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師門

字數:6354   加入書籤

A+A-


    原主的師門,名為鹿門,是一個遁世潛修門派。

    門派地址,大約在荊山深處,具體在哪裏,諸葛亮也是不知的。

    至於坐落在鹿門山的那座鹿門書院,卻隻是師門在塵世間的一處別院,是外門;其作用,也不過是教書育人,順便發掘一些好的苗子,向師門輸送。

    諸葛亮雖是內門弟子,但在師門中,他的身份地位卻是較為尷尬的。

    師傅水鏡先生司馬徽,是師門中長老;作為他的弟子,諸葛亮是內門弟子,卻是最不受重視的內門弟子;或者說,在修煉這條道路上,他諸葛亮並不受師門重視。

    自從拜師之後,這數年來,師傅隻傳授給他一些兵法,再要麽就是治國之道。內門弟子修煉的道法,絲毫都沒有傳授。倒是大路貨的最基礎煉氣之法,師門倒還沒有對他吝嗇。

    身為內門弟子,這不是他該有的待遇。

    甚至,這種待遇,還不如師門的那些記名弟子。

    記名弟子,隻要資質不是太差,又有著功勞,總還會被傳授一些高深煉氣之法的。

    而他諸葛亮,這數年來,身為內門弟子,卻一直在苦修最基本的煉氣之法!

    更為甚者,他諸葛亮身為內門弟子,這數年來,居然愣是不知道師門的具體位置。

    不是他諸葛亮不想知道,而是師門有意不讓他知曉。

    以前,諸葛亮每次問起師門之時,都會被師門中的那些長輩,過左右而言其它給叉過去。如果不是師門在塵世還有著一個鹿門書院,他都不一定知道那些人是師門中人呢!

    如此種種,他諸葛亮在師門中仿佛就是小娘養的一般。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原主對這種待遇,雖然有所不滿,也有所懷疑,卻到底沒有深究。

    畢竟,原主前世很快就出山輔佐劉備去了,沒有那麽多精力去懷疑師門。

    但是,身為穿越者,這世的諸葛亮隻要稍微聯想一下,便能想到他的這番待遇,與後世的上古神話傳說中的一人,是何其相似?

    後世的《封神演義》中,闡教最為有名的是十二金仙,但闡教教主座下,其實原本是有著十三位嫡傳弟子的,最後那一人便是薑子牙。

    眼下,他諸葛亮在師門中的待遇,與傳說中的薑子牙是何等相似?

    融合了三世記憶之後,諸葛亮隻要稍微轉動一下頭腦,便能明白師門為何這麽對她。

    師門收他諸葛亮入門,其實說白了,就是充當棋子的。

    ……

    每逢天下大亂,便是龍蛇起陸。

    俗世諸侯們爭奪天下,避世潛修的修士們,卻也會趁機爭奪氣運。

    修士修煉,本就是奪天地之造化,成就長生超脫之神奇,這在天道而言,卻是不容的。任何一名修士,隻要開辟了識海,其實就已經在天道那裏掛了號。

    何況,修士平日裏施法,多少都會幹擾天機正常運轉,這便是有罪。

    而氣運,便能抵消罪孽。

    氣運深厚,再大的罪孽也無所謂。

    氣運不足,上古傳聞中的星宿海等等,便是前車之鑒。

    是以,隻要是修士,基本都有著師門的。

    而他們背後的師門中,就有著鎮壓氣運的至寶。

    平日裏,門中弟子在塵世間行走,都是做盡善事,爭取那一絲一毫的氣運,然後沉澱在師門的氣運之中,被那至寶所鎮壓著,不至於輕易流失。

    一旦師門遭遇大劫,這鎮壓的氣運,便能用來抵消。

    還有,當門中精英弟子遭劫時,也可以從師門中獲得氣運支持,消除劫難。

    這裏所謂的劫難,或有天災,也或許是人禍,但更多的卻是天發殺機。

    所以,任何一個修士門派,即便門中有著至寶鎮壓氣運,卻也不可能氣運綿長、無窮無盡。

    這,便是修士門派爭奪氣運的根本原因!

    扶龍庭,無疑是收集氣運最快的方式。

    所以,每逢亂世,也正是那些修士門派遣弟子下山,輔佐他們認定的某位明主,或一統天下,或退而求其次,也須得裂土而王,以為師門爭奪氣運。

    不過,扶龍庭有風險,很大的風險。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天下最終隻會有一主。

    如此,最終能收獲大把氣運的,也隻能是少數的修士門派。

    那麽,輔佐其它諸侯的那些修士門派,又會如何呢?

    須知,修士入世輔佐明主爭龍,成了固然可以收獲大把氣運,敗了自然就是罪孽滔天。

    一旦扶龍庭失敗,便會有滔天罪孽加身,不僅是那些出山的弟子,就連師門都會被波及。

    所以,任何一個修士門派,對於扶龍庭都是慎之又慎。

    這派遣出去的弟子,自然就不可能是門派中的核心。

    核心弟子與師門氣運相連,輕易也割舍不斷。記名弟子,或者像諸葛亮這般,雖是內門弟子,待遇卻又比之記名弟子還不如的,卻是隨時可以舍棄的。

    一旦扶龍庭失敗,師門隻需將這些弟子開革,便能斬斷聯係。到時候,滔天罪孽,天機反噬,便都由那些出山的弟子承擔,波及不到師門的。

    既如此,自然就不能讓核心弟子入世輔佐。

    於是,每逢亂世來臨,許多修行門派,就都會派遣記名弟子出山。

    偶爾有派遣內門弟子的,卻是如他諸葛亮這般,不被重視,不會傳授修煉道法的。

    ……

    鹿門也參與扶龍庭,預定了三位弟子入世輔佐明主。

    而他諸葛亮,便是師門指定的,入世輔佐明主的最佳人選,也是第一人選。

    是以,諸葛亮雖有著內門弟子的名義,卻比師門中的許多記名弟子還不如。師傅水鏡先生,根本就不傳授他修煉之法,教授給他的都是經世濟國之學。

    至於最基本的煉氣之法,這卻是每個門派,即便是記名弟子都有的!

    有著三世記憶,諸葛亮不難揣度。

    輔佐明主成了,不管是一統天下,還是裂土而王,收獲的氣運,大部分歸師門。

    到時候,他諸葛亮最好的結果,要麽在塵世間安享榮華富貴,要麽再入師門蹉跎。畢竟,任何人在塵世間耽擱二三十年之後,再入師門從頭修煉,也不可能修煉出什麽名堂來的。

    而一旦失敗,所有惡果,都將由他諸葛亮承擔。

    付出與獲得,如此不成正比!

    前世原主如何,諸葛亮管不著,這一世,他自然不甘心再做師門棋子的。

    今生重頭再來,有著三世記憶,還有後世那麽多的知識,諸葛亮自有信心,輔佐劉備完成中興漢室的大任。這麽一來,最終收獲之時,他諸葛亮為何還要將大頭給予師門?

    須知,他諸葛亮既然已經踏足修士行列,自然也不會嫌氣運多的!

    不是他諸葛亮想要背叛師門,也不是他諸葛亮不顧師門情誼。

    實在是,從一開始,師門便將他諸葛亮當做棋子,也沒有好好的培養於他。更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讓他諸葛亮一人去抗那滔天罪孽。

    有道是: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師門既然如此待他,他諸葛亮就須得提前綢繆。

    更何況,一旦師門知道,他諸葛亮修煉的星宿海道法,等待他的也必然是拷問。

    主動背叛師門,到還不至於。

    但有些手段,卻須得準備著,免得到時候被師門背後捅刀。

    前世,他諸葛亮的幾位弟子,馬謖幾近得他諸葛亮真傳,卻為何丟了街亭?馬良輔助關羽坐鎮荊州,最終卻又為何不知所蹤?

    以陰謀家的眼光來看,要說這裏麵沒有師門在背後搗鬼,諸葛亮是不信的。

    所以,懷疑攪動整個天下的幕後黑手之時,諸葛亮連師門都列入懷疑的名單之中。

    ……

    諸葛亮收功,回到草堂左近時,便看到了呂綺玲正在耍著一杆長槍。

    長槍,正是當日吊打廖化時,從商隊那裏借得的。

    秉承著一貫作風,這杆長槍沒有歸還,成了呂大蘿莉的暫用武器。

    身為武者,呂綺玲對武藝是勤練不輟的,從沛城回歸隆中的這一路,十來天裏,每天早上起來,她也是得空便會練幾手。

    諸葛亮對武道不甚了解。

    即便是後世來客,也僅僅隻知道一個太極拳,還是沒有殺傷力的。

    待呂綺玲耍夠了停手,諸葛亮便問道:“你體內真氣,快要第七重圓滿了吧?”

    呂綺玲的武藝,是當世幾大凝罡境武者調教出來,自然是不弱的。至於她的練武天分,隻看她僅以十六七歲,便能躋身築基境第七重,就可以知曉一二了。

    既然,呂綺玲不想回並州老家,也無處可去,這麽好的打手,諸葛亮自然不想放過。

    聽到諸葛亮詢問,呂綺玲點點頭,隨手將長槍一拋,長槍便飛躍數十步,穩穩落在她房間門口,斜靠著門柱插在地麵上。僅這一手,就足見她對力道的掌控了。

    “不錯,就快要突破到築基境第八重了。”

    “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呂綺玲並不知道該如何稱呼諸葛亮。

    稱呼“孔明兄”吧,卻又顯得太過疏遠。稱呼為“哥哥”吧,他們現在的關係還沒有那麽親近。於是,思來想去,呂綺玲便隻好稱呼諸葛亮為先生。

    反正,諸葛亮這一身裝扮,又有著一股子書卷氣,稱呼為先生也未嚐不可。

    諸葛亮並未糾結呂綺玲對他的稱呼,而是囑咐道:“這段時間壓製著真氣,別這麽急就突破。等我那件法寶煉製好了,順便為你指一條修煉的康莊大道。”

    “那是,如果沒有意外,以你呂綺玲的武道天賦,最多一年,你便能踏足凝罡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