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過年與盼年(為盟主“旭日煌天”加更6/8)

字數:445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放牧大唐 !

    石磊這一覺也沒能睡上多久,大清早的就被“劈裏啪啦”的爆竹聲給叫醒了。

    肯定又是那幫子,恨不能起的比雞都早的熊孩子們,又迫不及待的開始享受起了燒爆竹的樂趣,也不怕擾了別人的清夢。

    就像是宋朝的王安石,在《元日》一詩中寫到的那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基本囊括古時候過年的所有風俗,和唐朝這時候的習俗更是沒差。

    莊戶們的院子裏,都豎起很長很長的竹竿,底部埋紮在了土裏,竿頂飄懸著紙,或者布做的長條型旗子,在風中不停抖動著,這個就是“幡子”啦。

    後來這種風俗傳到倭國,就演變成了“鯉魚飄”。

    如今莊戶們的生活條件都好了,有那麽幾家不差錢的,幹脆扯了幾尺顏色豔麗的絲綢,掛到了杆子頂上。

    這風俗咱們雖然流傳的,好像不如倭國好的樣子,不過呢,後世過年在家插國旗,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說明這樣的老傳統,還是流傳在人們的血液之中的。

    家家戶戶的,也都忙活著換桃符、貼門神和春聯,而且和後世石磊他們那差不多,這活一般都是家裏的老爺們來動手的。

    桃符其實就是用桃樹枝幹,削成的一對木片,一般塗成紅色,掛在大門兩邊。到每年大年初一這天,摘下舊的換上新的。

    都說有這桃樹有辟邪作用,後世也還是這麽個傳統,隻不過一般都是插桃樹枝了。

    擱大唐這年代呢,還有那個別實在窮得,換不起新符的人家,也得摘下來,重新刷一遍紅油漆,再掛上去。

    最早這兩片桃符上,一片寫“神荼”,一片寫“鬱壘”,都是傳說中能鎮惡邪鬼的門神。

    到了唐朝中後期,由於皇室帶頭炒作,這哥倆被群眾更喜聞樂見的秦瓊和尉遲敬德代替了。

    而且群眾覺得光在桃符上,寫兩個名字不夠過癮,還得把他倆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才夠療效,這就是“門神”了。

    至於貼春聯,原先一直以為從唐末五代起才有這風俗,不過敦煌出土的文字資料證明,早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就有貼在大門兩邊的,對偶聯句出現了。

    如今這項殊榮,當仁不讓的被石磊奪了過來,石家莊子上,也成了第一批貼春聯的人家。也算是站到了時尚前沿上,引領了一回風尚。

    嗯,這事石磊都打算把它專門記下來,絕對是可以銘刻在曆史上的大事啊。

    就是自家莊子變成了“石家莊”,這個有點鬱悶,不過誰讓石磊這個家主姓石呢,這名叫的也沒差啊。

    不一會又有鑼鼓聲響了起來,還有笛子聲在伴奏,這是那些個驅儺的隊伍來到了。

    其實這個後世也有流傳的,就是那些個跳大神的,當然不是招鬼神上身的那種,而是祛除鬼神的儺戲。

    大部分莊戶都在周圍看著熱鬧起哄,而那專業領舞的有歌詞,歌詞內容大都是描寫,正義人類如何揍鬼怪的。

    看完這場好戲,莊戶們就該相互拜年啦。

    按照傳統呢,今個可是走到誰家吃到誰家,這還有個專門的名目,叫“傳座”。

    這習慣同樣流傳到了後世,別的地方石磊不知道,在齊魯大地上,還是有不少地方,時興這麽個規矩的。

    隻是今年大家拜年的時候,臉上的笑容,比往年也燦爛了些,飯菜更是豐盛了許多。

    小日子好過多了,忍不住都要順嘴誇石磊這個當家主的兩句,盼著明年的年景,能更好上有些。

    順便的,自家有適齡小夥子的就要廣播一下了。

    “他七嬸啊,俺家狗剩也該說媳婦了,有看的過眼的,你給說說哈”

    要不就是“他八姑,你看哪家的姑娘好生養的,也好給俺們家鐵蛋做婆姨”。

    家裏糧食都成垛了,談起說媳婦這事,腰板也硬氣。

    不是以前總要擔心,因為自己家裏窮,兒子要打光棍的時候了。

    以前別家莊子上沒願意來的,如今嗎,人家求著想來,莊戶們還不太願意呢。

    這樣的好日子,怎麽能讓那些短視的外村人占了便宜呢。

    獨自在家看了下莊子上的熱鬧,石磊就老實的去草堂裏麵,給先父的排位前上上一注大香,各種祭品早就擺放好了的。

    一邊多給先父燒了些紙錢,石磊嘴裏一邊念念有詞的,其實都是在說著自己這段時間的成就。練武又有所進益了,莊戶們的小日子過得更好了。

    說著說著,石磊的眼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

    穿越到這個世界,占據了別人的身體,要說沒有惶恐,沒有寂寞怎麽可能呢。

    而且還有那麽多人要跟著他混飯吃,有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那種彷徨和焦慮,也一直沒少過。

    還有對前世的留念,對那些親人的思念。

    在這樣一個日子裏,看著別人家團聚到一起的時候,這些壓抑著的情感,都一股腦的爆發了出來。

    默默的流了半天淚水,把情緒都發泄的差不多了,石磊起來弄了一截竹中酒,分三次倒在了地上。然後恭恭敬敬的磕了3個響頭。

    既為這個世界的父親,也為了前世的那些親人們。

    等到石磊收拾好情緒,從屋裏走出來的時候,幾位出去串門的大叔全都回來了。

    石磊這個當家主的,因為守孝沒法去串門,幾位大叔作為他的代表,也要走遍各家莊戶們,把莊主的問候送到不是。

    石磊趕緊把早就準備好的屠蘇酒端了過來,挨個遞給了幾位大叔。

    不過最先端起這酒喝掉的,卻不是幾位當長輩的,而是這裏年歲最小的雄大雄二哥倆。

    這屠蘇酒呢,顧名思義,就是在酒中加入了“屠蘇”這種中藥劑。是由由大黃、白術、桔梗、蜀椒、桂辛、烏頭、菝葜等七種藥材混合製成的。

    據說這酒喝了,能驅邪解毒,延年益壽。

    唐朝人喝這種酒的時候,有一種十分有趣的習慣,就是要從全家最小的孩子開始先喝。

    原因據說是“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飲酒”。

    喝酒的時候,席上還要端一個“五辛盤”:盤子裏一片青青綠綠的,生辣氣衝天。

    分別放著五種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

    吃“五辛盤”是為發散五髒鬱氣,預防時疫,不鬧病。

    吃完這些,晚上又來了一頓素餡的餃子,這個對大多數莊戶來說,累並快樂著的元旦,才總算是過了個差不多。

    雖然他們大都從益州那邊,製備了很多稀奇的年貨回來,不過總不能全都在這一天的時間裏全禍禍完吧,總要多樂嗬幾天的。

    所以這過年,往往是小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有新衣服穿,還有各種好吃的好玩的,可以可勁造。

    平時相對少見的各種肉菜,一般都要留著招待家裏的客人的,如今也可以敞開了吃。

    對孩子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年節還沒過去呢,他們已經在期盼著,下一次的過年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