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榮歸流雲 極式耀武鑒軒轅(上)
字數:5837 加入書籤
A+A-
心中煩躁,鳴中乎並未繼續待在,所以鬼頭在晚膳時分敲門時,鳴中乎早已下山。
中武林共有三個州,分別為中州、鼎州以及瞿州。所處中州,整個中州武林門派與勢力不少,但均以為尊,且每月、每年都需向納貢。所以說,中州實際上隻有一個勢力——。
一夜疾行,到達山腳時天已快亮。望了一眼山門旁大樹下的小院,鳴中乎舔了舔嘴唇,咽下口水,便徑直向小院走去。站至門前,抬起右手思考片刻卻沒有推開院門,而是走到一旁依著樹杆閉眼修休息等待山門開啟。
本想閉目養神,卻在不知不覺中淺淺睡去。
迷糊間感覺有人靠近自己,正準備起身時,隻覺自己的小腿被人輕輕的踢了兩下。
“喂!喂!你是哪個院的弟子?怎麽能睡在這裏?不怕內門人看見麽!”那人說完後,也不等鳴中乎起身便伸手過去將人拽起。
好再鳴中乎沒有熟睡,不然此刻隻怕有人性命將絕!
稍稍睜開眼,隻見一個身穿白色粗布麻衣的魁梧背影正將自己拉向山門前的空地上,那裏已經站了不少穿著相同衣衫的人。
鳴中乎心中了然,這些便是所謂的外門弟子。
跑到人群中間,那人轉過頭來對著鳴中乎大笑一聲:“哈!還好跑的及時!你看那邊,山門開了呢!”
“額……”正欲告訴大漢自己身份,不遠處卻響起了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
“哈!你個低賤的家奴,不好好待在你家公子身旁伺候著,小心他隨時嗝屁啊!”
那魁梧大漢聽在耳中,臉色憋得通紅,強忍心中怒氣重‘哼’一聲,叮囑鳴中乎離樹遠一些後,便向人群外圍一個看上去十分單薄的青年跑去。
那陰陽怪氣的聲音狂笑連連,轉頭望向鳴中乎挑釁著說到:“我乃是外門弟子中排名第七的柳川宏。你看著臉生啊,什麽時候來的?也不過來跟爺爺我打個招呼!還想不想在外門混了!”
鳴中乎正覺著好笑,身後一道清脆的女聲響起!
“混賬東西!敢對鳴師兄無理!”
說完,鳴中乎眼前一道劍影閃過,直逼柳川宏麵門!
危機關頭,鳴中乎伸出兩指停住劍鋒。轉頭望了一眼身後同門,微笑說到:“無妨。”
那女弟子小臉瞬間變成緋紅色,輕聲答應一句便將佩劍收起。
“你是哪座峰的弟子?怎麽認得我?”
“回師兄的話!我是內門弟子,並未被選入七峰之中……”女弟子聲音輕柔,低頭害羞。
“這樣啊……麻煩師妹幫我上沽泉峰通傳一聲,就說我午飯後再上山!可好?”
“嗯嗯!”女弟子連聲答應,抬頭望了一眼鳴中乎後,便小跑著往山門方向去,途中還與幾個姐妹切切私語兩句。幾個小姑娘臉露驚訝,紛紛向鳴中乎這邊看來,在開心之餘又有點失望:“他和傳聞中有些不一樣餒~”
鳴中乎對幾人回應一個笑容後便向樹下走去,留下那柳川宏獨自一人在風中淩亂……
臨近門前,一股久違的飯香飄來,那是野筍幹與香豬肉美妙的搭配!鳴中乎‘哈哈’一笑,推門而入。隻見門內小院中,一老漢正弓著腰身做菜,陣陣香味便是從那鍋中飄來。
聽見門響,那老漢‘咯咯’笑道:“寧願在門外吹風也不願進來麽!你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乖巧了?”
“哎呀!翁伯,我向來都是這樣的,隻是你沒發現而已。嘿嘿!”說完,鳴中乎一臉笑意的跑去房中,不一會便拿出兩幅碗筷至井邊清洗。一切準備好後,安靜的坐在一旁盯著鍋中美味陷入沉思。
翁伯轉頭看向鳴中乎,發現眼前人臉上的雖然帶笑,但眉宇間卻深深皺起。隨即輕歎一聲將鍋蓋蓋起,微掌輕搖,爐中火苗變小。
“心中有事?可是此番下山遇到不順?”
“我……不知道該怎麽說……此番下山連番大戰,修為上確實有長足進步,但……”話沒說完,鳴中乎歎氣一聲,沒有打算繼續說下去。
“中乎,你何時變得如此婆媽?”
“我真的不知道這事該怎麽說……”鳴中乎思來想去,覺得發生的事還是不要告訴其他人為好,畢竟涉及整個的大事,隨便說出口隻會讓他人覺得自己輕浮。而且講到底,自己對上記載的事還抱有一絲懷疑……
勉強一聲笑,鳴中乎將話題轉移:“翁伯,鍋中之物能吃了麽!我等不及啦!”
翁伯知道鳴中乎不願將心中糾結的問題講出,也不追問,迎合著說到:“吃當然是能吃的,隻是味道還差一點。我雖然不知道此次山下後你身上發生了什麽,但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無論發生何事,隻要自身不死,事情總有轉機的!”
“嗯!”鳴中乎輕聲回應後,兩人便沒有繼續交流。
直到鍋中美食香味變得更純後,翁伯隨手又一擺,爐中火苗熄滅。鳴中乎好似得到xìn hào,‘噌’的一聲站起身子,一個箭步便跑至鍋前,開蓋一瞬濃鬱香味撲鼻。果斷裝了滿滿兩碗後,便站在鍋邊大快朵頤。
飯飽後,鳴中乎揮手告別翁伯。一個縱身躍起,直接向山上飛去。
地處中州一片延綿山脈中,八座高峰入雲。其中,永旭之巔為最高峰,知其名者在宗門內也不少,但幾乎沒人真正見過。長門峰為次高峰,亦是掌門所在之峰,其餘六峰乃是長虹峰、玉雪峰、落梅峰、農穀峰、斷機峰以及沽泉峰,高度參差不齊,但比剩下的山峰要高出不少。除沽泉峰外,其餘五峰弟子人數均在百位上下。而人數更多的是內門弟子,總人數約莫千位出頭。
既然是武林門派,弟子的修為高低自然是關鍵。弟子間的修行多以互相解惑的方式進行,七峰弟子雖然無需在內門上大課,但能夠受教於首座者也十分稀少。而給內門弟子指點的,則是七峰弟子。
每年總有那麽一兩個人能夠從外門進入到內門修行,而從內門進入七峰則隻能等待機遇。這所謂的機遇乃是受到掌門或其餘六峰首座欽點,又或者高階弟子的引介,也許十數年也未必能夠得到此等機遇。所以內門弟子年齡跨度之大,從幾歲至幾十歲不等。
內門弟子除了修行外,還需執行一些宗門委派的任務。這些任務與七峰弟子不同,多以fú wù宗門為主,例如說洗衣、除草、清潔、洗菜等雜活,但其實大部分雜活被內門弟子分派給了外門弟子。整個武林中為數不少年輕子弟以能夠進入如這樣的龐然大物為榮,且即便是內門弟子,其修行的功法對於尋常門派或勢力來說也十分惹人心動。
高階弟子在宗門內沒有明確界限。也許你與他同為某峰弟子,但他經常與首座見麵或者與首座親傳弟子接觸頗多。久而久之,這一類弟子便稱作‘高階’弟子。
如鳴中乎這種玄衣弟子在宗門內身份之高,已經進入宗門的決策層。也就是說,一旦宗門中有什麽大事需要討論,除了掌門以及六峰首座外,首席大弟子隱商逸,六位玄衣弟子都有權利參與議事,如陶明元這類的六峰首席大師兄以及文秀這種親傳弟子則主要行使管理其餘弟子的職責。
每一峰除了首座以及弟子外,還有數量不等的客卿長老。眾客卿長老門非自己培養的人才,而是因為各種原因依附於。他們平日裏使用的資源提升自己的修為但不參與議事與管理,一旦宗門有需要,則tí gòng相應支持。
在混亂年代,客卿長老或作為一支有效戰力投入戰鬥,或作為守備防禦宗門。
在hé píng年代,則更多的是跟在初次下山曆練的弟子身後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畢竟人才的培養不是一時能成,好不容易培養出可以使用的優良弟子在曆練時萬一命隕,在時間與資源上都是極大的浪費。
但鳴中乎下山時卻沒有人跟著……因為一身修為擺在那……
言歸正傳!
回沽泉峰的路熟記於心,畢竟從吃過一次翁伯做的筍幹肉絲後,鳴中乎就時常偷摸下山。
沒過多久便落到了自己位於沽泉峰頂的小院中。望著周圍熟習的一切,鳴中乎深深吸了一口氣。此時身後腳步響起,轉頭望去,見一年長者灰袍布履,左手持卷,右手木劍,滿眼警覺的望著鳴中乎。
“你是何人?為何突然降落至此!”
一眼看到長者手持卷宗上沽泉峰的標記,鳴中乎知道此人要麽為沽泉峰新來的客卿長老,要麽是師尊新收弟子……但是以師尊的性格來判斷,此人是‘師弟’的幾率極低。
微笑一聲,鳴中乎拱手行禮道:“這是我住的小院,老先生是沽泉峰新到的客卿長老麽?”
那長者望著眼前的年輕人,小心翼翼的問到:“小哥,您是鳴中乎?”
“嗯。”
聽到鳴中乎點頭確定,年長者急忙躬身回禮:“老朽的確是新來的客卿長老,您下山後才到的沽泉峰。不小心打斷您的思緒,實屬抱歉。”
本就是一小青年,且鳴中乎性格大大咧咧,一看年長者居然躬身行禮,立刻上前拖住其雙手,不好意思的說到:“老先生無需如此!”
“應該的!應該的!……”年長者話語說到一半又嘎然而止,思考了一下該如何稱呼麵前青年後,接著說到:“鳴先生,此番下山可還順利?”
“鳴先生?哈哈,您喊我中乎就行!對了,陶明元在哪?”
“回鳴先……額……回您的話,陶先生並未歸山……”
“額……”一臉尷尬,雖然武林一般以實力輪尊卑,但是長幼區別還是有的!此時一個年長者對著自己低聲下氣,鳴中乎感覺很怪異。
兩人正尷尬,一串腳步聲響起,隨即一道熟悉的女聲接踵而至:“咦?中乎,就回來啦!那女弟子不是說你午飯後才上山麽!”
鳴中乎望向來人,‘哈哈’笑道:“因為我迫不及待的想見你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