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十四節 雷達站被襲
字數:4044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最強刀鋒 !
當偵察大隊把俘虜口供、電訊監聽和抵近偵察所獲得的情報整理匯總後上報集團軍和軍區前指後,很快上級就下達了通知,要求一線各部隊提高警惕。特別是官兵們在有事離開駐地營地時,嚴禁單獨外出,要求至少五人同行,而且必須攜帶武器,以避免受到敵人潛入特工的襲擊。
盡管敵人調來特工部隊的事情已經引起了前指的高度重視,但悲劇依舊發生了。
在距離一線陣地後方大約三公裏的位置,這裏有一個麵向敵方的緩坡,這個緩坡上視野開闊,可以觀察到我方絕大多數的一線陣地,這裏駐紮著我軍一個特殊的作戰單位——炮兵儀器偵察營。這個偵察營除了配備傳統炮兵觀測使用的炮兵光學測距機、炮隊鏡、炮兵觀測氣球和檢測風速、濕度之類的氣象觀測設備外,最重要的一台設備,是一台進口的辛柏林迫擊炮偵察雷達。
這是眼下我軍唯一一台用於實戰的炮兵偵察雷達。八零年代初期,在美國政府的協調下,西方對我國的武器禁運開了個口子。我國從英國和瑞典各進口了兩台這種新型炮瞄雷達,從英國進口的兩台雷達就是辛柏林迫擊炮偵察雷達,一台用於科學實驗分解研究,一台就裝備了這個偵察營,不僅是用於實戰,還負擔著對實戰數據的收集,為我軍仿製這台雷達提供實際使用數據。
這台雷達的裝備,使我軍炮兵在與敵方炮兵的較量中,穩穩的占據了絕對的優勢,隻要敵方炮兵開炮,隻需幾秒鍾,根據雷達偵測數據就能探明敵方炮兵陣地方位,迅速予以反擊。可以說,這台雷達是我軍在雙方炮戰中,壓倒敵人的依仗。
但是,偵察營被敵人特工偷襲了,雷達遭到毀損。
幸好,敵人特工並不知道這台設備到底是什麽,他們隻炸毀了為這台雷達提供電源的電源車。在經過修複後,雷達依舊在以後的炮戰中繼續發揮作用。可即便如此,炮兵儀器偵察營被襲事件,依舊引起了高層的震怒,這次雷達沒有被徹底炸毀,應該隻是僥幸。
這是敵人不清楚這台雷達是什麽東西,他們還以為襲擊的目標是個通訊站,若是敵人能認出這是台炮兵雷達,這台雷達還會隻是被炸了電源嗎?而如果這台雷達被炸毀,在以後雙方的炮戰中,我方炮兵的優勢就會喪失。那麽可以預見的是,我軍會有多少官兵將喪生在敵人的炮擊之下?
高層震怒的直接反映,就是要求我軍在前線的偵察兵們,要給予敵人一個教訓!通俗點講,那就是我軍要報複,報複敵人特工部隊這種越境深入我方腹地的襲擾行動。毫無懸念的,這個任務落到了偵察大隊的頭上。
越境滲透到敵人的縱深,對敵人的高價值目標進行襲擊。這對偵察大隊來說,絕對是個新課題。
在以往的行動中,出前的偵察兵基本上都在偵察大隊配屬的炮兵中隊的炮火射程之內,與敵遭遇,也有炮兵的炮火掩護。可是要滲透進入敵人縱深的後方,炮兵想要掩護也無法做到。不說別的,在前一次柏衛國他們的觀察捕俘行動時,炮兵中隊準備的炮彈就要六百多箱,這麽大的數量的物資要運進敵人縱深,那不是天方夜譚麽!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炮兵掩護下的小分隊,要組成多大的規模?人數太少,能夠發起的攻擊行動的規模也不會大,對於一些敵人戒備森嚴的高價值目標也無能為力。可人數多,對整個滲透行動來說,無疑暴露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在敵人的縱深一旦暴露,後果不堪設想。
而細節上的問題就更多了,武器配備,給養攜帶數量、敵方語言學習等等。在偵察大隊,配備的武器走了兩個極端,前出人員配備的大多都是67式微聲手槍,64式微聲衝鋒槍和79式輕型衝鋒槍。隻有負責接應和掩護的火力排和炮兵中隊才配備一〇〇迫擊炮、40火、八二無後坐力炮和輕重機槍等重武器。滲透小分隊用前出人員配備的輕武器,明顯無法執行他們要承擔的任務。
大隊長李洪國和政委劉湘山召集司令部軍官們和各中隊的負責軍官們一起開諸葛亮會,商討方案,重點就是如何選定目標,在完成任務後,如何安全的撤回。偵察大隊可不是什麽敢死隊,派出去的人就不打算回來,這顯然是不行的。必要的犧牲可以承受,可派出去的每批人都有去無回就不能接受了,特別是這些前往執行任務的官兵,往往是大隊裏技戰術各方麵都是最出色的官兵,偵察大隊是真的損失不起。
要確認派出去的小分隊的規模和人員構成,首先就要確定目標。比如是要去破壞敵人的交通線,破壞公路和橋梁,那麽要配屬工兵,多帶爆炸物。是要去炸毀敵人的油庫、彈藥庫、後勤補給站,那麽戰鬥人員的比例就要高一些,因為這些地方往往都駐紮有守備部隊。是要端掉敵人的營級、團級甚至師級指揮部,那就要根據不同等級的敵人指揮部,派遣數量不等的小分隊了,因為不同級別的指揮部,防衛力量的配置也各不相同。派遣一個隻夠端掉敵人營級指揮部力量的小分隊去端人家的師級指揮部,除非奇跡發生,不然的話那基本上就是去送死。
參會人員七嘴八舌的各自談著他們自己的看法,莫衷一是。有的人希望要麽不幹,幹就幹票大的,去端掉個敵人師一級的指揮部,震懾一下敵人。有的人覺得,去破壞敵人的交通設施和後勤補給比較合適,目標多,能搞則搞,不能搞換一個目標也無所謂,特別是襲擊這樣的目標,人不用多,機動靈活。也有人主張,滲透進去後,遇到什麽目標就搞什麽目標,隻要評估自己的力量能吃下敵人就行,這樣的話,敵人會防不勝防。而炮兵中隊、後勤中隊之類的,幹脆就閉口不言,因為這些行動沒他們什麽事。
柏衛國也沒有發言,一來,他資格淺,在座的人的級別也都比他高。二來,他的思路和在座的所有人都不太一樣。他覺得,現在要是我軍要動用大部隊打過去,那麽在戰鬥爆發之前,去端掉敵人的指揮部,或者炸掉軍火庫、補給站之類的目標,確實能讓敵人在我軍發起進攻時,指揮和供應都產生混亂。可現在我軍處在防禦階段,端掉一個敵人的指揮部,過幾天敵人就會重新再建立起來一個,雖然能打擊敵人的士氣,給敵人造成短暫的混亂,卻達不到領導的要求和我方的作戰目的。
上級領導為什麽要派部隊滲透打擊敵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敵人的特工部隊太猖狂。大家所議論的這些,並不能阻止敵人的特工部隊繼續滲透過來,在我方境內肆虐。要打擊敵人的氣焰,使他們不敢再輕易的派出特工滲透過來搞破壞,那就應該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針對敵人的特工部隊下手才有效。
大隊長李洪國很快就注意到了閉口不言若有所思的柏衛國。和炮兵中隊、後勤中隊這些軍官不同,柏衛國是大隊配屬在一中隊的偵察參謀,這次越境滲透作戰中,一、二、三、四這四個行動中隊顯然是作戰的主力。這樣一來,在司令部和這四個中隊的軍官們都在激烈的討論相對比,柏衛國的沉默就太顯眼了。
“哎,那個,柏參謀,你在想什麽呢?好像就你沒說話,要滲透到敵人縱深,你不是嚇傻了吧?”
李洪國伸手指向柏衛國,一如既往的一開口就沒好話。聽到李洪國開口,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看向被李洪國指著的柏衛國。
“大隊長,我還沒想好。”
被李洪國指著的柏衛國,看到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他,有些緊張的撓了撓頭說到。
“我問你在想什麽,沒問你想沒想好!說說看,你既然說沒想好,就說明你想了,說出來大家可以幫你想。”
李洪國並沒有因為柏衛國說沒想好而放過他。
“是!那我就說下我的想法,有什麽不合適的,請大家批評。我想吧,上級給我們這個任務,主要原因就是敵人的特工團太猖狂,不斷的滲透過來搞破壞。命令我們也滲透過去打擊敵人,根本目的應該就是要竭製他們的這種行動。所以我想我們的目標就應該是重點打擊敵人的特工團,隻有消滅了他們,或者搗毀特工團的指揮中樞,才能有效的阻止敵人的行動。至於怎麽打擊消滅他們,我還沒想到。”
柏衛國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嘿,不錯不錯,坐下吧。聽你們說了一晚上,柏參謀這話才有些靠譜,說到了點子上。可以說是真正領會了上級首長的意圖。嗯,不錯!沿著這個思路,大家看看,我們要怎麽打擊敵人的特工團?”
李洪國聽了柏衛國的回答,想了一會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對柏衛國的想法讚不絕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