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輕描淡寫
字數:2768 加入書籤
經過朱允炆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解,徐妙芸的情緒終於有點放鬆下來,她靜靜的趴在朱允炆身上,暈暈乎乎的慢慢接受自己這個新身份,在渾然不覺間已經成了君若蘭,同時也讓一旁的朱允炆吊著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
靜靜的睡了過去,朱允炆立馬吩咐衛三把之前在京都地界購買的房子趕緊騰出來,務必在他的新夫人君若蘭恢複之後裝扮完畢,院子的仆人和侍女也應要一應俱全,同時統一口徑,加緊對口供,絕對不能在她麵前出現半點的差錯引起懷疑。
朱允炆並不擔心他此時的行蹤被人發現,靈穀禪寺這一場大火燒的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沒有人會顧得上一個躺在家裏養傷的閑人,就算是他的父親朱標同誌,恐怕都騰不出半點時間來關心一下他這個兒子,更不要說別的人。
王妃死亡,並不是一件小事情,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雖然一切看起來都是偶然的事情,但朱允炆並不相信這真的隻是偶然,據靈穀禪寺的人說,當天晚上有人看到燕王爺朱棣來到過靈穀禪寺,他走了之後沒多久,夜裏大火突然燒起,而徐妙芸卻沒有想要逃走的意思。
從種種跡象表明,一切或許另有隱情!而所謂的隱情一定和朱棣有關,有了這樣的猜想,朱允炆更加想知道這段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值得朱棣這麽下狠手將自己結發妻子推向死亡的境地,光是想一想就覺得或許有很多事情被自己忽略了。
安頓好君若蘭,留下沈卿照顧她,雖然不免的一番解釋,但是沈卿心思通透,不用朱允炆怎麽說她就能將他們的關係捋個一清二楚,以生意人出問題為由,朱允炆提議自己先行一步,讓君若蘭留下養傷,果然得到了精神狀態不是很好的她的應允。
馬不停蹄的回到京都,本來以為這次的事件會引起動蕩,卻不料一夜之間知情人士驟減,第二天朱元璋早朝的時候隻是不鹹不淡的痛斥了守夜人的不小心,安撫朱棣讓他不要太過傷心,責令燕王府眾人攜帶燕王妃靈柩不日啟程,將其風光大藏於燕地。
所謂的靈柩,也不過是有人隨便的在廢墟之中抓到的灰土,因為朱允炆在帶走徐妙芸的同時,曾經將她身上攜帶的玉器等物品一應取下,沒留下任何能夠證明她身份的東西,打的也是障眼法,朱棣不在意,就也很輕鬆的騙過了所有人。
這樣不鹹不淡的處理方法讓所有人都懷疑,然而即便是徐氏兄弟出麵要求查明,也被朱棣四兩撥千斤的頂了回去,所以終究無人敢應聲,而一直住在徐府等待消息的徐妙錦聽到自家姐姐被一把火燒的死無全屍的消息之後立馬就暈了過去。
就這樣,整個朝野都陷入了低氣壓狀態,燕王爺朱棣一天到晚冷著個臉,開始著手準備回北平的事宜,他一向引以為傲的三個孩子為了自家母親的事情已經和自己的父王慪起氣來,氣的朱棣直接不假以顏色,動輒就動手。
一時之間朝野都傳聞因為燕王妃突如其來的死亡,導致燕王朱棣性情大變,情緒異常,於是無人敢近他一步,朱元璋心中知道事情的症結所在,私自以為他可以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就不多加幹擾,反而諸多維護。
沸沸揚揚的燕王妃死亡事件隨著燕王爺朱棣一行人返回北平結束,也將太子朱標北巡的時間整整拖後了半個月,這天朱允炆匆匆的從君若蘭那裏趕回來,剛好碰到了亦是匆匆而來的太子朱標,他看著自己麵露疲憊的樣子,恭敬的道:
“父親,您回來了,聽說明日就是您北巡的日子,允兒剛好有一番話要說與父親聽,父親現在可否有一刻鍾的時間留給允兒?”
“哎,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事情,父親的的確確是太忙了,你十皇叔才剛走,如今你四嬸也離去了,經過這樣的打擊,你皇爺爺精力不如以前了,需要父親打理的事情就多了起來。”
朱標搖了搖頭,接過侍女遞過來的茶水,慢慢的飲了一小口,開口關心的問道:“一刻鍾的時間父親還是有的,不過允兒你這段時間在家休養,uu看書 .net現在腿怎麽樣了?沒有大礙了吧?”
“早就好了,不過是禦醫們太過小心了,又讓我苦苦的白喝了半個月的藥,倒是父親這段時間沒見,越發的清減了,母妃看到了又該心疼了,”朱允炆笑道:“莫不是宮中近日減了主食,隻餘下甜點了。”
“瞎說什麽,你皇爺爺雖然說是節儉慣了,但是禦膳房的食物還是很豐盛了,隻不過心思不在上麵,發生了如此眾多的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真是令人擔心,你四叔走的時候才真令人擔心。”
朱標搖搖頭,不知不覺的想起來那天見到朱棣的情形,他不似以前一樣的禮貌有理,眼神倨傲,態度不善,眉宇之間隱隱約約有鬱氣集結,他隻當他剛喪失了自己的結發妻子,心情不佳,所以並沒有當回事。
可是他把這一番見聞說與朱允炆聽的時候,讓朱允炆不由得留下了一點兒心眼,覺得事出有妖必有因,絕對不單單是因為這一點原因,但是在朱標麵前絲毫不能有所暴露,
隻得轉移話題小心翼翼的開口問道:“父親,聽說此次失火事件很是離奇,卻為何皇爺爺沒讓人追究到底?難道是四皇叔的原因?”
“胡鬧!”朱標斥嗬了一聲,加大音量提醒道:“你這孩子,這些話是萬萬說不得的,那些因為不注意引起大火的人早已經通通被抓起來梟首示眾了,哪裏還有什麽別的原因?
別人胡言亂語也就罷了,你跟著起什麽哄?你四皇叔之所以去求你皇爺爺不要大張旗鼓,不過是為了不要牽連無辜罷了,人已經走了,再拉上無數人墊背,又有什麽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