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真理之路
字數:4275 加入書籤
真理之路,崎嶇而又遙遠……無數的聰明人,無數的天才倒在這個問題上。
以至於在許多人心中,出現一種“大統一理論”不存在的奇怪心理。
這種想法的出現當然是有原因的,其源於另外一個偉大的定理: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著名的數學家哥德爾,曾經提出現代邏輯史上很重要的一座裏程碑:他證明了任何一個形式係統,隻要包括了簡單的初等數論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係統內所允許的方法既不能證明真也不能證偽的命題。
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一個非常違反常識的定理。它告訴人類:真與可證是兩個概念。可證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證。
某種意義上,悖論的陰影將永遠伴隨著我們。無怪乎大數學家外爾發出這樣的感歎:“上帝是存在的,因為數學無疑是相容的;魔鬼也是存在的,因為我們不能證明這種相容性。”
什麽意思呢?
如果將概念延伸到整個宇宙,將宇宙的運行法則當做一個係統,那麽,總是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確實存在的東西。
人們或許能發現它們,但是,這些東西沒辦法被歸類到已有的係統中,它們就是莫名其妙存在著。
或許,“引力”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的東西,以至於“大統一理論”是不一定存在的。
求真之路,永遠是這麽漫長以及艱辛,或許人類能夠找得到大統一理論,或許人類永遠也找不到……
也可能相對論體係與量子力學本來就是相互割裂的,誰知道呢?
宇宙是可知的嗎?
義務教育與唯物主題告訴我們:宇宙是可知的。
但由於微觀粒子的不確定性原理以及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可知論的基礎已被動搖。
宇宙,不一定是可知的。
人類無法突入上帝,他隻能攻擊包圍著神性的黑暗。他把大火扔進寒冷的黑夜,黑夜後退了,卻隻是退卻。人通過一代代的努力,花費無數的心血,將周邊的黑暗一點點消滅。
當人們自得地認為自己即將麵對光明的時候,經典物理學的大廈忽然傾塌,兩朵烏雲越來越大,人們意外發現,黑暗以外的地方,是更大的、幾乎無窮的黑暗……
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應該花費一生的心血,去探索一些可能永遠無法解開的謎團?
人是非常奇怪的動物,他們有時候會拋棄利益,單純為了信念而戰……
引力幾乎在所有模型中,都成為一個複雜的、難以解開的謎團。
目前最有希望描繪整個宇宙的,被稱作“弦理論”。弦理論,包括後續發展的m理論,既能解決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矛盾,也是量子引力的解決方案之一,它很有可能會成為宇宙的終極理論。
“弦理論”提認為,宇宙原本有十一次元空間,及後發生了一場爆炸,使當中一些次元收縮到基本粒子的空間之中。
但到目前為止,弦理論隻是一個大概的框架,擁有非常多的、等可能性的解決方案。各種不一樣的模型方案,如同草叢中的蚊子一般多,而且以目前的科技,無法被實驗,無法被證偽,無法用來預言……
人們隻摸索到了它的邊緣,中間有大段大段的空白。
所以,弦理論隻是一個空殼,沒有辦法進行弄清對錯。對於科學家們來說,想要完善弦理論,隻能說是有生之年係列……它根本不是目前的科學理論能夠做到的。
探討弦論的專家,這些最聰明的腦袋,總是會露出一股茫然的表情,以至於看上去呆頭呆腦。但是,請不要笑話他們,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對抗著宇宙的無窮奧秘……
他們明知道這個問題,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或許很難解決,但依舊堅定地研究下去……因為他們不走這條路,世界上就沒有人走了,這條可能通往終極真理的路,可能就斷掉了。
多歧路,今安在?何時才能長風破浪?
路要一步步走,最終極的弦理論一時半會沒戲,科學家們也不會隨之而氣餒,他們開始尋找另外的務實一點的理論。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有過“同一場論”的思想,他想將電磁力融入廣義相對論的引力框架中,試圖完成四大基本作用力的大一統。(如果實現,可以用電磁力來製造引力。)
以至於,愛因斯坦為之奮鬥了後半生,但最終來30餘年的科學努力似乎一無所獲……
愛因斯坦先生表示,不是他不給力,真的太難了,就好像亂糟糟的毛線一樣無厘頭。他真的無能為力了,隻能將這個問題留給了後來人……
隨後,人們又提出了“大統一能標”這個概念,許多科學家一直相信,在很高的能量等級下,微觀世界的基本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及電弱相互作用可以被統一在一個單一的規範群下。
但令人沮喪的是,這條信念被實驗數據證否,以至於許多科學家徹夜難眠,他們感覺信仰坍塌了一般。
不過,超對稱理論的崛起,讓他們重新看到了希望,以至於對“大統一能標”的信仰,改變成了“超對稱理論”的信仰……隻要超對稱正確,大統一能標還是有希望的。
緊接著,一種新型的su(5)理論,預言了質子衰變,也被人們給予統一理論的希望,但似乎被實驗所否決……
再然後也就不用多說,被人們寄予厚望的最簡單版本超對稱理論,也在21世紀初被實驗排除……又是一波信仰崩塌,人們的失望以及沮喪不用多說。
以至於人們根本看不見前方的盡頭……
失敗!
失敗!
失敗!
真理之路多坎坷!
這樣的理論,可不是隨手畫畫寫字,幾小時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去修正完善。
當研究了一輩子的東西,用一生去信仰去尋求的真相,卻發現全都是錯誤的,全都是毫無意義的,這會是怎樣的心情?
這樣的失敗,仿佛否認了研究者一生的意義。
就如同偉大的愛因斯坦,為之奮鬥了三十年,但在現代人的眼裏,他使用的方法與理念就是錯誤的。以至於最後這三十年似乎一無所獲,沒有得到對現代物理研究來說值得一提的結果。
他最後30年的研究,人們認為是毫無意義的。如果沒有以往的偉大成就,隻靠後邊的三十年,愛因斯坦也會被人遺忘。
人們隻會記得成功,而不會記得失敗。
時間是最殘忍的,無數追求真相的失敗者,無數偉大的身影,都與他們的統一夢一起漸行漸遠,漸遠漸淡,逐漸遠離人們,慢慢消失在曆史無情的歲月裏……
運氣好的,研究標準模型,獲得諾貝爾獎,運氣不好的,隻能被遺忘。他們的名字,將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
人生苦短,僅有百年,為何要在這條崎嶇之路苦苦尋求?
誰知道呢?
或許最頂尖、最聰明的人類和普通的人比,他們的思維方式本來就是兩個物種吧。
如此看,新人類文明與以前的人類文明,也是兩個不同的文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