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上船吧,朋友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A+A-


    “什麽,脅迫?”

    天剛蒙蒙亮,當雙眼通紅的曼納海姆回到總統府的時候,已經恢複了精神的裏提總統向他轉述了昨晚與德國人私下商談的意見。>理}想,文|學[

    “俄國人可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好糊弄!脅迫?哼!局外人當然不用擔負局內人的煩惱!”曼納海姆雙手叉腰,大概還在為德國人糊弄裏提這樣一位時而聰明、時而糊塗的老人家而感到惱火。

    雖然不盡然是理虧,但氣場上處於絕對弱勢的裏提還是有意沉默了幾分鍾,等到曼納海姆的情緒也平複下來了,他溫吞地說道:“這場戰爭到明年也許就結束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內,我們都不會再有如今這樣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我覺得芬蘭百年之內都不會再出您這樣能征善戰的英雄人物了!”

    玻璃的反光麵,曼納海姆瞪著眼睛,嘴唇動了動,最終卻沒有再說什麽。

    於是,芬蘭政要和原本將要啟程離開的德國代表團又回到了談判桌旁。

    “今天所談一切必須建立在芬蘭保持獨立自主的前提下!”一開場,曼納海姆就大義凜然地宣布了談判的基調。

    羅根不失時機地拍胸脯道:“當然,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會竭盡全力保證芬蘭在領土和國格上的獨立自主,並且給予我們的芬蘭戰友同盟者的絕對待遇!”

    戰友和同盟者看起來像是一個概念,實際上卻是有本質區別的——所謂戰友,隻是對共同敵人作戰,而兩者之間並沒有結成緊密相聯的同盟關係;若是成為盟友的話,一旦參戰便要擔負起相應的義務。

    羅根的這句話並非信口開河,在來到芬蘭之前,他已經從德國的新首腦和軍事決策機構得到了授權:隻要能夠讓芬蘭參與對蘇作戰,任何代價都是可以接受的。

    作為芬蘭軍隊的總參謀長,海因裏希斯中將把芬蘭方麵的條件擺上了台麵:

    “我們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動員,而且是秘密動員!在此期間,進駐芬蘭的德軍戰機必須使用芬蘭空軍的塗裝,軍官和士兵必須穿芬蘭軍服;我們需要至少四套完整的雷達設備來改善防空效率;參戰之後,德國必須保證在油料、彈藥和食品方麵每個月都有充足的供應!”

    這些條件聽起來像是在扭捏作態,但它終究是以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押寶於一場前途未定的戰爭所換來的,芬蘭人聽了既欣喜又不免憂慮,有遠見的德國人聽了也不會覺得過份。

    為了鼓舞這些心懷忐忑的芬蘭人,羅根樂觀地告訴他們:“考慮到挪威北部的交通條件,在奪取摩爾曼斯克並修複周邊鐵路設施之前,我們的主要供應將通過波羅的海航線進行運輸——各位可以放心,以德國海軍的實力,開辟一條安全的航線並非難事。至於以波羅的海國家為基地的蘇軍艦艇和飛機……當前我們正在醞釀一場強有力的反擊,北方戰線的開辟將極大地牽製蘇軍兵力,隻要我們順利地攻占了波羅的海沿海三國以及列寧格勒周邊區域,整個波羅的海將不再有蘇聯海軍存在!”

    “羅根元帥,這就涉及到我所提出的第二個前提!”曼納海姆高聲用德語說道:“在奪回芬蘭去年所失去的土地之後,我們的軍隊將停止推進,更不會染指列寧格勒!也就是說,德**隊可以將芬蘭作為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補給基地,但不要妄圖得到一名芬蘭士兵的直接支援!”

    此言一出,會議室裏的氣氛頓時變得十分尷尬——熟悉曆史的人自然不會對曼納海姆的要求感到陌生,可羅根畫不出曆史原軌的細節內容。所幸的是,隻要以專業的軍事眼光研究蘇聯廣袤的國土,便會發現列寧格勒與莫~.*net斯科幾乎處於同等戰略位置,而這個國家真正的動力來源,卻又是已經遷到烏拉爾山去的大烏拉爾工業區!

    “我們尊重芬蘭戰友的選擇,但我想芬蘭人民不會拒絕一座像摩爾曼斯克那樣得天獨厚的北方不凍港!”羅根微笑著說,“站在單純的經濟角度,這座港口將會讓整個芬蘭北方變得生機勃勃!”

    和一些雙眼放光的芬蘭軍政官員相比,曼納海姆是非常沉得住氣的那種,但他此時的沉默恰恰是一種認可。

    羅根繼續規劃著下一步的部署:“基於我們在蘇格蘭高地的軍事行動已經臨近尾聲,以5個山地師為先遣的作戰部隊將在芬蘭參戰之前抵達,我們非常願意將他們交給英勇睿智的曼納海姆元帥全權指揮!”

    得到5個師卻要接受德軍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的指揮,曼納海姆並不上當,他決然說:“芬蘭軍隊將作為獨立的軍事力量作戰,這一點從前、現在、今後都不會改變!”

    雖然沒有得到最理想的條件,但羅根還是以充滿敬意的目光看著這位性格鮮明的芬蘭元帥——選擇他當戰友顯然比站在對立麵要好得多。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用於協調陸上作戰行動的軍事機構!”羅根退一步說,“但由於空戰的特殊性,我們仍希望由一名德國將軍來指揮雙方的航空部隊!”

    “芬蘭的戰鬥機隻負責保衛芬蘭的領空,至於轟炸機……”曼納海姆苦笑一聲,“想必德國空軍也不會指望老舊的飛機深入蘇聯領空吧!”

    “這點我可以保證!”羅根幹脆利落地答道。

    “海軍方麵,芬蘭的炮艇隻適合在近海活動,我想也沒有必要歸由一名德國將軍統一指揮吧?”曼納海姆搶先擺了一道。

    羅根淡定地拍板道:“可以接受!”

    “此外,相信德國工廠有能力在一個月內趕製出4個半師所需要的芬蘭軍服,我們的庫存隻能夠供半個師換裝!”曼納海姆又是一聲苦笑。

    羅根自然不會給芬蘭人反悔的理由,他稍作考慮便將所有的條件答應下來。曼納海姆元帥雖然心有不甘,但在這種局麵之下,他也實在找不出可以挑剔的,便默許了裏提總統最後做出的決定。

    接下來,德國和芬蘭的軍政代表們展現出了極高的工作效率,雙方隻花費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在全部細節上達成了一致。根據初略估計,德國將為這個北歐小國的參戰挪出原本可以支持一個集團軍作戰的資源,但站在戰略高度,一個芬蘭的意義顯然遠遠超過一個普通的德國集團軍。

    簽字畫押之後,羅根微笑著向曼納海姆伸出手:

    “我一直堅信德國和芬蘭之間的共同戰略利益會促成這次合作,從今往後,希望我們能夠像盟友一般親密無間,早日迎來勝利的和平!”

    曼納海姆悻悻地伸出右手,

    “但願我們選擇的是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

    “那是當然的!”羅根信心滿懷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