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收服李靖四

字數:3019   加入書籤

A+A-


    李靖點了點頭,笑道:“不錯,他確實是這樣的人,為了表明自己的胸襟寬廣,最近陛下下令,把連高熲等一群文臣武將,都重新授予了一些榮譽官職,卻又沒有實權…。”

    “真正掌握大政方針的是蘇威、虞世基、裴世矩、裴蘊、宇文述這幾個人,這些人才能是有,但遠遠比不上高熲,也不如主公,隻不過他們懂得迎合陛下的心思罷了…。”

    韓單也是歎了口氣,應道:“若是自保也不可得,那也隻能順勢而為,奪了暴君的天下了…。”

    李靖又道:“可是我們還得為這個做準備,對吧,等主公回長安城之後,再看看有沒有什麽優秀的人才值得結交的…。”

    韓單忽然開口說道:“李百藥和高表仁這二位,主公卻是可以想辦法去結交一下…。”

    李靖微微一愣,疑惑的問道:“韓老弟為何要主公結交,這兩個失意的文官…?”

    韓單笑了笑,解答道:“李百藥一向有才名,而且此人跟楊廣不太對路子,他最早就是前太子楊勇的東宮學士,後來楊勇倒黴之後,他又被人保舉,當了禮部員外郎,當時任太子的楊廣,還曾經想讓他回東宮當幕僚,卻被其一口拒絕,所以楊廣一定對他懷恨在心,估計這次州郡的長官調整,一定會把他貶到偏遠地區的…。”

    李靖點了點頭,笑道:“不錯,有仇必報,這才符合我們這個陛下的性格,可是那高表仁又有什麽必要結交呢?為了拉攏高仆射…?”

    韓單搖了搖頭,又道:“不,高熲高仆射是不會被人拉攏的,我說的是高表仁,主公,你不會不高興吧…。”

    韓世諤看著他們二人,心裏也是一陣好笑,臉上也浮現出一絲笑容,剛才一直有些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又道:“那高三公子倒是有幾份硬骨頭,這幾年高家走了背運,他也成天足不出戶,不過肯定恨死了新皇…。”

    韓單此時正色說道:“主公!高表仁此人是個書呆子,但也有幾分骨氣,頗有幾分高仆射的風骨,在楊勇兵變失敗之後,高表仁一直沒有休掉大寧郡主,和楊勇家脫離關係,而是夫妻間非常恩愛,這事在京城中都傳為美談,這幾年高表仁也修身養性,經常和李百藥、歐陽洵這樣的著名文人來往,雖然沒當官,但也算是半個清流名士了…。”

    “主公,亂世之中,這種清流名士代表的是世家大族們的品味,同樣是萬萬不能得罪的,不然的話,即使以主公之尊,主公之威,若是得不到這幫人的首肯。給你來個非暴力不合作,那一樣是很難成事的…。”

    說道此處,韓單轉向了韓世諤,正色道:“主公回長安城之後,跟這李百藥和高表仁,來往還是可以的…。”

    韓世諤笑著搖了搖頭,疑惑的問道:“那李百藥得罪過新,為什麽我們要和他結交呢…?”

    韓單笑了笑,應道:“主公!那李百藥雖然有才,但還是入不得楊廣的眼,當初之所以要拉攏他,也隻不過是因為李百藥是前東宮學士,算是楊勇的人,楊廣這樣做也是做給以前楊勇的僚屬們看的,以安定其心,其實李百藥來不來都無所謂,即使拒絕了楊廣,他也不會太放在心上…。”

    韓世諤搖了搖頭,又道:“現在是新皇初登大位,還要安定人心,所以不是下手的時候,楊諒他們謀反被擒,新皇為了顯示他的寬大,也給楊諒他們留了一條命,但是無論怎麽樣,他們都是早晚要被清算的,即使是高熲高仆射,也避免不了這個結局…。”

    李靖的心裏浮過一陣巨大的陰影,連忙追問道:“怎麽回事?陛下不是讓高仆射,重新為官了嗎?怎麽又要對他下手了…?”

    韓世諤歎了口氣,對著韓單問道:“韓單!剛才你說的高仆射又出來當官了,當的是什麽官…?”

    韓單正色說道:“主公!前天卑職剛接到的密信,信上說,高仆射是起複為太常卿,負責禮樂與祭祀之事…。”

    李靖的臉色,變得異常難看,一雙眼珠子幾乎動也不動,顯然是在凝神思索,半晌,才開口說道:“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現在新皇最寵信的近臣之一,出自河東聞喜裴氏的裴蘊,現在正在當太常少卿吧…。”

    韓世諤聽到這裏,腦子突然“轟”地一聲,一下子被雷得說不出話來。

    因為裴蘊出自山東聞喜裴氏的分家,和那裴矩同樣,算是裴氏的庶支分流,五胡亂華時期,裴蘊的這一支先祖南渡去了江南,裴蘊的祖父在南梁當過衛將軍,父親裴忌更是做到了南陳的都官尚書(刑部尚書),而裴蘊本人在南陳也做到過直閣將軍,興寧令。

    當年南陳大將吳明徹北伐時,裴忌跟隨大軍一起出發,與吳明徹後來一起被北周俘虜,十餘年後,在北方鬱鬱而終。而裴蘊則因為父親身在北方,又看清了南陳君昏臣庸,必將被北朝所滅的大勢,於是暗中給隋文帝楊堅上表,請求作為隋朝南征時的內應。

    後來隋朝滅陳以後,楊堅召見了所有曾經在南陳做過官的江南衣冠之士,裴蘊也在此列,楊堅想起裴蘊曾主動上表投靠的事,出於當時收攏江南人心的需要,楊堅當即決定給裴蘊一個正五品儀同的官職。

    高熲當時認為這個官職給得太高了,因為即使是周羅睺這樣的南朝名將,也隻不過得了個儀同的官職,而裴蘊當時在南陳隻不過是個七品的縣令,隻因為給隋文帝楊堅,暗中上了個請為內應的表章,就一下子成了正五品的儀同,實在是沒有道理。

    於是高熲就直言這個官職給得太高,在朝堂上諫言道:“裴蘊對國家沒有尺寸之功,卻被授予高官,臣認為不合適…。”

    隋文帝楊堅馬上氣憤的回應道:“那就給裴蘊當個上儀同…。”

    他們君臣的一番話,一下子把裴蘊的官職,從正五品又提升到了從四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