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別來無恙

字數:4170   加入書籤

A+A-


    徐盈盈知道蕭進晚上要招待人,提出讓她操辦,蕭進同意道,“王芸這幾天是不舒服還是怎麽了,老是躲著我。”

    “我那知道你怎麽人家了。”徐盈盈看著蕭進一臉鬱悶的樣子,近身幫蕭進捋了捋衣服,“許是知道外麵的事情,怕你分心耽誤正事吧。”

    蕭進握住徐盈盈幫自己整理衣角的手道,“讓你也跟在後麵吃苦,跟著我來雲貴,沒有一天是安生的。”

    徐盈盈順勢躺入了蕭進的懷中,“你的事我不問,我隻要你好好的,每天回來能看見你。”

    蕭進聽著徐盈盈的細聲細語,沒有回話,抱著徐盈盈,抬頭看望著遠處徐徐上升的炊煙。

    還沒到晚間,蕭進得知城中有人打砸搶劫,招來蕭劍,“現在非常時刻,隻要抓到無論罪名大小,一律按照在臨縣的時候辦法來。”

    蕭劍點頭道,“明白,城門要不要封閉?”

    蕭進同意道,“等朱家莊的工匠轉移來了後,就可以封閉了,我已經讓人在城中貼出告示,另外,還有件事要辛苦你和手下兄弟了。”

    “大人直接說吧。”

    “先前林則徐給了我個很好的建議,臨縣和順安附近的大莊子不少,想必糧食什麽的,儲藏應該很豐富,這幾年老天還算開眼,地主家們應該有不少富裕,你把轉移到順安城裏來,時間緊迫,挑大戶下手,不願意讚助朝廷的良好市民,按市場價收購。”

    蕭進看著蕭劍有些抗拒的表情,繼續道,“事關順安的安危,我知道你一直都抗拒的很,可有了這些糧食,我們便可堅守不少時日,而且能讓吳三桂大軍在外無糧可征,你想一想,即使我們不征用,也是留給吳三桂大軍了,他們可沒你們好說話,那些百姓還不是要遭殃。”

    蕭劍聽後拱手道,“大人沒必要和我解釋這些,我也不是什麽都不懂,既然要肅清壁野,那就做的徹底點,連同百姓一道轉移,帶不走的糧食就一把火燒了。”

    蕭進很是欣慰的拍了拍蕭劍的肩膀道,“這事你比我有分寸,轉移百姓太費時間,若是最後時間充裕,那你就自己看吧。”

    等蕭劍走後,蕭進喊來了已經回來的紀曉嵐,兩人一同去視察順安的城牆。

    順安是座大城,城門四座,正北門還有個甕城,以蕭進這麽點人手,想要同時守住四座城門,困難重重,若是換成了別人,估計已經跑的老遠了。

    紀曉嵐的建議的是,主守正北和正南門,南門是大軍必過之處,守正北門是怕貴陽方向有敵軍來襲,西邊和東邊的城門沒有可守的價值,西邊靠近大龍山,山勢連綿,地勢崎嶇,不適合大軍擺陣,而且要想來西門,必須要經過北門或者南門。

    而東門的話,則是地勢太低,而且由於端午河從此處經過,水流入護城壕,因為護城河失修已久,這東邊的護城河,有和端午河水連成一片的趨勢,導致東門前的護城河寬大,從這裏攻城,可謂是費時又費力。

    蕭進的大局觀還是不錯的,這些他早已經做過功課,現在聽紀曉嵐提起,他沒反駁,點頭認同,指著北邊城門的甕城道,“這吳三桂怕是處心積慮已久,甕城修在北邊,對著的是貴陽方向,嗬嗬。”

    “大人所料不錯,吳三桂怎麽修也不能修到南邊對付自己。”

    蕭進讓紀曉嵐在南邊的城門前麵修個回字形的小型甕城,他要讓炸藥包發揮出百分百的威力,在城牆上又豎起了一段牆體,每段留個射擊口,有點後世碉堡的感覺。

    “大人所做的這些,再下認為有些多餘了。”

    “哦?怎麽說。”

    這話卻是聽從蕭進吩咐,去請他徽州老鄉而來的林則徐,隻見他背著手而來,站在城牆上,眺望著前麵的景色說道。

    “大人,徽州哪位員外我已經告知他了,他說他回去準備一番,太陽下山前去大人府上。”

    “恩,有勞徐先生了。”蕭進轉頭又問道,“剛才聽先生說,我吩咐的這些是多餘的,還請先生教我。”

    “我聽進南說過大人的事跡,知道大人的火槍犀利,想在城牆之上再修建一段掩體,依托掩體來守城,是這樣嘛大人?”

    “恩,就是這個意思。”

    “兩點,一,大人以前遇到都是小股敵軍,他們攻城器械不足,或許大人沒見過攻城車,和拋石機的威力。”

    “二,時間,怕是吳三桂大軍沒那麽多時間給大人了。”

    蕭進聽他這麽說,有點信心不足,他知道這些攻城器械,可是沒親眼見過,他是小看古人了,以為威力不堪一擊,謙虛道,“請徐先生繼續說。”

    “萬人大軍的攻城,攻城多是靠拋石機和弓箭殺敵,隻有到最後的決定性的時刻,歩卒才會依靠弓箭手的壓製用雲梯攻城,據我所知的,大人的火器營,不過才百人規模,若是正麵和敵軍起了衝突,招來敵軍的集火,在拋石機的密集打擊下,情況堪憂啊。”

    “拋石機最遠能打到多遠?”蕭進聽後問道。

    “怕是有四五十丈,有些大型的,就不得而知了。”

    蕭進心中默算,一丈乘以三點三,以五十丈來算,就是一百五十多米了,他的火槍有效殺傷是百米以內,用火槍對付拋石機看來是不行了。

    林則徐沒繼續說下去,靜等著蕭進思考。

    蕭進沒繼續問下,是因為他手下的兵種,殺手鐧隻有他自己最清楚,而林則徐隻是道聽途說,但是,聽林則徐這麽一說,他也知道,是自己太想當然了,不提他們現在還不知道吳三桂大軍的底細,隻知道一個兵力多時,再無半點情報,若是事事做出詳細安排,可是沒有一點情報可以利用。

    “那林先生可有什麽對策?”

    林則徐望著北門的方向道,“若是大人願意聽從再下建議的話,臨縣要是伏擊成功,並且襲擾吳三桂後勤得手的話,貴陽還是沒有援兵來的話,再下以為,大人可以安心撤退至貴陽。”

    蕭進神情複雜,隨著林則徐的目光,看向北門,“這城連守都不守,怕是朝廷不會放過我。”

    林則徐拱手認真道,“大人,世事無常,軍在外有所不受,朝廷會體諒的,咱們該爭取的時間都爭取了。”

    蕭進背著手沒有回話,同時看向紀曉嵐和林則徐道,“林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容我再思量一下。”

    林則徐話中的意思,蕭進何嚐聽不出來,他是斷定自己這點人是不可能守住順安城的,可是蕭進不想這麽快放棄這座城,無論是為了朝廷還是為了他自己,守住,他有大功,康熙有八九層會升他的官,主管一方,自己的政治資本也多了許多。

    若是棄城而逃,雖然也拖住了吳三桂,可是不管怎麽說,這個棄城而逃的名聲是跑不掉了,康熙和總督莫克也許看在自己立過這麽多功的情況下,不會對自己怎麽樣,可也失去了最佳的機會。

    等朝廷大軍一來,估計就沒自己什麽事了。

    兩人見蕭進陷入沉思,可太陽已快下山,林則徐提醒道,“大人,想必徽州員外已經在府中等候多時了。”

    蕭進收回心思,點了點頭道,“走吧。”

    三人回到知後衙,蕭進來到正廳,看著堂中坐著一中年人在哪喝茶,身邊還有個年輕人陪同在旁,知道是他那老鄉來了,沒等林則徐給自己介紹,走近了一看,沒想到是自己認識的老熟人了。

    “呦,這感情好巧啊,伯父別來無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