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窺視

字數:4278   加入書籤

A+A-


    襄陽城,通都大邑,繁花似錦,人流如織。

    前幾天,一場席卷了整個中原大地的秋雨,終於稍微涼爽了酷暑的熱。於是,趁著秋高氣爽,商旅不絕於道,百姓往來城中,走鄉串裏。

    北方,袁紹和曹操的決戰,一觸即發;南邊,孫策野心勃勃,再一次攻打著廬江;西邊,劉皇叔正在攻略漢中。整個大漢建安四年,都是多事之秋,中原大地烽煙四起。

    然則,這些烽煙,並不能影響到荊襄的繁華。

    荊襄,已經有十好幾年,沒有烽煙燃起過!

    襄陽城外,馳道上,往來如織的人群中,一行五十餘騎,尤為引人矚目。

    卻是諸葛亮出使荊州的隊伍。

    龐統出使西川,因為崇山峻嶺,自然需要趙子龍護衛;但荊州,承平已久,又算是諸葛亮的老家,他諸葛亮出使荊州,原本是不需要護衛的。

    這一隊騎兵,看似是護衛,其實卻另有用途。

    一旦說服了劉荊州,可以在荊州募兵,這五十餘騎就是募兵和組織新兵用的。

    騎兵中間,諸葛亮騎在馬背上,頗為嫻熟,隻是月白色長衫,已經沾滿了沙塵。

    諸葛亮貫坐的其實是牛車。

    隻是,從漢中郡的西城縣,一路千裏迢迢抵達襄陽城,牛車太慢,還不如騎馬來得快一些。

    與諸葛亮並行的,是糜竺。

    糜竺是劉皇叔的大舅子,又是天下四大豪商之一,徐州糜家的家主,見識、眼光、果斷都不缺,年歲又比諸葛亮大十多歲;但是,對於諸葛亮,糜竺卻是相當服氣的。

    想當初,劉皇叔在徐州有他糜家支持,卻還混得那麽狼狽。如今呢,諸葛孔明剛剛出山,不僅為劉皇叔指明了未來的道路,還迅速拿下了半壁漢中。

    這就是謀士運籌帷幄的能力。

    糜竺全程見證,豈能不心服口服?

    即便諸葛亮比他糜竺小十多歲,但糜竺還是佩服得差點五體投地的。

    臨近襄陽城,騎兵就不能全速奔馳了。

    馬背上,諸葛亮與糜竺交流著。

    “子仲先生,等見過劉荊州之後,先生就留在襄陽城,為主公籌措糧草軍資。還有,招募新兵和流民的事情,也須得有勞先生。”諸葛亮交代著。

    糜家,天下四大豪商之一,雖說全家逃離徐州之後,其實力肯定有一些折損,但天下各州郡中,卻還有他們家的商鋪和商隊。譬如這襄陽城中,就有糜家的商鋪。

    糜竺,署理政務不行,領兵作戰也不行,但是經商,卻是他們家的天分本職。

    隻要糜竺繼續經商,劉皇叔就不會缺少軍資。

    而且,還能就地籌措糧草,向上庸輸送。

    這也是諸葛亮帶著糜竺出使襄陽的原因所在。

    “軍師放心。”糜竺在馬背上笑道。“領兵作戰,不是我糜竺所長;排兵布陣,也非我糜竺之所能。但是經商,為主公籌措軍資糧草,舍我其誰?!”

    諸葛亮知道,這確實是糜竺的自信之處。

    像他這樣的人,天生就是經商的料。

    給他幾滴雨露,他就能泛濫整個黃河;給他三分顏色,他就能整出一個染行來。

    糜竺的長處,就是經商。

    前世,原主諸葛亮也好,劉皇叔也罷,居然愣是沒有發揮糜竺的長處。不是給糜竺一個將軍當當,就是給一個縣令或者太守坐坐;從來沒有考慮過,糜竺是當將軍或者縣令的料麽?

    ……

    “先生聯絡到商隊之後,就可以傳訊給糜子芳,讓他迅速趕到上庸。”

    “主公擴軍之後,領兵將領奇缺。子芳將軍雖然不是大將,無法領兵決戰沙場,但是領一部兵馬,駐守某個地方,還是勉強堪當大任的。”

    臨近襄陽城四五裏,諸葛亮想到了糜芳,於是又交代著。

    糜芳,此前劉皇叔丟徐州的時候,曾派他前往冀州袁紹處求援。

    隻是,糜芳隻怕還沒趕到冀州,劉皇叔就丟了徐州。

    於是,糜竺有家都不能回。

    好在,糜家在各州郡中,都有商鋪和商隊,糜芳隻要不作死跑到曹操麵前去嘚瑟,暫時找個地方容身,還是沒問題的。

    主公擴軍在即,麾下能夠領兵的將領,卻隻有那麽幾位。

    所以,諸葛亮想到了糜芳。

    糜芳好歹是主公的小舅子,還是武者,勉強也能領兵的說。

    有著原主前世的記憶,諸葛亮知道,糜芳領兵作戰不行,但是領兵駐守某個地方,卻還是能夠勝任的。當然,諸葛亮同樣知道,糜芳其實就是一坑貨。

    前世,新野大撤退的時候,糜芳領兵殿後,居然將他的親妹子,劉皇叔的正牌妻子,給丟在了亂軍之中,他沒有掩護自家妹子撤退,也沒有帶著少主公逃走,自個兒逃走了。

    並且,糜芳還在劉皇叔麵前,誣陷趙子龍投敵。

    還有,後來關羽丟荊州的時候,糜芳居然投降了孫吳!

    傅士仁投降孫吳,在關羽背後捅刀,這還情有可原,但他糜芳為何要投降孫吳?

    要知道,他糜芳可是蜀漢皇帝的小舅子,太子劉禪的老娘舅呢!

    即便穿越+重生,諸葛亮也搞不懂,前世的糜芳怎麽那麽奇葩。

    不過,今世,諸葛亮雖然還會讓糜芳領兵,卻不會再給他坑人的機會的。

    聽到要召回弟弟糜芳,糜竺心中一喜,拱手道:“如此,多謝軍師啦!”

    ……

    交談間,隊伍距離襄陽城隻有四五裏了。

    然而,諸葛亮驟然不語,猛然側首,向旁邊的一座小山丘看去。隻是,小山丘距離有點遠,諸葛亮也隻能勉強看到一株古鬆,以及古鬆下,比螞蟻還細小的人影。

    “軍師,怎麽了?”

    看到諸葛亮突然間的動作,糜竺不明所以,遂問道。

    諸葛亮收回目光,搖頭輕笑道:“無妨,隻是有人在窺視咱們罷了。”

    是的,剛才談話的時候,諸葛亮就感覺到,那個小山坡上,有人在窺伺他們這支隊伍。

    “難道是敵軍?”騎兵隊正緊張了,還拔出了腰間的長劍。

    此番出使荊州,充當臨時護衛的一隊騎兵,並沒有拿長槍,隻有腰間的一柄長劍。

    “應該不是敵軍,可能是某方諸侯的細作哨探吧?”

    諸葛亮回道,也隻能作此猜想。

    此刻臨近襄陽城,他也不想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