元備和賀若錦,在加上柳述與其他一些文官佐將,大擺了一場宴席,算是給新來的宇文化及等軍官接風洗塵。

    在外人看來,這絕對是一幕,不打不相識、英雄惜好漢的場景。

    但是隻有韓世諤等幾個人,自己心裏清楚,大家這都不過是迫於隋文帝楊堅的壓力,不得不擺出一副和睦相處、攜手奮進的模樣。

    至此大家,也就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們同僚之間彼此的矛盾再大,也大不過皇帝,大家內鬥和競爭的底線,就是不能違背了給事營,為皇族服務、保護皇族的宗旨,不能在惹皇帝不快,否則,大家可都得要吃不了兜著走。

    各位書友大大,您們的票票,發點給十月好嗎?求推薦票、月票、那個、那個還有打賞,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的支持!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