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章 回京(一)
字數:3380 加入書籤
雖然馮玉祥將軍已經有了去意,向軍委會自請辭職,但是卻又被蔣委員長好言相勸,畢竟在此時的國內,還沒有誰在軍中的威望適合調到上海來。
不過,蔣委員長又特意將陳誠任命為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五集團軍的總司令,並且增調部隊赴滬參戰。
與此同時,身在蘇州第三戰區長官部中,負責實際運作的副司令長官顧祝同,也跑到了南翔的前線臨時司令部來向馮玉祥說情。
到後來,馮玉祥跟著顧祝同回轉了蘇州,沒有再在南翔的前敵司令部裏來。他也有自知之明,雖然他掛著一個軍委員副委員長的職務,但是手裏並沒有一兵一卒,如今在第三戰區裏,大多都是中央軍序列的,是蔣介*石的嫡係部隊,並不是他這個外人可以指揮得動的。
不過,蕭黃這個副參謀長還是被留了下來,代表著長官部的相關人員在前線。
直到後來,蕭淩虎才明白馮玉祥將軍罵張治中將軍的原因,其實這兩個人還都是安徽老鄉,平時的關係也不錯。
張治中的失誤就是圍攻日軍基地時的戰術不對,誠然,日本人的工事過於堅固,給**的進攻造成了很大的障礙。但是,張治中的戰術失誤,也是這次進攻失敗的主要原因。
在打了幾天打不下來的情況之下,陳誠與白崇禧等軍政高官,曾到前線來考察,讓張治中不要局限於包圍收縮的這種固態打法,應該從中央突破,然後再向兩邊分切。張治中也按照上麵的意見做了,但是效果卻微乎其微,主要的原因還是後繼乏力,就算是打下來也站不住腳。比如匯山碼頭,雖然最後是打了下來,但是最終還是站不住腳,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不得不又撤出來。
蕭淩虎卻也知道,以張將軍的權力,手裏也隻有那麽多的兵力,要讓他再去找更多的兵力來填補空缺,卻不是他能夠辦得到的。
蕭淩虎正式調入到了第三戰區警衛團裏,顧祝同和馮玉祥要回蘇州,自然還是把他派了出來進行護送。
***************************
三輛軍用指揮車沿著京滬公路向蘇州駛去,前麵一輛坐著蕭淩虎和張順,車上架著一挺向前的捷克式輕機槍,他自然是要來開道的,顧祝同就坐在他的車上。馮玉祥將軍坐在中間的車上,後麵一輛車隻是三個隨從,此時是由林驚寒負責的。
林驚寒處理完了上海的一些事務之後,便趕到了南翔來,正好被蕭淩虎委任為他的一個少尉排長,以補黃毛之缺。
作為高級長官,顧祝同和馮玉祥是不能同時坐在一輛車子上的,這也是規定,以防如果出現車禍時,不會兩個人同時受傷斃命。而此時,車禍還好說,最怕的就是鬼子的戰機轟炸。
隻是,如今從上海通往南京的公路和鐵路,都被從全國各地調集來的部隊所堵塞著,很多遠途過來的部隊被火車直接拉到蘇州和昆山縣,然後從蘇州和昆山縣下車,徒步開往上海的作戰區域。
本來,在此次作戰之初,上海外圍的防務分為兩個集團軍駐守,張治中的第九集團軍守護京滬線;而張發奎的第八集團軍守護滬杭線,於是在戰役打響的時候,張治中也便很順利地成為了左翼軍的總司令,而張發奎也自然成為了右翼軍的總司令。
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日本援軍陸續抵達上海外海,他們最佳的登陸點,自然便放在了長江沿岸,因為這裏畢竟自然條件良好,隨處都能夠找深水良港。
也正因為如此,令左翼軍的壓力大增,軍委會不得不緊急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的軍隊來守護沿江地區。
實際上,在很早之前,南京方麵就已經判斷日軍如果要對中國進攻,最大的可能還是利用長江,從長江口逆流而上。為了防守南京,他們從1934年開始,便在建築吳福線(吳縣到福山)、錫澄線(無錫到江陰)和乍嘉線(乍浦到嘉善)的永久工事,全長有百餘公裏。1936年,還修通了一條蘇州直接南下,過吳江通往嘉興的蘇嘉鐵路,這條鐵路上也興建了許多的暗堡。
當然,那些所謂的第一線、第二線和第三線的戰略國防線,隻有要上海失守之後,才會被用上,如今上海地區還正在交戰之中,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所以,到這個時候,因為要防止日軍從長江沿岸登陸,大量的部隊被調往嘉定和寶山一線,以封堵日軍的上岸。
如今,公路上正有成千上萬的部隊由南京的方向開過來,他們的三輛軍車與大部隊逆向而行,反倒是顯得十分突兀。
蕭淩虎帶著車隊剛剛走到花橋,就已經走不動了,隻能停在路邊等著這一支部隊走完。
“問問他們是哪支部隊?”顧祝同對著蕭淩虎道,雖然他也可以隨口問邊上的人,但是卻自恃身份,還是沒有問出口來。
蕭淩虎連車都沒有下,看到身邊的一個士兵走過,便叫著他:“兄弟,你們是哪支部隊呀?”
“十八軍的!”那個士兵答著,腳步停都沒有停,扛著槍已經從他們的車邊走了過去。
“十八軍?”顧祝同想了一下,對著蕭淩虎道:“你再去問一問,他們的羅軍長來了沒有?要是來了,讓他過來答話!”
“是!”蕭淩虎答應著,這一次也不可能再坐在車裏問了,隻能打開車門,跳了出來,向著這支隊伍的後麵尋去,他想著怎麽也要找一個官職大一點兒的人問一問,如果問小兵卒的話,他們肯定是什麽也不知道的。
實際上,當聽說這支部隊是十八軍的時候,蕭淩虎心中就有些暗喜,因為他在中央軍中的第一次部隊第十一師,就是十八軍的係列之中,那是第十八軍的主力部隊。
其實,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也算是中央軍中的嫡係了,由陳誠創建,因為十八兩字可以合成“木”,而十一兩字可以合成“土”,故十八軍也被稱為“土木係部隊”了。
此時,第十八軍的麾下是有四個師的,這也與別的軍大不相同,也就難怪這支部隊是嫡係中的嫡係了。
這四個師分別是第十一師、第十四師、第六十七師和第九十四師。其中,第九十四師最先抵達上海,在八月十五日的時候,便配製在了長江防線上。
而陳誠除了就任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之外,還兼任著第十五集團軍的總司令,而十八軍的軍長羅卓英,則兼著這個集團軍的副總司令,這也就難怪十八軍會這麽快地出現在上海的外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