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說降

字數:3982   加入書籤

A+A-


    “妹子成了寡婦,而且還是剛剛成為寡婦的,老子怎麽不知道?!”這是吳懿的心聲。

    “吳懿將軍的妹子成了寡婦,咱們怎麽不知道?”這是眾將的心聲。

    話說,劉瑁不是還活得好好的麽,怎麽他的妻子、吳懿的妹子,好端端的就成了寡婦呢?

    很快,黃權就回過味來。

    吳懿不是顧及姻親而無法投降麽?隻要劉皇叔納吳懿之妹為夫人,吳懿的這層顧忌就不存在了。這就是將吳懿與劉璋之間的姻親關係,轉變為吳懿與劉皇叔之間的姻親關係。

    如此,吳懿向劉皇叔獻上膝蓋,也就順理成章了

    至於說,吳懿的妹子現在還不是寡婦?

    這其實不難,隻要其妹夫劉瑁出現意外死了,其妹子不就成了孔明所說的新寡麽?

    吳懿還在愣神中,黃權卻將他給拉到一邊,嘀嘀咕咕小半晌,期間,吳懿臉色不斷變幻,還不是側首看諸葛亮一眼,眼神中從不敢置信,漸漸轉變為糾結。

    外戚誰不想做?

    要知道,終大漢四百餘年,外戚掌權者不在少數,外戚成為大將軍者也不在少數。遠的且不說,近者如南陽屠戶何進,隻因其妹子成為了皇後,他卻以屠戶之身進為大將軍。

    吳懿也想做外戚,要不然的話,當初也不會將妹子嫁給劉瑁。

    話說,益州先主劉焉膝下有四位公子,三子就是劉瑁,幼子就是劉璋。至於長子和次子,卻是滯留長安時,死於李傕、郭汜之亂。是以,按照慣例,世子之位理當是劉瑁才對。

    而且,相較於暗弱的劉璋,劉瑁倒是相對賢明一些,也相對有誌氣一些。

    這也是吳懿將妹子交給劉瑁的原因所在。

    畢竟,劉焉在世時,可是有另立九五的想法呢,而劉瑁就是其另立九五之後的太子!

    隻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蜀中本土豪族,更熱衷於暗弱的劉璋繼任益州。如是,當劉焉死在張魯母親的肚皮上之後,繼承益州的就成了劉璋,賢明的劉瑁也隻能靠邊站了。

    好吧,劉瑁靠邊站也不是問題,隻要劉璋能中興漢室,他老吳家將來不照樣還是外戚?

    然而,劉璋卻沒絲毫振興大漢的想法,整日裏沉迷於歌舞和丹青之中!

    蜀中好多人,已經因此而對劉季玉深感失望了。

    譬如說,當初還是蜀將的甘寧,不就是棄川蜀而就荊襄的麽?

    ……

    吳懿和黃權嘀咕良久,再回轉時,吳懿臉色也好了不少。

    “先生見諒,此事關係重大,還請先生到偏帳稍歇,待我等商議一番,再告知先生我等的決定。”吳懿向諸葛亮拱手道,然後便有侍者引著諸葛孔明,前往偏帳中稍歇。

    很快,大帳中就隻剩下蜀軍眾將了。

    吳懿坐回上首將軍主位,掃視一圈兒,眾將臉上的神色盡收眼中,吳懿心中已經了然。

    “諸位將軍,蜀中大勢已去,我等何去何從,也是該有個決斷了。”

    吳懿歎息一聲,然後語氣低沉道。

    話說,若不是諸葛孔明最後那一句話,吳懿是不會投降的。哪怕他也想向劉皇叔獻上膝蓋,哪怕眾將都投降了,他也會寧可做俘虜也不會投降的。

    但是現在又不同了。

    既然妹子要成為新寡,並且會再嫁給劉皇叔,那麽他吳懿肯定會第一個投降的。而且,這個時候,吳懿還必須保證麾下眾將,都與他一條心,一心向劉皇叔獻上膝蓋。

    至於說,諸葛孔明的那句話會不會是詐言,這一點吳懿倒不是很擔心。

    要知道,諸葛孔明如今名滿天下,他說出的話,他做出的保證,說是君無戲言都不為過!

    張任起身,看了眾位同僚一番,然後拱手道:“諸位,蜀中大勢已去,如果哪位將軍打算解甲歸田的話,倒是可以選擇不降,想來劉皇叔也不至於殺俘。待劉皇叔進取川蜀之後,想必也能滿足其解甲歸田的願望。不過,我張任卻是準備另擇明主的。”

    “想我張任一身本事,以前卻隻能窩在蜀中看家護院,某不甘心!”

    “劉皇叔既然誌在中興漢室,也正是我等大展身手的好時機!”

    話說,張任確實不甘。

    想他師父座下三大弟子,大師兄北地槍王張繡,手中一杆長槍掃遍北地無敵手,曾經在宛城,更是讓曹操麾下猛將典韋都殞落了。而小師弟趙子龍,下山不到十年,卻已經跟隨著劉皇叔南征北戰多年,天下間也有了趙子龍的傳說。

    師兄和師弟都如此了得,但是,他張任身為二師兄,雖自負有一身本事,到如今卻還是一事無成,隻能蝸居在蜀中看家護院,似乎永無出頭之日。

    這不是張任想要的!

    現在,出頭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張任不想錯過。

    ……

    張任話音剛落,高沛和楊懷也起身,拱手道:“將軍,我等也願降!”

    高沛和楊懷,他們二人一向是同進退的,而且,他們也一向唯張任馬首是瞻。現在,張任既然都願意降了,他們自然也不可能再做他想。

    一件事情,當大家都心動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有人帶頭。

    現在,帶頭大哥出現了,眾蜀將再無心理負擔,紛紛起身稟道:“將軍,我等願降。”

    眼前局勢很明顯。或者說,在諸葛孔明沒來之前,或許還有人看不透蜀中未來局勢,但是,諸葛孔明來了,他在帳中勸降時的那一番話,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諸葛孔明所言非虛。

    既然川蜀注定要易主了,他們這些人可不想為之殉葬呢。

    就算是種田養老,他們這些久經軍伍的將校,也沒人願意為之的。

    看著眾將都願降,吳懿心中鬆了一口氣,接著便是無盡的失落:主公失去人心至此,也不怪這些將軍們都不願為之盡忠的了,就連他吳懿都不肯為之盡忠呢!

    歎了一口氣,吳懿揮手道:“既如此,那就請孔明先生進來吧!”

    很快,就有侍衛前往偏帳去請諸葛孔明去了。

    既然大家都願意降了,那麽接下來該怎麽獻降和受降,還有他們這一幹蜀將的待遇問題,這還需要與諸葛孔明仔細商議一番才成!還在為找不到的最新章節苦惱?安利一個 或搜索 熱/度/網/文 《搜索的時候記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這裏有小姐姐幫你找書,陪你尬聊!

    (www.101novel.com)