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薪火傳承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妙依,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出發了。”
林元虎雖是如此想,但還是出言提醒道。
“好的,二叔。”林妙依乖巧應是。
一道白紫色長虹劃破長空,淩空渡去,山穀內的眾人看著這遠去的長虹,各人反應不一,自是不再一一細說。
樓寒站在山頂小亭內看著遠去的白紫長虹,心裏稍許悵然,不過轉瞬,一個無厘頭的想法閃過,這速度,有沒有光速快!
樓寒摸著下巴,認真思考這個想法的真實度,也不知道這個速度在修行界算什麽檔次,應該不會太差吧!
“少寒……”溫和的聲音在樓寒身邊響起。
“啊!王師”,樓寒有些發懵的看向麵前的座師,“您走路怎麽沒聲音!”
王守仁從樓寒身邊走過,來到小亭中坐下,一臉無奈的指著樓寒道,“你這家夥,又是這樣,經常犯迷糊,一想起一件事就會沉迷,對外麵的事情一點警覺都沒有。”
樓寒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好像真是這樣啊!
趕緊上前走到王師身邊,自然流暢的為他老人家捏起了肩膀。
“好了好了,你這臭小子,來這邊坐下,我有重要的事要跟你講!”王師指著旁邊的石凳寵溺說道。
等到樓寒坐下,王守仁摸了摸胡子,眼中思緒複雜,似乎在思考要從哪裏說起。
“你有什麽想問的?”等待的樓寒沒想到等來的不是王師要講的重要事情,反而突兀的問他想要什麽!
我想要什麽呢!
“修行,王師,我想知道關於修行的一切。”樓寒渴望道。
王守仁仔細端詳著這個自己如今最為滿意的弟子,看著樓寒眼中那不加掩飾的對於修行的渴望,王守仁心中暗暗點頭,如果放在眼前,自己這弟子怕是不會如此直接的問出這個問題。
果然,人在磨難中會以一種超乎尋常的速度去成長,以前的樓寒,在王守仁來看,什麽都好,做事認真,性格堅毅,修行努力,但在他眼中,唯一的缺點就是性子太為溫吞。
小小年紀對很多事情都看的很淡,不曉得‘爭’字為何,如果樓寒這性子放在別的地方,是一個很好的性子。
但在追尋長生的路途上,不懂得主動去‘爭’去‘搶’,那是隨時有可能被人弄成一堆渣渣的,不但長生路斷,自家性命也會搭上。
這也是王守仁對樓寒最為著急的東西,甚至有時候覺得白羊道院對於修行界的事情是不是保密的太過了,讓道院學子沒有那種爭相拚搏的精神狀態。
王守仁覺得樓寒心中怕是有很多疑惑,而他,到這裏的目的就是為他答疑解惑。
“少寒你隨我上山三年有餘,為師卻一直不許你們叫我師父,隻能稱呼座師,你心中對此可有疑惑。”
王守仁沒有直接回答樓寒提出的關於修行一切的問題,反而再次問出了一個看似不相關的問題。
樓寒腦子裏思緒亂轉,他心裏清楚,王師不會對他說出無用的話題,但翻遍自己的記憶,甚至從屍老頭那裏得到的一些殘缺信息都難以給出一個合適的dá àn。
反而回憶起了更多當時王師嚴厲告誡他們不得稱呼為師父的事情。
左思右想,樓寒也想不出原因,隻能老實搖頭,表示自己不懂為什麽。
“修行之路太漫長,這條路上需要的東西很多,財侶法地,這裏麵的‘侶’不單是指道侶,還有同道好友,尊長恩師的意思。”
“那您也是我的尊長恩師啊!”樓寒皺眉反駁道。
王守仁搖了搖頭,“能帶領你在修行路上走下去的才能叫恩師。”
“在修行界,師徒名義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法不傳六耳,這便是修行界真正師徒間的常態。”
“仙盟下屬的道院體係,在一個修士的人生中,隻占據了很微小很微小的一部分,而這就涉及到了仙盟成立之後頒布的一項法令。”
王守仁比著小指上的一丁點示意道。
“凡入仙盟體係者,必得道院三年洗禮,打磨體魄,砥礪心智,方傳修行法。”
樓寒聽著,心中疑惑更多,於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麽這個期限是三年!而不是其他的五年六年。”
王守仁笑了,仿佛又回到了教導樓寒最初的時候,總是充滿了那麽多奇思妙想。
“王師,王師,這個是什麽!”
“王師,這交趾蓮的培育為什麽要用碧藍土呢!用青天泥行不行!”
……
“仙盟推行這項法令,一方麵可以說想要從源頭上對宗派進行一些掌控,但更多的原因還在於一點。”
“輸送人才的穩定性!”
接下來,樓寒從王師這裏淺嚐即止的了解了一些修行界的常識,按王師的說法,以前修行界各個宗派源流在招收弟子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隨機性。
在仙盟道院體係未曾建立以前,宗派在招收弟子上,通常隻有倆種。
廣開山門招收弟子,讓有意拜入仙門的人在特定的時間內進山參加仙門考核,通過考核的人就會被收為弟子,傳授修行法。
還有一種則是各個仙門師長弟子在修行遊曆期間,找尋有緣之人,帶回仙門培養。
人族疆域極其廣袤,這倆種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前麵方式局限的範圍太小,要知道,在人族疆域內也不是處處升平的,能夠跨越長距離特意拜師的永遠隻是少數人。
而後麵的方法卻是隨意性太大,一句話,得看老天爺的意思,對於仙門傳承來說不夠穩。
最最關鍵的一點,卻是這些弟子在收入仙門培養後,因為招收的年紀太小,大都隻有七八歲甚至十一二歲,不是每一個少年少女都是早熟的。
對於這些幼童在心性和知識的培養上是需要花費很大精力的,但這樣,成才率也不是很高,投入大,收獲小是經常的事。
而在仙盟道院體係推行之後,唉,道院分大小,遍布人族疆域各個地方,能夠最大程度的對有仙緣的幼苗進行挖掘,簡單說,就是係統性的培養修行界後輩人才。
各地道院對達到適齡,一般女孩十歲,男孩十二歲的可造之材進行挖掘培養,曆經三年的各種係統性知識培養和三年的體魄心性的磨練。
剛好可以達到修習修行法門的最低要求,然後被道院教習因材推薦往不同的仙門參加考核,最大程度的保障修行後輩人才的培養。
至於三年這個界限,卻是另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