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聞名天下知
字數:3956 加入書籤
第三十一章
新書新人,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求推廣!!!!萬分感謝!!!!!!!
梁堅攙扶著因氣憤身體略微搖晃的孔融,寬慰道“大人息怒,當時曹將軍苦勸陛下多時,奈何陛下童心高漲,聽不得任何勸解。無奈之下,曹將軍隻得率軍相隨,可咱陛下又是不準,一番博弈下才同意五十護衛一事。曹將軍怕出岔子,權衡之下隻得拋下軍隊,隨身護衛陛下。。
梁堅歎了口氣,接著說諸位大人,說句咱不該說的話,咱陛下雖貴為天子,但終究還是個孩子”
孔融心中疾苦無人知,陛下之前那一番話就已算誅心,而今這道聖旨更是讓君臣關係雪上加霜!臣下星夜前來,君卻心懷抱怨;臣下耐心等候數日傳召,君上卻拋下苦等臣工獨自出遊,如此任性,今後百官如何自處!臣下對君上若是尊崇不在,那漢室百年基業又如何會有希望!陛下,千萬莫自誤啊!
這話你的確不該說!陛下再年幼,仍是大漢江山的統治者,肩上就要擔著把江山傳承下去的重任,就是因為年幼我等才更要盡心輔佑,莫讓陛下自誤。不過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剛才那話老夫就當做從未聽到,今後不可再提!”漢室宗親,兗州刺史劉岱板著臉教訓道,見梁堅欣然接受後麵色才略有好轉,接著問道“洛陽城如今已是空城,陛下為何還要去?”
回大人,陛下臨走時說,朕生在洛陽,長在洛陽,將來還有可能會死在洛陽,但是,對朕意義如此之大的一座城池,朕卻從未完整的領略過它的美,如今,朕想去看看它,摸摸它。梁卿,若有人問詢朕的目的,你就說,朕的家人都在那座城裏,朕想要回家看看。”梁堅一字不改的重複著皇帝的話,淚水順著白皙的臉龐劃了下來,任憑梁堅如何控製,淚水卻如決堤般。
這些話都是之前潛伏山林時小皇帝劉協曾說給自己的,梁堅到現在還記得當時劉協那渴望的眼神。
陛下。。”梁堅長歎一聲,突然看到劉備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一時間愣在那裏,“有此陛下,我等非盡心輔佐不能報效啊!內侍大人常伴陛下左右,更當如此。”
劉岱感覺眼眶發緊,抽了抽鼻子,將目光放飛入天空,“有此重孝有義的陛下,乃我漢室之福啊!”
孔融則一改之前憤怒的狀態,輕捋鄂下胡須,讚歎道“孺子可教,有此陛下,萬民之福啊!”說完孔融朝洛陽方向叩首行禮,唱曰“北海太守孔融這便折返屬地,代天牧民,臣去也!”說完抬腿便走,動作間有說不出的儒雅和灑脫
梁堅麵露尷尬,咬咬牙喊道“大人且慢,陛下還有話說”
你這閹人,說話吞吞吐吐,你可知你是傳天子話,怎可吞吞吐吐猶豫不決?何事,快些講來!”
梁堅拱手朝天示禮,口中說道:“陛下有旨,洛陽乃國都所在,雖因董賊禍亂而人生凋敝,但不可任其荒廢,朕才脫樊籠,興盛洛陽一事還需依仗諸位臣工”梁堅邊說邊偷瞄諸位諸侯的臉色,見眾人臉色平靜,接著說“就當是對朕的賠罪吧!”
原本以為會遭到一陣責難,梁堅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沒想到眾人一口稱是,孔融老匹夫更是豪言大放,大喊理當如此。梁堅見狀也隻能暗歎好人難做
諸侯最終還是群散如鳥,袁紹本想因玉璽一事揪住孫堅不放,奈何解散盟軍是皇帝的旨意,袁紹隻得執行,隨手招來侍衛一陣耳語後,便如同忘記玉璽一事般,與眾諸侯親切告別,任誰都沒有想到,轟轟烈烈的關東聯軍解散的竟這般悄無聲息。
劉備三兄弟最終還是與公孫康返回遼西,梁堅呆呆的看著劉備遠去的背影,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十八路諸侯會盟,除去公孫瓚戰死沙場之外,十七路諸侯安全返回!董卓被盟軍驅趕至長安,小皇帝被營救出虎口,縱觀結果,成績斐然,舉世震驚!
曹操與其所率領的曹軍,也就是如今的虎賁軍也為世人所知。在董卓的西涼鐵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呂布的陷陣營,袁紹的大戟士之後,又一支善戰之士為有心人所知,那就是曹操的飛鳳營!據傳飛鳳營將士穿山過林如履平地,此番營救陛下的就是這支軍隊,據說那主帥便是計謀驚天下的那個人的弟弟------陸莽。
計謀驚天下!這是陸東眾多評價中的算是正麵的一個,其他的諸如三言定勝負啦,陽謀害命啦,評價不一而足,雖然其中有別有用心,略有捧殺的嫌疑,但不得不說,此番會盟,陸東總算是一朝才華初現,聞名天下盡知!隻是這般人盡皆知,到不知今後對陸東是好是壞。
長安方向,太師府。
越發肥碩的董卓側臥與榻上閉目養神,身後侍女戰戰兢兢的搖著團扇。僅僅是因為侍女扇風不勻,便有四位侍女被杖斃!一時間太師府人心惶惶,風聲鶴唳
董卓感覺有人拍打自己,心中怒火炙熱,當時便要發作!睜眼見是女婿李儒,便硬壓下火氣,沉聲道“何事?”陰沉似水,任誰都聽的出董卓此時並不高興!
李傕到”李儒恭敬道。
傳他進來見我”
董卓看著李傕從門口進來行禮,直到李傕起身,董卓都沒有說話,隻是仔細的打量著李傕,一聲不吭。
李傕被打量的心發毛,太師最近火氣正旺這事,誰都知道,難道這火氣今日要發泄在咱的頭上?李傕心中正盤算如何打開僵局,突然軍師李儒發話了。
據溫侯後來所報,當夜是將軍率軍第一個攻入曹軍大營,並最終砍下公孫瓚的首級的?”
李傕抬頭看向李儒,卻發現董卓不知何時已經坐起身來,隨手把玩著一柄鑲有七顆寶石的短刀,似乎並沒有任何心思放在自己與李儒的談話上,但跟隨董卓多年的李傕知道,此時的太師才是最恐怖的,言語稍有不對,自己性命難保啊!
回軍師,正是!”李傕知道,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董卓想問題,所以回答起來異常恭謹。
那將軍是否見到過這個布條?”李儒突然拿出一張赭色布條,語氣急促而緊張
溫侯曾出示與我,此布條確是當日那條”李傕打量再三,確定的說道。
見到李傕確認,李儒鬆了口氣,仿佛一下子卸下了千斤重擔,微笑的看著李傕說道“布條所說在當時看來真假難辨,將軍竟敢出兵劫營,單是這份勇氣,便令李儒佩服,更難得的是將軍能在亂軍中將遼西太守公孫瓚斬首,盡挫關東聯軍銳氣,李儒為將軍賀!”
李傕連忙拱手道:“戰場之上,戰機稍縱即逝,所以任何戰機都是寶貴的。雖有風險,但當時我心裏隻有一個念頭,願以殘軀報答太師栽培之恩!所以此番得勝,乃是上天眷顧太師,與我李傕雖有關係,但主要是上天眷顧太師的緣故!”
一番話慷慨激昂,說得極為漂亮,李傕幾乎都要為自己而喝彩,卻發現在場的另外兩人卻絲毫不為所動,董卓甚至略有不屑的斜起嘴角!怎麽會這樣?之前太師不是最喜歡聽這些恭維他的話嗎?怎麽這次不靈了?
李儒可憐的看著有些呆傻的李傕,開口道“漂亮話先不著急,儒有一事不明,將軍可能教我?”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傕拍著胸脯豪爽的說道。
在將軍殺入曹營前,公孫瓚究竟是死是活?”李儒一句話驚的李傕失了三魂,丟了七魄!可李儒仍不打算放過他,接著問道
換句話說,公孫瓚是不是將軍親手所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