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軍壓境

字數:3532   加入書籤

A+A-


    吳三桂看著下麵滿堂的文武群臣,思量良久,歎道,“諸位都隨老夫征戰多年,功績顯赫,幾十年了啊,沒能給諸位謀個好前程好歸宿,老夫虧對諸位啊。”

    站起身道,“朝廷現在對我吳三桂不滿已久,已經發兵來討伐老夫了,老夫不忍心諸位於我玉石俱焚,各位都各自散去逃命吧。”

    吳三桂指著下麵幾個箱子,親兵上前打開,“這些都是老夫多年所積的家當,今天,大家分一分,算是老夫,最後給大家的盤纏。”抹去眼角的淚水,背過身子不語。

    下麵的群臣議論紛紛,一名武將率先暴怒道,“王爺說的這叫什麽話,王爺待我等恩重如山,康熙算個什麽東西,末將願意代王爺打進紫禁城砍下康熙狗賊腦袋,獻給王爺。”

    群臣見有了的一個帶頭的,都紛紛叫嚷道,“王爺,咱兄弟還是反了他娘的吧,這大清江山有一半是王爺打下的,他康熙算個求,毛都沒長起。”

    “我等願追隨王爺反清複明,光複大明江山。“

    吳三桂轉過身子,摸著胡須開懷大笑道,“好,諸位既然都這麽說,老夫,就帶著大家博個富貴,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康熙對我等不仁不義,我們也無須再做這狗奴才,來人,把王榮之押上來。”

    披頭散發的王榮之被押了上來,看著吳三桂眾多部下齊聚一堂,百思不得其解,“王爺,何故把本官抓起來,不是說好押送我回京再審嗎?王爺何為出爾反爾?”

    吳三桂哈哈大笑道,“不是老夫不願意放你離去,是你那主子不想讓你走啊!”

    王榮之皺眉道,“還請王爺說明白點。”

    “康熙小兒不顧天下百姓安危,視我等為亂臣賊子,已派兵來討,今天,老夫要拿你的人頭,來祭天,告慰為朝廷犧牲的將士英靈。”

    “各位,同我一起亂劍刮了他。”

    王榮之聽後臉色慘白,一屁股坐到地上,指著吳三桂喝道,“吳三桂你個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一派胡言,造謠生事,陷朝廷不義,鼓動人心,好於你行那謀反之事。你簡直是喪心病狂,你。”話沒說完,邊上的武將一劍戳進了王榮之胸口。

    另外一個武將砍下了王容之的頭顱,跪下道,“王爺,兵貴神速,還請王爺速速下旨。”

    “貴州乃雲南門戶,向上可東進江南,威脅朝廷腹地,向西,可攻四川,經略陝西,長江中下遊都會在我們控製中,若以當務之急,就是全麵控製貴州。”

    “大人,我等經營貴州已久,隻要王爺一旨招書,想必響應者無數。”一文臣說道。

    下麵的文臣武將聽後都是哈哈大笑,吳三桂看著大笑的眾人,鎖眉道,“現在情況有變,朝廷提前做出了反應,貴州,還是要派大軍前去的,現在順安府已久不再本王的控製中了。”

    “王爺,順安府可是東進北上必經之路啊,此處被大龍山山脈所阻,地勢高而險峻,唯有經順安府至臨縣這段可行大軍向北。”

    吳三桂欣賞的點了點,他這些老部將,對雲貴地形可謂熟悉之極,打了這麽多年的仗,那那都是清清楚楚,說道,“現在順安府被原臨縣的一小小七品知縣所占據。”

    “王爺,那王平誌呢?讓他帶人去奪回來不就行了。”

    “他那點人太費時間,那位愛將願意領兵前往貴州?”吳三桂掃視著眾人。

    原先第一個開口說話的武將跪下道,“末將願意領兵一舉平定貴州。”

    “好,本王給你一萬兵馬,和臨縣王平誌前後聯手攻順安,為後續大軍打通道路,給你七天時間。”

    “末將遵令。”

    臨縣,“大人,王爺來消息了,讓大人率所屬兵馬,先行奪回順安府,隨後王副將率一萬大軍前來相助。”同知道。

    “好,好,王爺既然吩咐,我王平誌哪有不生死相隨的道理,快去準備準備,大軍立即出發。”

    蕭進的信,經過兩天快馬奔馳,和王平誌的信,一同到達了貴州總督莫克的手上。

    莫克先看了王平誌的信,看完後才看了蕭進的,看到吳三桂起兵造反的內容後,眼前一黑,就閉過去了。

    等他醒來,身邊的幕僚道,“大人,我方才看了下他們二人的信?婆說婆有理,不管蕭進是因為什麽原因帶兵占的順安,吳三桂造反卻是鐵板釘釘的了,現在不是糾結他們誰對誰錯的時候。”

    “先生為何這般肯定?”莫克顫悠悠道。他還是不肯相信吳三桂造反的事實,莫克乃是封疆大吏一省總督,現在有人在他地盤上造反,他不能心驚膽戰嘛。

    “敢問大人,蕭進何為占順安?”

    “這,這,本官卻是不知。”

    “蕭進肯定是被逼的,老夫猜測,王平誌見蕭進被困於大龍山,臨縣兵力空虛,得吳三桂的授意後領兵奪了回來,這蕭進代表的可是朝廷,是皇上,臨縣如此戰略重地,吳三桂怎會放心在蕭進手上,這是前因。”

    “後果就是,蕭進突圍後發現丟了臨縣,得知吳三桂有造反嫌疑,怕自己擔丟城責任,才攻陷順安府,”

    莫克聽他說的有理有據,點了點頭道,“哎,吳三桂要反是遲早的事,沒什麽好猜測的,現在當務之急,是趕緊向朝廷上奏折,請求大軍來防啊,這貴州有一半是吳三桂的老部下,本官怕撐不到朝廷大軍來援啊。”

    “再發份本都督公函給陝西王輔城,讓他立刻派兵來救,皇上知道後,肯定也是讚同的。”

    “大人考慮周全,近觀貴州周邊能調動的軍隊,也隻有王輔城了。”幕僚點頭的。

    康熙十二年六月初一,平西王吳三桂發布起義繳文,昭告天下,舉起了反清複明的大旗。

    吳三桂大軍兵分三路,一路取貴州,一路挺進廣西,一路攻入湖南,吳三桂率十五萬大軍親自掛帥向湖南挺進。

    此時的順安,蕭進知道吳三桂不會放任自己在這胡作非為,眾人商議,此地裏京城路途遙遠,來回沒個半個月,朝廷是不會有反應的,現在能靠就是他們自己,所以蕭進才會書信給總督莫克,貴州本部的援兵是別想了,想要援兵,隻能靠總督麵子和威望向周邊朝廷兵馬求援,隻是,蕭進不知道的是,總督莫克求的援兵是陝西的王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