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歸秦
字數:3783 加入書籤
初元二十年,洛陽秦宮。
林玧琰看著眼前的這道七尺身影,方才是意識到自己老了。
“此番遊曆到趙國,有何見識?”林玧琰忽然是開口問道。
太子政回道:“趙王的確是雄才大略,果斷獨行胡服騎射,如今中原北部乃是趙國為霸。”
太子政的麵色隨著這些年在諸侯列國的遊曆,經曆過老秦,魏國,趙國甚至是戰火最為激烈的燕齊邊境,麵色也是被曬得非常黑,但是談吐之間卻是變得十分的沉穩,倒是不似當初離開宛城時候的活潑跳脫了。
太子政起先的時候是去的老秦,老秦重新拾起的公孫鞅之法比起之前還是嚴厲上三分,太子政無論是做遊士、行商皆是不能夠光明正大的行走在老秦的境內,由此可見老秦對於戶口的嚴查。
隻得亮出明麵上的身份,即大秦的太子政,嬴肆雖然是和林玧琰有一些不快的過往,但終究還沒有為難小一輩,不僅將老秦曾經封給林玧琰的【河南君】賜給了太子政,且是讓太子政和同齡的老秦太子蕩一同學文習武,在老秦各地遊曆。
但是太子政在老秦也僅僅是待了一年半,便是前往了魏國,又是年歲,礙於魏國和大秦愈發針鋒相對的國勢,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太子政則又是前往了趙國晉陽、邯鄲,在那裏太子政待得時間最長,足足是有著三四年之久。
“趙國因胡服騎射而富國強兵,此點贅述實在是陳詞濫調了……”林玧琰看著太子政的目光有些挑釁的意味:“若這僅僅是你待在趙國三四年之久的判斷,孤就是有一些失望了……”
“兒臣所知曉的其能夠是這一點……”見到王父如此不屑的目光,太子政也是連忙道:“兒臣也是刻意留心過趙國的朝政,發現趙王自稱主父,將趙國的理政大權悉數交給了太子何,如今趙王年邁,卻是要立長子章為代王,此處……恐怕是趙國政基不穩的根源所在!”
“哦?”林玧琰有意考校太子政的政治敏銳性,當即是問道:“有何不穩之處?”
“權位當中哪裏是有著單純的父子之情,當初趙王喜愛公子何,便是除去了原先公子章的太子之位,如今見到公子章更類似自己,又是欲要公子何和公子章皆為王,被太子何拒絕之後,外加趙國國事漸穩,這位趙王居然是想從太子何手中重拾起趙國的君主權柄!”
“這就是趙國為何國政不穩的緣由!”
看著太子政洋洋灑灑一陣侃侃而談,林玧琰也是抿起來了嘴角,旋即也是放下了手中的書冊,從左手邊的書筒抽出來了一份金色布條裹住的書卷,令太子政走近來看。
太子政接過書冊,攤了開來,仔細地掃了一眼,方才是歎道:“沙丘宮變!”
這份落款日期乃是一個月前的報書,能夠將數千裏開外的趙國秘聞這等速度傳到了洛陽來,這速度簡直是太子政不能夠理解的。
要知曉太子政在諸侯列國之間遊曆了七八年,其中將近是有著兩三年是在遷徙他國的路途上,從魏國大梁趕往晉陽就是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更何況是趙國北境的沙丘和洛陽了!
“可惜啊……”林玧琰的聲音不免是有一些唏噓:“作出胡服騎射這等雄才大略的趙王,孰能夠料到晚景這般淒涼的死去了!”
太子政怔了怔,他已經是和君父七八年未見了,如今聽到君父說到這些話,這些年早已經是將心性磨得無比通透的太子政不免起了一些波瀾……
這份異動被林玧琰捕捉到了眼中,他開口詢問太子政:“這絕不是偶然,當年齊桓那等霸主晚景比之趙王有過之而無不及,政兒,你說此事的根源在何處,又當是如何避免?”
“兒臣……”這無疑是給了太子政一個天大的難題,權位和親情之間如何權衡好,這的確是太子政亟待思慮的問題。
太子政當年離開宛城的時候,林玧琰便是讓嬴穗待其前往了宗府,向其述說了大秦嬴姓林氏一些隱秘之事,隻見太子政離開宗府的時候一副失魂落魄的神情。
這是因為太子政知曉了在君父口中無比賢明、仁慈的祖父,秦民歌功頌德的安公,居然是能夠為了君父安然登上大位,逼迫公伯信自殺了,隨著周遊列國窺伺到的各國王室辛密,如今看來,君王之家的事情的確是冷酷無情!
林玧琰站起來,走到了太子政的身邊,也是將手搭在了太子政的肩上:“你出身孤便是讓你做太子,完全摒棄了大秦先前立儲的藏著掖著,因為孤知曉,你乃是大秦唯一的太子,這一點不允許任何人任何事拒絕!”
“兒臣明白!”
“你明白?……”林玧琰放下了手,背過身去道:“你不明白,孤當年十六歲領兵,一路帶著大秦開疆拓土,四方歸附,但你祖父卻是遲遲不肯徹底將大秦君位交到孤的手中,往昔還不明白,但如今麵對你……一切就都能夠切身體會了!”
“你自小便是有著翟璜、百裏槐、明子夫這些賢才交道,你聰穎,這朝堂之上也自小也是耳濡目染,這些年遊曆過中原列國,見識到那些諸侯王公大臣的朱門酒肉臭,也見過閭左貧困之戶的路有凍死骨……”
林玧琰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你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儲君或者說是君主了,而大秦如今的國力,隻要你有進取之心,你未來的功業絕不會遜色於你祖父與孤!”
“但這君王權柄之外的事情,還有很多,你得想透……”
太子政聽著這些話,不禁沉思下來,再回過神的時候,君父已經是走到了宣政殿的門口了,隻留下一句“孤乏了,你得替孤處理好這些事情!”
太子政回過頭來,見到君父已經是離開了宣政殿,四下掃了一眼,別無他人,太子政走上去幾步,穩穩的坐在了君位之上,他自小就十分確定這位子遲早是他的。
事實上,君父也從未阻止過他坐在這上麵,替他處理大秦的各項雜事,即便彼時的太子政年歲隻有十歲。
感受到了這十多年前的記憶,太子政也是伸出手習慣性從右邊的書筒抽出來一封密書,輕輕地攤開之後,隻見一行字出現在了太子政的眼簾當中。
“老秦西帝「嬴肆」積勞成疾,獲聞老秦得河西之地全境,悲喜交加,內宮吐血臥床不起,藥石無靈。”
太子政攤開這書卷的手停在了半空當中,臉上盡是詫然之色,這並非是因為太子政詫然於大秦密探的手已經是插進了老秦的深宮當中,而是太子政自小便是被他人灌輸了“殿下乃是老秦公室和大秦王室的嫡室長子,繼承秦國大統乃是天地自然之事”。
在老秦待過幾年的太子政自然是知曉那位娘舅究竟是在老秦擁有著怎麽樣的權柄,但是那表親的太子蕩雖然是繼承了老秦人的威猛,卻是……不善權謀!
這也是娘舅為何外派其它公子去他國為質以護擁太子蕩上位的原因所在!
剛過易折……太子政不免是要酌量這老秦若是太剛而折的後果對大秦……尤其是對自己有著什麽樣的影響!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雄秦崛起》,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15(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