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突破
字數:3430 加入書籤
無法見到羅裳,羅貝難免失落,但想到她現在在紫雲峰生活的很好也就放心了,可是自己修為淺薄,自己不可能獲得紅鬆峰僅有的兩個名額,隻希望到時吳不可以帶著他去給師姐加油。
吳蓮本來以為自己修為尚可,可以好好在李青麵前炫耀一下,沒想到紫雲峰有比自己還厲害的天才,看來自己必須更加努力才能在‘無為奪魁’時有所斬獲,於是說道:“師姐,時候不早了,我們得回去了,咱們就等到‘無為奪魁’時再見。”
說完吳蓮就拉著羅貝走了,李青看著他們離開的身影,歎道:“沒想到都是羅家子弟,差距竟然這麽大。”
吳蓮和羅貝回到紅鬆峰後,直接來到了修煉場,羅貝吃驚的看向吳蓮,問道:“師姐不是說今天休息,明天再練嗎?”
吳蓮怒道:“你沒聽李青師姐說她們紫雲峰出現了兩個天才嗎,而且還在閉關,我們如果不努力,怎麽和人家比。”
羅貝狠狠的點頭,以自己現在的修為根本沒有機會去中天峰,也就無法見到羅裳,於是兩人立即開始修煉起來。
吳蓮隻顧修煉,卻忘記了今天她剛回到紅鬆峰,連雲為了給她接風親自下廚做了很多好菜,隻是已經傍晚,卻不見吳蓮和羅貝兩人歸來,於是開始著急起來。
吳不說道:“還是小孩脾性,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師弟可能貪玩起來。”
“我還是去修煉場找找他們。”
何超急忙說道:“怎能叫師娘去,還是我去吧。”
連雲應道:“也好,找到他們盡快回來。”
當何超來到修煉場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隻見羅貝驅使著一個鬆枝,而在鬆枝尾部插著一個銅錢狀的東西,難道這是羅貝的法寶?可是何超記得羅貝似乎還沒有突破定心,怎麽能驅使法寶?而且這個法寶又這麽特別。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因為連雲已經等的著急了,於是讓羅貝和吳蓮停止修煉趕快和他回去紅鬆殿。
連雲在大殿門口焦急的等待著,當看到他們三人回來時,急忙迎上去,問道:“你們去哪裏瘋了,剛回家就亂玩。”
吳蓮做了個鬼臉,笑道:“我和小六子一直在修煉啊,對了,在我的英明指導下小六子已經可以驅使法寶了。”
連雲吃驚的看向羅貝,說道:“老六一會你自己和你師傅說吧。”
紅鬆殿內,本來剛回到無為山的吳蓮應該是主角,然而羅貝由於“意外突破”而搶了吳蓮的風頭。不僅如此,羅貝還得到了一個非常怪異的發寶,即使是吳不也未曾見過。
吳不拿著羅貝的法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並未發現什麽特別之處,無論是那個鬆枝還是插在上麵的銅錢都似乎都很普通。
吳不於是問道:“老六,這個法寶是從何而來?”
吳蓮見羅貝不敢言語,便替他應道:“爹,今天我本來就是想讓小六子試試離心,沒想到他竟然真的讓這個鬆枝動了(動即為可驅使),但我感覺這個鬆枝有點難看,就讓他找個東西裝飾下,他於是從懷中掏出這個銅錢,更沒想到的是銅錢和鬆枝正好相合,而且鬆枝怎麽也拔不出來了,我就讓小六子繼續試著驅使這個‘銅棍’,然後就是二師兄看到的那一幕了。”
吳蓮說完後,吳不不知為何很是生氣,說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好不容易會驅物,竟是這麽個爛東西,無論何人,法寶一般都是無法更換的,以後你驅使此物還不成笑話。”
連雲卻不以為意,勸道:“老六能驅物已經很不容易了,凡事不能太過強求。隻是老六你現在究竟修為達到什麽地步了?”
羅貝摸了下頭,應道:“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修煉到恒心境第幾層了,我都是按照二師兄總結的方法修煉的。”
吳不又怒道:“蠢材!明天我親自測一下就知道了,好了,大家趕快吃吧。”
這晚,吳不在書房翻閱著一部名為《法寶收錄》的古籍,連雲站在一旁笑道:“你還說老六的法寶沒什麽特別之處?你都將這本幾十年沒拿出來的書翻出來了。”
吳不應道:“我隻是記得當年好像有誰用過銅錢做法寶,但就是想不起來了。”
“為何不去問下掌門師兄?他或許知道。”
吳不將古籍合上,說道:“自古以來,我們正道修真之人法寶多為仙劍,像蓮兒的‘藍珊瑚’則是例外,今日聽蓮兒說老六的法寶乃是她感覺太難看而臨時組裝的,我發現那鬆枝似乎就是一普通的紅鬆枝莖,隻是那銅錢有些來路不正。”
“原來你是怕這個法寶日後出了問題對老六不利,為何不直接問他呢?”
“算了,明日看看再說吧。”
第二日一早,紅鬆峰後山修煉場。
吳不本想單獨一人測試下羅貝的修為,吳蓮有些不放心堅持要在旁邊看著,生怕吳不欺負羅貝。
吳不說道:“老六,你試著用聚心驅使法寶。”
羅貝沒想到吳不開始就讓他用聚心,恒心境共五式,分別為入心、定心、離心、分心和聚心,越往後修煉起來越難,羅貝昨日在吳蓮的慫恿下試了一下離心,沒想到就成功了,如今吳不直接讓他聚心,盡管早他已知道聚心心法,但從沒有試過,無奈,也隻能硬著頭皮試一下。
羅貝將“銅棍”取出,施法道:“萬物之源,皆化人心;人心齊聚,萬物皆破。起!”說完隻見“銅棍”盡管浮到空中,但很快從空中落下,最終還是失敗了。
吳不歎道:“還以為你是怪才,原來還是一個朽木。”
羅貝羞愧的低下了頭,不敢言語,這時吳蓮撿起“銅棍”遞給羅貝,說道:“哼!明明是爹你不好好教小六子,如果讓小六子按我的方法定能成功。”
羅貝見吳蓮如此說吳不,急忙說道:“不是師傅的錯,是我太笨了。”
吳蓮又道:“自古以來就沒有笨的人,隻有不肯努力的人和方法不對的人,你剛才並無分心何以聚心,所謂聚前不分則無以聚也!”。
求收藏,求求求求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