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章 鏖戰(二)

字數:3240   加入書籤

A+A-


    鬼子的先頭部隊在河邊徘徊著,這條河雖然不寬,但是南方隨便一條小河都滿是水,並且可以行船,還是有一定深度的,並不是可以徒步能夠涉水而過的,就算是人可以過,但是那個笨得的坦克又如何能過呢?

    很快,他們的工兵便趕了過來,那些工兵趕著的大馬車上竟然還拉著幾條沒有篷子的船。

    在橋被炸之後,蕭淩虎馬上讓人把河麵上停著的十幾條民船都趕走了,生怕這些船會被日軍俘虜,而成來他們渡河的工具。

    直到這個時候,看到他們從馬車上卸著空船,他才知道,原來這些鬼子當真得是有備無患,把什麽都考慮到了,早就有了對付無橋之河的辦法。

    的確,對於江南水鄉來說,不像是北方那麽多的山地,這裏河網密布,東洋人做事的方針向來是謀後而動,他們一定早就覬覦著江南富庶的所在,早就打好了入侵的打算,所以在進攻這裏的時候,預備舟橋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這還是蕭淩虎第一次看到鬼子工兵如何架橋。

    他們並沒有在原來被炸的那個水泥橋的地方重新搭設,因為那裏的地勢比較高,並不適合浮橋的架設。他們分成了兩股,一部分人從馬車上抬著搭架的小舟,一部分人直接從公路往河邊開挖出道路來,直通浮橋的所在位置。

    這座浮橋就建在了被炸的公路橋的旁邊,隻要從公路拐一個彎下來就可以了。

    蕭淩虎這才看到,這些鬼子工兵所抬過來的船,並不是普通的木頭民船,而是用鐵皮焊製的比普通民船還要狹窄一些的鐵皮船,這樣的船被兩個串在一起,就在岸上拚接著,連成一個固定的雙船模式,然後被推入水中,接著第三條船又與前麵的兩條船,用搭扣板拚和,繼續往水裏人推去,再搭第四條船。

    以潘家河的寬度來講,有五條船就足可以從河對岸連通過來,然後再在上在搭上木板,或者是鋼板,以保證他們的坦克可以順利得開過來。

    鬼子工兵的架橋速度很快,也就是不到十分鍾的樣子,兩條船就已經在岸上拚裝好,推到了水中。

    “都發什麽呆呢?”這個時候,蕭淩虎才反應了過來,對著小楊命令著:“快過去看看,為什麽順子他們還不開槍?難道真得要等到鬼子的工兵把槍架好嗎?”

    如今,鬼子的工兵都在河岸上緊張的忙碌著,正是狙殺他們的好時候,難道張順和那些冷槍手們,也跟自己一樣,看著鬼子工兵的架橋看呆了嗎?

    小楊連忙從棉花地裏穿過去,他的個子小,不用像是蕭淩虎一樣,要走動的時候,還要貓著腰,或者蹲著身體。一不小心就會把頭從棉花地裏冒出來。

    小楊隻需要低著頭,稍微俯下身去,就能夠淹沒在這無邊的棉花地裏了。

    小楊剛剛跑開來,便聽到“砰”的一聲槍響,立時打破了剛才還有些沉寂的曠野。

    隨著槍聲響起來的時候,一個正在鎖著扣板的鬼子工兵應聲而倒,被擊中了頭顱,直接喪了命。

    緊接著,又傳來了幾聲槍響之聲,又有兩個鬼子的工兵倒了下去。

    立時,河對岸的鬼子工兵騷動起來,哇啦啦地怪叫著,紛紛丟下了手中的東西,連工兵鏟都不要了,往對麵的河岸跑去,那邊也有著成片的棉花地,他們像是沒頭的蒼蠅一樣,一頭鑽到了棉花田裏,再不敢出來。

    鬼子工兵的被襲,也馬上引來了鬼子步兵的憤怒,他們紛紛在河岸上,趴俯地在,對著這邊的棉田裏射擊著,隻聽到槍聲乒乒乓乓地響成了一團,也不知道他們看沒有看到棉花田裏潛藏著的那些**冷槍手。

    此時,按照蕭淩虎事先的作戰方針,在打了一陣槍,成功地將鬼子工兵嚇跑之後,張順、沙文華等冷槍手們連忙躲到了一邊去,雖然鬼子的反應也算是快,他們的子彈也算是密集,但是到底是以明擊暗,又看不到人影,一陣亂槍打過之後,竟然沒有打中一個人,不過是開著槍給自己壯壯膽罷了。

    也許是覺得已把對岸的**冷槍手擊退,鬼子前鋒的指揮官,是一個中佐模樣的家夥,對著那些躲藏起來的工兵們亂喊亂叫了一陣,那些工兵們隻得再一次跑回對岸的空地上,進行著此前未完成的操作。

    這個時候,沙文華和張順等**冷槍手們,又一次悄悄地潛伏過來,趴在棉田裏,各自瞄準著一個工兵,再一次扣到了板機。

    蕭淩虎給大家的要求,並不是要他們多殺傷敵人,而是讓他們以精準的槍法,能打死一個就打死一個,哪怕是隻打死一個人,也要給鬼子工兵帶來強大的心裏壓力,要讓他們感到害怕,讓他們不敢集中精力來快速地架橋。

    若是在架橋的時候,能夠拖延時間,哪怕是拖延一分鍾,也是好的。

    隻是這一次,鬼子隻倒下了兩個人,他們也有了防備,所以在操作的時候,盡量是貓著腰進行,把自己的頭都藏在鋼盔之下。

    蕭淩虎懷疑,那打死兩個鬼子的兩槍,應該就是沙文華和張順開的吧。

    鬼子工兵再一次放下了工作,除了離著棉田比較近的一些鬼子,又鑽入到了棉花地裏之外,很多的鬼子工兵便直接臥倒在地,也不知道他們是受了傷,還是因為有他們的長官在後麵督促,他們不敢逃離。

    這個時候,鬼子的那個中佐也怒了起來,命令著河岸的步兵又向河對岸放了一通的亂槍。子彈在棉花地裏穿板著,打在棉株上發出沙沙的響聲來。

    要不是他們的嚴格的規定,不允許隨便浪費子彈,或許他會命令把他們的重機槍架在河岸上,對著對麵一陣掃射。

    若是鬼子真得不惜浪費子彈,對著這邊的棉田進行掃射,定然會擊中藏身其中的某個倒黴的人。也一定會將沿河的這一片棉花株掃倒,無法再有人能夠藏身其間。

    隻是,在鬼子的一頓之擊之時,河對麵的棉花地裏靜悄悄有,並沒有一槍的回擊,好像那些偷襲的國家冷槍走都逃走了一樣。

    鬼子中佐十分清楚,那些**的冷槍聲並沒有離開,他們一定還躲在這片棉花地裏,等著伺機再一次偷襲他們的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